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結(jié)合艾滋病傳播途徑,下列不屬于避免青少年患病措施的是
A.遠離毒品B.不使用未經(jīng)檢測的血液及血液制品
C.潔身自好D.在沒有資質(zhì)的場所進行紋身、打耳洞
【答案】D
【解析】
艾滋病,即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癥的簡稱,是人類因為感染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后導致免疫缺陷,后期發(fā)生一系列并發(fā)癥及腫瘤,嚴重者可導致死亡的綜合征。目前,艾滋病已成為嚴重威脅世界人民健康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1981年,人類首次發(fā)現(xiàn)HIV。目前,艾滋病已經(jīng)從一種致死性疾病變?yōu)橐环N可控的慢性病。
HIV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陰道分泌物、乳汁中;因此艾滋病的傳播途徑主要有:性傳播、靜脈注射吸毒、母嬰傳播、血液及血制品傳播等。目前對于艾滋病的防治還處于研究階段,尚沒有徹底根治的方法,避免青少年患病的措施:①遠離毒品,潔身自好等;②進行安全性行為;③不在沒有資質(zhì)的場所進行紋身、打耳洞等,④不使用未經(jīng)檢測的血液及血液制品。
故選:D。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以下是“探究種子萌芽的外界條件”實驗處理方法及其實驗結(jié)果,請回答:
|
| 1號瓶 | 2號瓶 | 3號瓶 | 4號瓶 |
處理方法 | 實驗步驟 | 20粒種子擰緊瓶蓋 | ? | 20粒種子較多的水擰緊瓶蓋 | 20粒種子一定的水擰緊瓶蓋 |
室溫 | 室溫 | 室溫 | 5℃ | ||
實驗結(jié)果 | 種子不萌發(fā) | 種子萌發(fā) | 種子不萌發(fā) | 種子不萌發(fā) |
(1)1號瓶種子不萌發(fā),是因為________;3號瓶種子不萌發(fā),是因為________;4號瓶種子不萌發(fā),是因為________。
(2)請你完成2號瓶的實驗步驟;________;
(3)2號瓶的作用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動物形態(tài)結(jié)構(gòu)特點與功能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節(jié)肢動物體表的外骨骼,可防止體內(nèi)水分蒸發(fā)
B.魚鰓內(nèi)含有豐富的血管,有利于魚在水中呼吸
C.金雕的足粗壯,趾端有利爪,卵生,這些都有利于飛行
D.兔的牙齒分化為門齒、臼齒,盲腸發(fā)達,與其吃植物的習性相適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生物的生殖和發(fā)育的說法中,不準確的是( 。
A.植物的扦插、嫁接都屬于無性繁殖
B.兩棲動物的生殖和幼體發(fā)育必須在水中進行
C.昆蟲的發(fā)育過程都要經(jīng)過卵、幼蟲、蛹和成蟲四個階段
D.兔的繁殖和哺乳后代的方式與人類相似,具有胎生和哺乳的特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對于人體結(jié)構(gòu)層次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
A.細胞→組織→系統(tǒng)→器官→人體B.細胞→組織→器官→系統(tǒng)→人體
C.細胞→器官→組織→系統(tǒng)→人體D.細胞→器官→系統(tǒng)→組織→人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人的生殖和發(fā)育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睪丸和卵巢分別是男性和女性的主要性器官
B.精子和卵細胞在輸卵管形成受精卵
C.精子、卵細胞、受精卵中的染色體都是23條
D.人出生后的發(fā)育指從嬰兒到性成熟的階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描述中錯誤的是( )
A.神經(jīng)系統(tǒng)由腦、脊髓和它們發(fā)出的神經(jīng)組成
B.腦和脊髓組成神經(jīng)中樞
C.腦由大腦、小腦和腦干組成
D.脊髓是腦與軀干和四肢聯(lián)系的通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表為某組探究有關黃粉蟲幼蟲的實驗方案。該研究題目應為( )
放置黃粉蟲幼蟲的位置 | 黃粉蟲幼蟲數(shù)量 | 光照 | 溫度 | 濕度 |
紙盒左半側(cè) | 20只 | 陰暗 | 15°C | 70% |
紙盒右半側(cè) | 20只 | 陰暗 | 28°C | 70% |
A.探究黃粉蟲幼蟲數(shù)量對其分布的影響B.探究濕度對黃粉蟲幼蟲分布的影響
C.探究溫度對黃粉蟲幼蟲分布的影響D.探究光照對黃粉蟲幼蟲分布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