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化學與我們的生活、社會的發(fā)展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請回答問題:
(1)科學戴口罩,對于新冠肺炎具有預防作用。口罩一般采用多層結(jié)構,里外兩側(cè)為單層紡粘層(S);中間為熔噴層(M)。中間的熔噴層是經(jīng)過特殊處理的熔噴無紡布,可以捕捉粉塵等,如含有新冠肺炎病毒的飛沫靠近熔噴無紡布后,會被靜電吸附在無紡布表面,無法透過。這在原理上與化學中的_______(填一操作名稱)相似。
(2)含氯消毒劑是可以有效滅殺新冠肺炎病毒的, 如 84 消毒液。需要注意的是,含氯消毒劑不要和酸性的物質(zhì)一同使用,比如潔廁靈(主要成分為鹽酸)。84 消毒液的主要成分為次氯酸鈉(NaClO),次氯酸鈉和鹽酸混合后會發(fā)生化學反應生成有毒的氯氣;瘜W方程式為: 2HCl+NaClO=X+H2O+Cl2↑.則物質(zhì) X 的溶液的 pH_______7(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
(3)2020 年 2 月 13 日武漢大學中南醫(yī)院彭志勇團隊發(fā)布:維 C(C6H8O6)或可用于治療新冠肺炎。則維 C 中碳元素和氫元素的最簡質(zhì)量比是________。
(4)75%乙醇溶液能有效滅活新冠肺炎病毒。乙醇分子中碳、氫、氧原子的個數(shù)比為________。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明在做鐵與硫酸溶液反應的實驗時,發(fā)現(xiàn)生成的氣體有刺激性氣味,于是進行了探究.
【提出問題】鐵與硫酸溶液反應生成的氣體為什么有刺激性氣味?
【查閱資料】
(1)6H2SO4(濃)+2FeFe2(SO4)3+6H2O+3SO2↑
(2)SO2可使品紅溶液的紅色褪去
【進行猜想】鐵與不同濃度的硫酸溶液反應,生成的氣體產(chǎn)生可能有二氧化硫
【實驗探究】小明用圖甲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并將E中收集到的氣體進行如圖乙所示的爆鳴實驗.
(1)請幫助小明完成下表:
實驗現(xiàn)象 | A中生成氣體成分 | ||||
B中品紅溶液 | D中品紅溶液 | 爆鳴實驗 | |||
實驗一 | 98% | ________ | 不褪色 | 無爆鳴聲 | 只有SO2 |
實驗二 | 45% | 稍有褪色 | 不褪色 | 有爆鳴聲 | ________ |
實驗三 | 25% | ________ | 不褪色 | ________ | 只有H2 |
【實驗結(jié)論】鐵與不同濃度的硫酸反應,生成的氣體產(chǎn)物可能不同,當硫酸溶液濃度達到足夠大時,生成的氣體產(chǎn)物中有二氧化硫.
(2)【實驗結(jié)論】鐵與不同濃度的硫酸反應,生成的氣體產(chǎn)物可能不同,當硫酸溶液濃度達到足夠大時,生成的氣體產(chǎn)物中有二氧化硫
【交流反思】
(1)寫出實驗三中鐵與硫酸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________ ,寫出實驗二中發(fā)生爆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 .
(2)實驗一中C裝置的作用是________ .
【拓展延伸】小明又將A裝置進行了如圖所示的改進,試分析:增加的導管下端伸入液面以下原因________ ,該導管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化學興趣小組做粗鹽(含有難溶性雜質(zhì))提純實驗,并用所得的精鹽配制50g5%的氯化鈉溶液。
實驗一:如圖是同學做粗鹽提純實驗的操作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操作③中用玻璃棒攪拌的作用是_____。
(2)操作⑥中的錯誤是_____。
(3)操作④中,當觀察到____時,停止加熱。
實驗二:用提純得到的精鹽配制50g5%的氯化鈉溶液,經(jīng)檢測,所配溶液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偏小,其原因可能有____(填序號)。①氯化鈉固體仍然不純 ②稱量時砝碼與精鹽的位置放反 ③量取水時,俯視讀數(shù) ④配好裝瓶時,有少量溶液灑出
(拓展延伸)為了除去粗鹽中CaCl2、MgCl2、Na2SO4等可溶性雜質(zhì),需進行如下操作:①溶解;②依次加過量的BaCl2、NaOH、Na2CO3溶液;③過濾;④加適量鹽酸;⑤蒸發(fā)、結(jié)晶。[提示:Mg(OH)2、BaSO4、BaCO3難溶于水;微溶物不形成沉淀;Na2CO3溶液呈堿性]
(1)寫出加入BaCl2溶液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
(2)寫出加入NaOH溶液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
(3)加入過量Na2CO3溶液的目的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們知道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那么二氧化硫與水是否也能反應生成一種酸呢?某實驗小組對此進行探究,設計的探究過程如下。請你回答其中的有關問題:
(1)做出假設:_____。
(2)設計方案:先驗證水能否使藍色石蕊試紙變色,再驗證二氧化硫氣體能否使干燥的藍色石蕊試紙變色,最后驗證二氧化硫氣體能否使?jié)駶櫟乃{色石荔試紙變紅,實驗裝置和藥品如圖:
(3)查閱資料:該實驗小組需要掌握的資料內(nèi)容中應包括_____(填寫編號):
①二氧化硫易溶于水;
②酸能使?jié)駶櫟乃{色石蕊試紙變紅;
③SO2不與濃硫酸反應;
④二氧化硫有毒,能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
(4)實驗:
①實驗過程中裝置C 內(nèi)石蕊試紙的顏色始終沒有變化,這說明_____。
②裝置D中膠頭滴管中的蒸餾水在二氧化硫氣體生成之前滴到藍色石蕊試紙上,未見試紙顏色發(fā)生變化,此現(xiàn)象說明_____;當有二氧化硫氣體通過時發(fā)現(xiàn)濕潤的藍色石蕊試紙變紅,此現(xiàn)象說明_____。
③裝置E的作用是_____。
(5)結(jié)論:原假設_____ (填“成立”或“不成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Cu–Zn合金可用于工藝品的制作。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為了測定某銅鋅合金樣品的組成,取20克樣品于燒杯中,向其中分5次加入相同質(zhì)量分數(shù)的稀硫酸,使之充分反應,每次所用稀硫酸的質(zhì)量均為20 g,剩余固體的質(zhì)量記錄于下表:
實驗次數(shù) |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第4次 | 第5次 |
反應后剩余固體的質(zhì)量(g) | 17.4 | 14.8 | 12.2 | 10.8 | 10.8 |
試回答下列問題:
(1)Cu–Zn合金屬于___________材料(“金屬”或“有機合成”)。
(2)計算Cu–Zn合金完全反應時生成氫氣的質(zhì)量___________。(計算結(jié)果保留2位小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交警通常用一種“酒精檢測儀”檢查司機呼出的氣體中的酒精含量是否超標,其反應原理為:C2H5OH+4CrO3+6H2SO4=2X+2CO2↑+9H2O,反應中紅色的CrO3轉(zhuǎn)變?yōu)榫G色的化合物X,則X的化學式為
A. B. C. D. Cr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請根據(jù)下圖a、b、c三種固體物質(zhì)的溶解度曲線,回答下列問題:
(1)在_______℃時,a、c兩種物質(zhì)的溶解度相等。
(2)在t2℃時,向盛有50ga物質(zhì)的燒杯中加入50g水,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質(zhì)量為______g。
(3)若a物質(zhì)中混有少量b物質(zhì),最好采用___的方法提純。(填“降溫結(jié)晶”或“蒸發(fā)結(jié)晶”)。
(4)t2℃時,a、b、c三種物質(zhì)的飽和溶液各100g,所含溶劑的質(zhì)量由大到小的順序是_____。
(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
A.將a物質(zhì)的飽和溶液變?yōu)椴伙柡腿芤,其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一定減小
B.將t1℃時c物質(zhì)的飽和溶液升溫到t2℃,其溶液的質(zhì)量一定減小
C.配制一定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的b物質(zhì)溶液,若量取水時俯視讀數(shù),其它操作均正確,則配制的b溶液中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將偏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小紅用實驗研究二氧化碳通入水中后發(fā)生的變化。
(1)如圖甲所示,向一個收集滿CO2氣體的質(zhì)軟的塑料瓶A中加入約三分之一體積的水,立即旋緊瓶蓋,振蕩,塑料瓶變癟,此現(xiàn)象___(填“能”或“不能”)證明CO2與水發(fā)生了化學反應;
(2)取3mL瓶A中的液體倒入試管B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振蕩,觀察到溶液顏色變?yōu)?/span>___色,寫出塑料瓶A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
(3)將(2)中試管B繼續(xù)做如圖乙所示的實驗。實驗中可觀察到試管B中有氣泡冒出,溶液變?yōu)?/span>___色;試管C中現(xiàn)象是___,試管C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有一包白色固體,可能含有碳酸鈣、硫酸銅、氯化鈉、硫酸鈉、氯化鋇中的一種或幾種。為確定其組成,進行了如下實驗。已知:氯化鋇、硫酸鈉溶液為中性。
①白色固體中不含有CuSO4的依據(jù)是______。
②根據(jù)C、D現(xiàn)象,推出白色固體中一定沒有______。
③燒杯B的溶液中一定含有______,理由是______(請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④設計實驗探究B溶液中可能含有的成分,實驗步驟如下:
Ⅰ.測溶液的pH
Ⅱ.取樣,滴入足量Na2SO4溶液
Ⅲ.另取樣,滴入足量Ba(NO3)2溶液
Ⅳ.待步驟Ⅲ充分反應后,取溶液于試管中,滴入AgNO3溶液
以上實驗步驟沒必要做的是______。
結(jié)論:這包白色固體一定有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