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jù)大豆種子的部分結構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標號__________所示部分既是大豆種子的主要部分,又是新植 物體的幼體。
(2)大豆種子萌發(fā)時最先突破種皮的是[ ] __________,將來發(fā)育成植物體的______________。
(3)大豆種子與玉米、水稻種子的結構相比,大豆種子中沒有__________。
(4)大豆種子萌發(fā)時,④主要起 作用。
(5)大豆在萌發(fā)的過程中,子葉出土,因此進行播種時要播得 (選填“深”或“淺”)一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某校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在玻璃溫室里進行植物栽培實驗,并在一晴天對室內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進行了24小時測定,下列曲線能正確表示測定結果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A、B、C、D分別為顯微鏡下看到的根尖不同部位的圖象,請回答:
(1)根尖由尖端向上排列順序依次是 (用字母表示).
(2)細胞核大壁薄,近似正方型是 ,該處細胞具有較強的 能力,向下分化形成 細胞,屬于 組織,向上分化形成 的細胞(用字母表示).
(3)A細胞向外突的部分的主要功能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中,圖1是桃花的結構模式圖,圖2是桃的果實示意圖,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從構成生物體的結構層次上分析,花和果實都屬于 。
(2)在植物傳粉和受精過程中,花粉萌發(fā)長出的花粉管穿過雌蕊的 、 (選填圖1中序號),到達子房,花粉管里的精子釋放出來,完成受精作用。
(3)桃的果實中,我們食用的部分[①]是圖1中 (選填圖1中的標號)發(fā)育而來的。
(4)某種桃的果實個大、味甜,農民為了繁殖大量的桃樹又不改變桃的品質,常用的方法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小明設計的一種食物保存方法。把食物充分加熱后冷涼,放在盆A中,用盆B倒扣上,再在盆A中加入適量清水,食物可保存2~3天。下列敘述不合理的是( )
A. 引起食物腐敗的原因是微生物的大量繁殖
B. 對食物加熱的目的是殺死食物中的微生物
C. 加清水主要是為了阻止空氣中微生物的進入
D. 該保存方法和冰箱貯存食物的原理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被子植物雙受精過程圖,據(jù)圖回答問題:
(1)一朵花中產生花粉的結構是__________,花粉落到柱頭上,受到柱頭分泌黏液的刺激,萌發(fā)出 。其中有2個精子,分別與卵細胞和極核融合,這樣的過程叫 ,它是 所特有的現(xiàn)象。
(2)圖中的③ 受精后將發(fā)育成 ,④ 受精后將發(fā)育成 ,⑤ 將來發(fā)育成 ,⑥ 將發(fā)育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植物組織培養(yǎng)流程圖,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假設在A瓶內是某木本植物的一段莖尖,經過組織培養(yǎng),能長成一株植物,那么,這段莖尖可稱為________。
(2)在培養(yǎng)時,瓶中應保持________條件。B瓶內的結構可稱為________。
(3)你認為,進行組織培養(yǎng)的理論依據(j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植物的組織培養(yǎng)對農業(yè)生產有什么重大意義?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為探究某些生態(tài)因素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作用,有人設計了如下實驗:①在四個大小、形狀相同的錐形瓶中加入等量的清水,另外向C、D瓶中加入等量的河泥;②向B、C、D中放入等量的水藻.③向四個瓶中放入大小形狀和生長狀況相近的小魚各兩條.④把A、B、C瓶置于陽光下,D瓶放在黑暗的環(huán)境中.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1)實驗裝置A、B、C所模擬的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相同的非生物因素是 等(至少填兩個).
(2)比較A、B、C、D的實驗裝置,光照作為變量的一組對照實驗是 .
(3)比較A、B的實驗結果可知,水藻進行光合作用為小魚提供了呼吸作用需要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在探究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騰作用活動中,某同學設計以下探究方案,請你用所學知識進行分析。
(1)如甲圖,將植物罩上透明塑料袋,放在光下3~4小時,將塑料袋中氣體通過①號試管收集后取出試管,將一支帶火星的木條伸進①號試管內,結果木條復燃了,由此得出的結論是:①號試管內含較多的__________(氣體),這是由于植物進行__________作用的結果。
(2)在甲圖實驗中,為了設置對照,將透明塑料袋換成黑色的,其目的是為了防止植物進行________作用。該實驗的變量是________。
(3)在實驗過程中,塑料袋內壁出現(xiàn)水珠,是葉片進行__________作用散失的水分凝聚而成,這些水分是通過莖中的__________自下往上運輸來的。
(4)如乙圖,將植物罩上塑料袋,放在暗處3~4小時。將塑料袋中氣體通入2號試管,結果發(fā)現(xiàn)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由此得出的結論是:植物進行了__________作用,釋放出____________(氣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李同學利用如圖所示植物為實驗材料,設計如下實驗步驟:①將植物A、B兩張葉片分別用含石灰水和清水的薄透明塑料袋扎住,然后放到黑暗處48小時;②……;③將A、B兩張葉片置于酒精溶液中水浴加熱,至葉片褪成黃白色時,取出葉片并用清水洗凈后,滴上碘液,觀察顏色變化。請完善小李同學的實驗步驟并回答問題:
(1)寫出實驗步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將A、B兩張葉片置于酒精溶液中加熱,這樣處理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預期的實驗結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除了實驗中起對照作用的變量外,請再列舉兩個可能會影響實驗結果的其它變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