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對A,B,C,D,E,F(xiàn),G七個區(qū)域分別用紅、黃、綠、藍(lán)、白五種顏色中的某一種來著色,規(guī)定相鄰的區(qū)域著不同的顏色.那么有
2880
2880
種不同的著色方法.
分析:將問題分解為七步進行:A→B→C→D→E→F→G,得到每一步的著色方式,利用乘法原理解答即可.
解答:解:對這五個區(qū)域,我們分五步依次給予著色:
(1)區(qū)域A共有5種著色方式;
(2)區(qū)域B因不能與區(qū)域A同色,故共有4種著色方式;
(3)區(qū)域C因不能與區(qū)域B同色,故共有4種著色方式;
(4)區(qū)域D因不能與區(qū)域A,B,C同色,故共有2種著色方式;
(5)區(qū)域E因不能與區(qū)域A,D同色,故共有3種著色方式.
(6)區(qū)域F因不能與區(qū)域D,E同色,故共有3種著色方式.
(7)區(qū)域G因不能與區(qū)域A,E,F(xiàn)同色,故共有2種著色方式.
于是,根據(jù)乘法原理共有5×4×4×2×3×3×2=2880種不同的著色方式.
故答案為:2880.
點評:本題實際上考查了運用了排列組合中的乘法原理,注意染色順序,做到不重不漏.即完成一件事,需兩個步驟,第一步有m種不同方法,第二步有n種不同方法,則完成這件一共有m×n種不同方法.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17、如圖,對面積為1的△ABC逐次進行以下操作:第一次操作,分別延長AB,BC,CA至點A1,B1,C1,使得A1B=2AB,B1C=2BC,C1A=2CA,順次連接A1,B1,C1,得到△A1B1C1,記其面積為S1;第二次操作,分別延長A1B1,B1C1,C1A1至點A2,B2,C2,使得A2B1=2A1B1,B2C1=2B1C1,C2A1=2C1A1,順次連接A2,B2,C2,得到△A2B2C2,記其面積為S2;…;按此規(guī)律繼續(xù)下去,可得到△A5B5C5,則其面積S5=
19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18、如圖,對面積為s的△ABC逐次進行以下操作:
第一次操作,分別延長AB、BC、CA至點A1、B1、C1,使得A1B=2AB,B1C=2BC,C1A=2CA,順次連接A1、B1、C1,得到△A1B1C1,記其面積為S1;
第二次操作,分別延長A1B1、B1C1、C1A1至點A2、B2、C2,使得A2B1=2A1B1,B2C1=2B1C1,B2C1=2B1C1,順次連接A2、B2、C2,得到△A2B2C2,記其面積為S2;
…;
按此規(guī)律繼續(xù)下去,可得到△AnBnCn,則其面積Sn=
19n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8、將一張矩形紙按照如圖方式對折兩次后,沿著圖中的虛線剪開,得到①、②兩部分,將①展開后得到的平面圖形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2012•舟山)將△ABC繞點A按逆時針方向旋轉(zhuǎn)θ度,并使各邊長變?yōu)樵瓉淼膎倍,得△AB′C′,即如圖①,我們將這種變換記為[θ,n].
(1)如圖①,對△ABC作變換[60°,
3
]得△AB′C′,則S△AB′C′:S△ABC=
3
3
;直線BC與直線B′C′所夾的銳角為
60
60
度;
(2)如圖②,△ABC中,∠BAC=30°,∠ACB=90°,對△ABC 作變換[θ,n]得△AB′C′,使點B、C、C′在同一直線上,且四邊形ABB'C'為矩形,求θ和n的值;
(3)如圖③,△ABC中,AB=AC,∠BAC=36°,BC=l,對△ABC作變換[θ,n]得△AB′C′,使點B、C、B′在同一直線上,且四邊形ABB′C′為平行四邊形,求θ和n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