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催化劑的作用下,用O2將HCl轉化為Cl2,可提高效益,減少污染。
(1)寫出反應Ⅰ的化學方程式 。
(2)反應Ⅱ所屬基本反應類型為 。
(3)鈉在氯氣中燃燒生成氯化鈉,若4.6g鈉完全轉化為氯化鈉,至少需要氯氣的質(zhì)量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2016年“中國水周”活動的宣傳主題是“落實五大發(fā)展理念,推進最嚴格水資源管理”.下列做法不符合這一主題的是
A.逐步淘汰高耗水生產(chǎn)工藝 B.農(nóng)作物采用大水漫灌
C.生活污水集中處理后排放 D.工業(yè)“三廢”經(jīng)過處理達標后再排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實驗室可用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制氧氣,其中二氧化錳在反應中起加快氯酸鉀分解的作用,某同學在用加熱氯酸鉀制氧氣的實驗中忘加了二氧化錳,其結果是
A.反應較慢,但產(chǎn)生氧氣總量不變 B.反應較慢,且產(chǎn)生氧氣總量減少
C.反應正常,產(chǎn)生氧氣總量不變 D.反應正常,產(chǎn)生氧氣總量減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jù)“粗鹽中難溶性雜質(zhì)的去除”實驗,回答有關問題。
(1)實驗步驟:
①溶解 稱取5.0g粗鹽,逐漸加入10mL水中,直到不再溶解,剩余粗鹽1.2g。
②過濾
③蒸發(fā) 請從溶解度的角度分析,試驗中不采用降低溶液溫度的方法得到精鹽的依據(jù)是__________________。
④計算產(chǎn)率 得到精鹽3.2g,則精鹽的產(chǎn)率為______(計算結果保留一位小數(shù))。
(2)整個實驗中至少要進行_____次稱量。
(3)從海水中獲得的粗鹽,經(jīng)過上述實驗得到的精鹽屬于_______(填“混合物”或“純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水和溶液在生產(chǎn)、生活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請回答下列問題。
(1)硬水是指含有較多 的水,在生活中常采用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NaCl、KNO3兩種物質(zhì)的溶解度曲線如圖1所示。
在20℃時,KNO3的溶解度與NaCl的溶解度相比,前者與后者的關系是 (填字母),在50℃時,KNO3溶液的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與NaCl溶液的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相比,前者與后者的關系是 (填字母)。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無法確定
(3)不同溫度下,氧氣的溶解度隨壓強的變化如圖2所示,圖中t1對應的溫度為40℃,則t2對應的溫度 (填字母)。
A.大于40℃ B.小于40℃ C.無法確定
(4)若用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為16%的NaCl溶液和蒸餾水配制100g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為10%的NaCl溶液,則所需16%的NaCl溶液與蒸餾水的質(zhì)量比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圖中A~I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zhì),且分別是由H、C、O、Na、Al、S、Ca、Cu、Ag中的一種或幾種元素組成的。在通常情況下,D與其他物質(zhì)的狀態(tài)不同,D、G、H、I均為單質(zhì),其中G為紫紅色固體,H在空氣中表面生成一層致密的氧化膜,具有很好的抗腐蝕性能;B可用來改良酸性土壤;A,F(xiàn)均為由三種元素組成的鹽。圖中“﹣”表示兩端的物質(zhì)間能發(fā)生化學反應,“→”表示物質(zhì)間存在轉化關系;部分反應物、生成物或反應條件已略去。
(1)寫出化學式:G 。
(2)寫出A與C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寫出D與E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寫出H→I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空氣中氧氣含量測定的再認識。
【經(jīng)典賞析】教材中介紹了拉瓦錫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氣的成分(實驗裝置如圖1)。該實驗中選擇使用汞的優(yōu)點有 。
A.實驗過程中沒有污染
B.在汞槽中起到液封作用
C.生成的化合物加熱分解又能得到汞和氧氣
D.能將密閉裝置內(nèi)空氣中的氧氣集合耗盡
【實驗回顧】實驗室常用紅磷燃燒的方法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裝置如圖2),寫出紅磷燃燒的化學方程式 。興趣小組用該方法測出的氧氣含量常常遠低于21%。
【提出問題】用紅磷燃燒的方法為什么不能準確地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進行猜想】(1)裝置漏氣; (2) 裝置內(nèi)氧氣有剩余;……
【實驗與交流】在老師的指導下,小明分別用過量的紅磷和白磷進行該實驗,用測氧氣濃度的傳感器測得反應后裝置內(nèi)氧氣濃度分別為8.85%和3.21%,請從燃燒條件的角度回答產(chǎn)生上述結果的主要原因 。
【實驗探究1】小明根據(jù)鐵生銹的原理,探究用鐵能否準確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于是進行了實驗(裝置如圖3)通過7天測得的數(shù)據(jù)計算空氣中氧氣的含量為19.13%。
【交流與反思】與用紅磷燃燒的方法相比,用鐵絲生銹的方法測定的主要優(yōu)點及原因:
。
【實驗探究2】為了加快反應速率,小明通過查閱資料,利用鐵粉、炭粉、氧化鈉等物質(zhì)又進行了實驗(裝置如圖4),8分鐘后測得的數(shù)據(jù)如表:
實驗前的體積 | 實驗后的體積 | ||
集氣瓶內(nèi)空氣 | 燒杯內(nèi)蒸餾水 | 燒杯內(nèi)剩余蒸餾水 | |
131mL | 90.0mL | 63.6mL | |
請計算出空氣中氧氣含量 (計算結果保留一位小數(shù))。
【結論與反思】通過上述實驗探究,選擇 (填物質(zhì)名稱)進行實驗,可較為快速地完成實驗并減小實驗誤差。
【拓展延伸】銅也能與空氣中氧氣、水、二氧化碳反應而銹蝕,生成銅綠[銅綠的主要成分為Cu2(OH)2CO3],若將圖3裝置中的粗鐵絲換成足量的銅絲進行實驗,請判斷能否比較準確地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并說明理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jù)如圖裝置圖,回答有關問題。
(1)寫出裝置圖中標號儀器的名稱:a ,b 。
(2)寫出實驗室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 ,可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 (填字母)。
(3)寫出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 ,如圖E裝置來收集氫氣,當導管口氣泡 放出時,再把導管口伸入盛滿水的集氣瓶,開始收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2015年中國科學家屠嗷嗷因青蒿素(C15H22O5)和雙氫青蒿素(C15H24O5)而榮獲了諾貝爾獎.下列有關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青蒿素比雙氫青蒿素少兩個氫原子
B.青蒿素和雙氫青蒿素都屬于有機物
C.青蒿素和雙氫青蒿素中碳、氧原子個數(shù)比都為3:1
D.秦高速中氧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比雙氫青蒿素中氧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