【題目】如圖1,拋物線y=ax2+(a+3)x+3(a≠0)與x軸交于點A(4,0),與y軸交于點B,在x軸上有一動點E(m,0)(0<m<4),過點E作x軸的垂線交直線AB于點N,交拋物線于點P,過點P作PM⊥AB于點M.

(1)求a的值和直線AB的函數(shù)表達式;
(2)設(shè)△PMN的周長為C1 , △AEN的周長為C2 , 若 = ,求m的值;
(3)如圖2,在(2)條件下,將線段OE繞點O逆時針旋轉(zhuǎn)得到OE′,旋轉(zhuǎn)角為α(0°<α<90°),連接E′A、E′B,求E′A+ E′B的最小值.

【答案】
(1)

解:令y=0,則ax2+(a+3)x+3=0,

∴(x+1)(ax+3)=0,

∴x=﹣1或﹣ ,

∵拋物線y=ax2+(a+3)x+3(a≠0)與x軸交于點A(4,0),

∴﹣ =4,

∴a=﹣

∵A(4,0),B(0,3),

設(shè)直線AB解析式為y=kx+b,則

解得 ,

∴直線AB解析式為y=﹣ x+3


(2)

解:如圖1中,

∵PM⊥AB,PE⊥OA,

∴∠PMN=∠AEN,∵∠PNM=∠ANE,

∴△PNM∽△ANE,

= ,

∵NE∥OB,

= ,

∴AN= (4﹣m),

∵拋物線解析式為y=﹣ x2+ x+3,

∴PN=﹣ m2+ m+3﹣(﹣ m+3)=﹣ m2+3m,

= ,

解得m=2.


(3)

解:如圖2中,在y軸上 取一點M使得OM= ,

∵OE′=2,OMOB= ×3=4,

∴OE′2=OMOB,

= ,∵∠BOE′=∠MOE′,

∴△MOE′∽△E′OB,

= = ,

∴ME′= BE′,

∴AE′+ BE′=AE′+E′M=AM′,

此時AE′+ BE′最小,最小值=AM= =


【解析】(1)令y=0,求出拋物線與x軸交點,列出方程即可求出a,根據(jù)待定系數(shù)法可以確定直線AB解析式.(2)由△PNM∽△ANE,推出 = ,列出方程即可解決問題.(3)在y軸上 取一點M使得OM= ,構(gòu)造相似三角形,可以證明AM就是E′A+ E′B的最小值.本題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質(zhì)、待定系數(shù)法、最小值問題等知識,解題的關(guān)鍵是構(gòu)造相似三角形,找到線段AM就是E′A+ E′B的最小值,屬于中考壓軸題.
【考點精析】利用二次函數(shù)的最值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zhì)對題目進行判斷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如果自變量的取值范圍是全體實數(shù),那么函數(shù)在頂點處取得最大值(或最小值),即當x=-b/2a時,y最值=(4ac-b2)/4a;相似三角形的一切對應(yīng)線段(對應(yīng)高、對應(yīng)中線、對應(yīng)角平分線、外接圓半徑、內(nèi)切圓半徑等)的比等于相似比;相似三角形周長的比等于相似比;相似三角形面積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1,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O為坐標原點.直線y=kx+b與拋物線y=mx2 x+n同時經(jīng)過A(0,3)、B(4,0).

(1)求m,n的值.
(2)點M是二次函數(shù)圖象上一點,(點M在AB下方),過M作MN⊥x軸,與AB交于點N,與x軸交于點Q.求MN的最大值.
(3)在(2)的條件下,是否存在點N,使△AOB和△NOQ相似?若存在,求出N點坐標,不存在,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解答
(1)閱讀理解:
我們把滿足某種條件的所有點所組成的圖形,叫做符合這個條件的點的軌跡.
例如:角的平分線是到角的兩邊距離相等的點的軌跡.
問題:如圖1,已知EF為△ABC的中位線,M是邊BC上一動點,連接AM交EF于點P,那么動點P為線段AM中點.
理由:∵線段EF為△ABC的中位線,∴EF∥BC,
由平行線分線段成比例得:動點P為線段AM中點.
由此你得到動點P的運動軌跡是:
(2)知識應(yīng)用:
如圖2,已知EF為等邊△ABC邊AB、AC上的動點,連結(jié)EF;若AF=BE,且等邊△ABC的邊長為8,求線段EF中點Q的運動軌跡的長.
(3)拓展提高:
如圖3,P為線段AB上一動點(點P不與點A、B重合),在線段AB的同側(cè)分別作等邊△APC和等邊△PBD,連結(jié)AD、BC,交點為Q.

①求∠AQB的度數(shù);
②若AB=6,求動點Q運動軌跡的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1,在矩形紙片ABCD中,AB=8 ,AD=10,點E是CD中點,將這張紙片依次折疊兩次;第一次折疊紙片使點A與點E重合,如圖2,折痕為MN,連接ME、NE;第二次折疊紙片使點N與點E重合,如圖3,點B落到B′處,折痕為HG,連接HE,則tan∠EH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A市到B市的路程為260千米,甲車從A市前往B市運送物資,行駛2小時在M地汽車出現(xiàn)故障,立即通知技術(shù)人員乘乙車從A市趕來維修(通知時間忽略不計),乙車到達M地后又經(jīng)過20分鐘修好甲車后以原速原路返回A市,同時甲車以原來1.5倍的速度前往B市,如圖是兩車距A市的路程y(千米)與甲車所用時間x(小時)之間的函數(shù)圖象,下列四種說法:

①甲車提速后的速度是60千米/時;

②乙車的速度是96千米/時;

③乙車返回時yx的函數(shù)關(guān)系式為y=﹣96x+384;

④甲車到達B市乙車已返回A2小時10分鐘.

其中正確的個數(shù)是( 。

A. 1 B. 2 C. 3 D. 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甲開汽車,乙騎自行車從M地出發(fā)沿一條公路勻速前往N地,乙先出發(fā)一段時間后甲才出發(fā),設(shè)乙行駛的時間為t(h),甲乙兩人之間的距離為y(km),yt的函數(shù)關(guān)系如圖1所示,其中點C的坐標為(,),請解決以下問題:

(1)甲比乙晚出發(fā)幾小時?

(2)分別求出甲、乙二人的速度;

(3)丙騎摩托車與乙同時出發(fā),從N地沿同一條公路勻速前往M地,若丙經(jīng)過h與乙相遇.

①設(shè)丙與M地的距離為S(km),行駛的時間為t(h),求St之間的函數(shù)關(guān)系式(不用寫自變量的取值范圍)

②丙與乙相遇后再用多少時間與甲相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1,在Rt△ABC中,∠C=90°,AC=6,BC=8,動點P從點A開始沿邊AC向點C以1個單位長度的速度運動,動點Q從點C開始沿邊CB向點B以每秒2個單位長度的速度運動,過點P作PD∥BC,交AB于點D,連接PQ分別從點A、C同時出發(fā),當其中一點到達端點時,另一點也隨之停止運動,設(shè)運動時間為t秒(t≥0).

(1)直接用含t的代數(shù)式分別表示:QB=   ,PD=   

(2)是否存在t的值,使四邊形PDBQ為菱形?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說明理由.并探究如何改變Q的速度(勻速運動),使四邊形PDBQ在某一時刻為菱形,求點Q的速度;

(3)如圖2,在整個運動過程中,求出線段PQ中點M所經(jīng)過的路徑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在矩形ABCD中,AD=5,AB=8,點E為射線DC上一個動點,把ADE沿直線AE折疊,當點D的對應(yīng)點F剛好落在線段AB的垂直平分線上時,則DE的長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點D、E、F分別是△ABC各邊中點,若AB=AC=10,BC=12,求四邊形ADEF的周長和面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