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163812  163820  163826  163830  163836  163838  163842  163848  163850  163856  163862  163866  163868  163872  163878  163880  163886  163890  163892  163896  163898  163902  163904  163906  163907  163908  163910  163911  163912  163914  163916  163920  163922  163926  163928  163932  163938  163940  163946  163950  163952  163956  163962  163968  163970  163976  163980  163982  163988  163992  163998  164006  211419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某同學對于書本48頁“酸和堿反應的結果是酸和堿各自的特性都消失,生成鹽和水”的描述產(chǎn)生了興趣,設計以下實驗進行驗證探究.
【查閱資料】變色硅膠吸水后由藍色變?yōu)榧t色.無水醋酸是一種酸,常溫下為無色液體.
【實驗探究】
實  驗  操  作現(xiàn)   象結   論
(1)在氫氧化鈉溶液的燒杯中,滴加2-3滴酚酞試液,用膠頭滴管逐滴滴加鹽酸,邊滴邊攪拌.溶液剛好由紅色變成無色.反應中堿的特性消失了(溶液不呈堿性)
(2)取實驗1 所得少量溶液于試管中,向其中加入一滴氫氧化鈉溶液.溶液由無色變成紅色反應中酸的特性消失了.
(3)取變色硅膠、無水醋酸和氫氧化鈉固體進行如下圖所示的三個實驗.
①②中硅膠不變紅,③中硅膠變紅反應生成了水.
【實驗結論】從微觀本質(zhì)上看,中和反應的實質(zhì)是:H++OH-═H2O.
【實驗拓展】用傳感技術能更準確方便地探究反應的實質(zhì).如圖是用常見的傳感器進行的氫氧化鋇溶液中滴加稀硫酸的實驗結果,其中能說明中和反應實質(zhì)的是C(填序號).(注:Ba(OH)2+H2SO4=BaSO4↓+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有一份鐵粉與銅粉的混合物樣品,為了解其組成,某同學用20克樣品加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待反應完全后過濾,稱得不溶物質(zhì)量為6克.試計算:
(1)金屬混合物中鐵的質(zhì)量分數(shù).
(2)產(chǎn)生氫氣的質(zhì)量.
(3)在右圖中畫出產(chǎn)生氫氣質(zhì)量與參加反應的金屬關系圖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黃鐵礦一般不用于直接煉鐵而用于制酸工業(yè).如圖是黃鐵礦綜合利用工藝流程圖.試回答下列問題.
(1)工藝中操作Ⅰ的名稱為過濾.
(2)反應①中多余的SO2排放容易造成酸雨.實驗室檢驗SO2的方法是氣體通入高錳酸鉀溶液,高錳酸鉀溶液褪色.
(3)寫出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2SO2+O2$\frac{\underline{催化劑}}{△}$2SO3
(4)反應②在工業(yè)上通常用98%的濃硫酸來吸收SO3形成更濃的硫酸溶液,現(xiàn)有100克98%的濃硫酸完全吸收一定量的SO3,加水后稀釋成980克20%的稀硫酸,則吸收SO3的質(zhì)量為80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初中化學中幾種常見物質(zhì)之間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實線或虛線相連的兩種物質(zhì)之間能夠發(fā)生反應.箭頭表示一種物質(zhì)能向另一種物質(zhì)轉化.已知A、C為黑色粉末,A與D的反應早在西漢時期我國書籍中就有記載.F與G的反應是大自然應用太陽能最成功的范例.A、B、G發(fā)生一系列復雜的反應生成E.
(1)寫出物質(zhì)的化學式:AFe;CCuO.
(2)寫出工業(yè)上用E制取A的化學方程式3CO+Fe2O3$\frac{\underline{\;高溫\;}}{\;}$2Fe+3CO2
(3)A-H六種物質(zhì)中沒有出現(xiàn)的物質(zhì)類別是堿.(選填:單質(zhì)、氧化物、酸、堿、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汽車尾氣大量排放是造成“穹頂之下,霧霾圍城”的重要原因,用乙醇汽油(90%的純汽油和10%的乙醇配制成)替代汽油作為汽車燃料是解決方法之一.學習小組對乙醇和汽油的性質(zhì)和組成展開研究.
【實驗探究】
實  驗  操  作實  驗  現(xiàn)  象實驗結論
(1)分別在蒸發(fā)皿中倒入2mL汽油和乙醇,聞氣味后分別將其點燃,觀察現(xiàn)象.汽油氣味比酒精更濃.
酒精燃燒發(fā)出淡藍色火焰.汽油燃燒發(fā)出黃色火焰并伴隨黑煙.
/
(2)分別在火焰上方罩一個干而冷的燒杯,觀察現(xiàn)象.燒杯內(nèi)壁均有水霧.汽油和酒精中都含H元素.
(3)分別將內(nèi)壁涂有飽和澄清石灰水的燒杯罩在火焰上方,觀察現(xiàn)象.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汽油和酒精中都含C元素.
【實驗結論】乙醇和汽油的主要元素組成相同,乙醇汽油能減少空氣污染的原因主要是能減少可吸入顆粒物(炭黑)的排放.
【總結反思】
(1)甲同學在實驗操作(2)時,發(fā)現(xiàn)燒杯內(nèi)壁無水霧,出現(xiàn)異,F(xiàn)象的原因是燒杯受熱時間過長,內(nèi)壁水霧蒸干.
(2)乙同學認為操作(3)現(xiàn)象并不能得汽油中含有C元素的結論.對此觀點你的評價和理由是正確,飽和澄清石灰水變渾濁還可能是水分蒸發(fā)有溶質(zhì)析出.
(3)實驗室一般不用汽油燈(在空酒精燈內(nèi)裝入汽油做成)作為加熱工具,從便于實驗觀察角度看,原因是燃燒產(chǎn)生黑煙造成觀察現(xiàn)象困難.從實驗安全角度看原因是汽油更易揮發(fā),燈體內(nèi)有大量汽油蒸汽與空氣的混合氣體,遇明火可能爆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根據(jù)下圖回答問題.

(1)寫出圖中a的儀器名稱錐形瓶.
(2)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較干燥的氧氣,化學方程式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選用的發(fā)生和收集裝置為AC.
(3)如甲圖所示,甲同學在試管底部裝部分白色塑料小球,上面再放上黑色塑料小球(白色小球在酒精燈上灼燒后滾上一層MnO2粉末且不會脫落),與B相比該裝置用于5%的H2O2溶液制氧氣的主要優(yōu)點是:控制反應的發(fā)生與停止.乙同學用“碎碎冰”軟包裝、吸管、橡皮泥等制作了如乙圖所示簡易裝置,如要達到甲裝置的功能,可如何操作捏、放軟包裝下半部分.
(4)甲裝置還可以快速證明二氧化錳是該反應的催化劑,主要操作和現(xiàn)象為:①稱量黑色塑料小球的質(zhì)量為M,白色小球和黑色小球依次放入試管中,如甲圖所示組裝儀器. ②加入5%的H2O2溶液至淹沒黑色小球,產(chǎn)生大量氣泡.③關閉活塞,液面下降至白色小球處,無氣泡生成.然后,再打開活塞,液面上升至黑色小球,又產(chǎn)生大量氣泡.④取出黑色塑料小球,洗滌、干燥后稱得質(zhì)量仍為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0.會用化學的眼光看物質(zhì)世界,是學習化學知識后應有的素質(zhì).結合下列材料填空.
材料:通常情況下氫氣是無色無味的氣體,在空氣中能燃燒,燃燒時放出大量的熱.
(1)從能量變化角度看,燃燒放出大量的熱是化學能轉化為熱能的過程.
(2)從化學用語角度看,氫氣在空氣中燃燒可表示為2H2+O2$\frac{\underline{\;點燃\;}}{\;}$2H2O.
(3)從微觀變化角度看,氫氣燃燒的微觀示意圖如圖,請在圖中補充完整.
(4)從質(zhì)量變化角度看,氫氣燃燒過程中,H2、O2、H2O的質(zhì)量比為1:8: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填空題

9.如圖是某礦泉水的標簽中的一部分.

(1)請寫出標簽中符合下列要求的微粒的化學符號:任寫一種金屬陽離子Mg2+或Na+或Zn2+一種陰離子SO42-或HCO3-;
(2)該礦泉水為混合物(填“純凈”或“混合”),顯堿性(填“酸”或“堿”或“中”),根據(jù)礦泉水的儲存條件可推知其中某些物質(zhì)具有的性質(zhì)可能為:受熱(或見光)易變質(zhì)(或“反應”合理均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填空題

8.請從下列物質(zhì)中選擇適當?shù)奈镔|(zhì)填空(填序號):
A.干冰       B.鹽酸      C.明礬      D.生石灰     E.葡萄糖
(1)能被人體直接吸收的營養(yǎng)物質(zhì)是E; 
(2)可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質(zhì)是A;
(3)常用于鐵制品表面除銹的是B;  
(4)可用于凈水的物質(zhì)是C;
(5)常用作袋裝食品的干燥劑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為了除去下表物質(zhì)中的雜質(zhì)(括號內(nèi)為雜質(zhì)),所選試劑(過量)及操作方法均正確的是( 。
物   質(zhì)選用試劑(過量)操作方法
AN2(O2銅粉氣體通過熾熱的銅粉
BCO2(HCl)氫氧化鈉溶液氣體通過盛有氫氧化鈉溶液的洗氣瓶
CCu(CuO)氧氣通入氧氣并加熱
DNaCl溶液(Na2CO3氯化鈣溶液加入氯化鈣溶液充分反應后過濾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