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氯化鋇、碳酸鋇、碳酸鈉、氫氧化鈉和硫酸鈉中的一種或幾種,取一定量該粉末樣品加入到盛有足量水的燒杯中,攪拌,靜置,觀察到燒杯中有白 色不溶物。同學們將燒杯中的物質(zhì)過濾,得到濾渣A和濾液B,取濾渣A于試管中滴加過 量稀鹽酸,觀察到濾渣全部溶解,并有氣泡產(chǎn)生。為確定白色粉末的組成,同學們進一步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
(查閱資料)硝酸鈉、硝酸鋇、氯化鋇溶液均顯中性。
針對上述實驗方案中各步驟的現(xiàn)象,小明同學提出下列三種不同的假設,依據(jù)每種假 設中各步驟不同的實驗現(xiàn)象,可得出不同的實驗結(jié)論。
步驟一 | 步驟二 | 步驟三 | |
假設一 | 有白色沉淀生成 | ||
假設二 | 無白色沉淀生成 | 溶液變紅 | 溶液變成無色 |
假設三 | 無白色沉淀生成 | 無明顯現(xiàn)象 | 無明顯現(xiàn)象 |
(1)依據(jù)假設一的現(xiàn)象,可確定原白色粉末中只含有碳酸鋇、碳酸鈉、氫氧化鈉和硫酸鈉四種物質(zhì),則步驟二的現(xiàn)象是____;步驟三的現(xiàn)象是____;步驟一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寫出一個即可)。
(2)依據(jù)假設二的現(xiàn)象,原白色粉末可能的組成是___(任寫一種可能的組 成,用化學式表示),步驟三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
(3)依據(jù)假設三的現(xiàn)象,原白色粉末可能的組成有_____種。
【答案】溶液變紅 溶液變無色,沉淀部分溶解并有氣泡生成 Na2SO4+Ba(NO3)2=BaSO4↓+2NaNO3 NaOH、BaCO3(BaCl2、NaOH、BaCO3) HNO3+NaOH=H2O+ NaNO3 2
【解析】
根據(jù)題目中將粉末溶于水后形成濾液和濾渣兩部分,且濾渣全部溶解至稀鹽酸中,可以得出濾渣僅為BaCO3,則可推斷出原溶液中的BaCl2和Na2SO4只能有一種,NaOH、BaCO3和Na2CO3無法確定存在。
(1)假設一已告知原粉末碳酸鋇、碳酸鈉、氫氧化鈉和硫酸鈉四種物質(zhì),根據(jù)圖中的探究,操作一驗證了Na2SO4的存在;操作二加酚酞試液,因為NaOH、Na2CO3都顯堿性,所以操作二的現(xiàn)象為溶液變紅;操作三滴加稀鹽酸,則會將NaOH、BaCO3都反應掉,與BaCO3反應會使沉淀部分溶解并產(chǎn)生氣體,硝酸過量后溶液變回無色,所以現(xiàn)象為溶液變無色、沉淀部分溶解并有氣泡生成;操作一中既有Na2SO4和Ba(NO3)2的反應,也有Na2CO3和Ba(NO3)2的反應,故兩個方程式寫一個即可;
(2)假設二中,步驟一沒有沉淀生成,說明粉末中不含Na2CO3和Na2SO4,步驟二說明其中一定有NaOH,三個步驟均不能證明有無BaCl2,所以粉末的成分可能是NaOH、BaCO3或BaCl2、NaOH、BaCO3;步驟三的反應即HNO3和NaOH的反應,HNO3和NaOH的反應方程式為HNO3+NaOH=H2O+ NaNO3;
(3)假設三中,步驟一沒有沉淀生成,說明粉末中不含Na2CO3和Na2SO4,步驟二說明其中一定沒有NaOH,三個步驟均不能證明有無BaCl2,所以粉末可能只有BaCO3或有BaCO3和BaCl2,所以可能的組成由2種。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為碘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及其原子結(jié)構(gòu)示意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碘屬于非金屬元素
B.碘原子的核內(nèi)質(zhì)子數(shù)為53
C.碘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為126.9g
D.碘屬于第5周期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分析與推理是化學學習常用的方法.
(1)已知,鐵與氯化鐵溶液發(fā)生如下反應:Fe+2FeCl3=3FeCl2.如圖1所示,將一段生銹的鐵絲放入燒瓶中,打開K向燒瓶中加入一定量的稀鹽酸后,關(guān)閉K,看到燒瓶中的固體完全消失,燒杯中導管口有氣泡冒出,此時燒瓶中含鐵元素的物質(zhì)可能的組合是_____、_____(不一定填滿).
(2)從含有大量硫酸銅的工業(yè)廢水中提取銅,同時獲得氧化鐵的工業(yè)流程如圖2(廢水中的其他物質(zhì)不參與反應,且部分產(chǎn)物未標出):
①操作1、操作2均為_____.
②寫出物質(zhì)A、產(chǎn)品F的化學式:A_____;F_____.
寫出反應②的化學反應方程式:_____.
(3)已知向碳酸鈉溶液中逐滴加入鹽酸,隨鹽酸量的增加先后發(fā)生如下兩個反應:
①Na2CO3+HCl=NaHCO3+NaCl;②NaHCO3+HCl=NaCl+H2O+CO2↑.取10.6g Na2CO3配成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100g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為3.65%的稀鹽酸,理論上_____(填“有”或“沒有”)CO2氣體產(chǎn)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純堿樣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鈉。為測定樣品中碳酸鈉的質(zhì)量分數(shù),現(xiàn)稱取該樣品11g,加入到盛有50g稀鹽酸的燒杯中,恰好完全反應,最后稱得燒杯中溶液的質(zhì)量為56.6g。計算:
(1)完全反應后生成CO2的質(zhì)量_______;
(2)純堿樣品中碳酸鈉的質(zhì)量分數(shù)_________(結(jié)果精確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A~F是初中化學常見的六種物質(zhì),它們之間的關(guān)系如下圖所示(圖中“”表示相連的兩種物質(zhì)之間可以發(fā)生反應,“
”表示物質(zhì)間存在著相應的轉(zhuǎn)化關(guān)系;部分反應物、生成物及反應條件已略去)。其中A是某建筑裝飾材料的主要成分,B、C、D、E、F是五種不同類別的物質(zhì)。
(1)C的化學式是________。
(2)E的一種用途是________。
(3)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
(4)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
(5)的反應屬于基本反應類型中的________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裝置常用于實驗室制取氣體.根據(jù)給出的裝置回答下列問題
(1)指出編號儀器名稱:①_____②_____
(2)實驗室利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表示為_____。
(3)制取二氧化碳應選擇的發(fā)生裝置是_____,使用該裝置制取氣體的突出優(yōu)點是_____,若用F裝置收集二氧化碳,則氣體應從_____端進入.制得的二氧化碳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氫氣體與水蒸氣,欲使用G、H裝置將以上雜質(zhì)氣體除去,則裝置正確的連接順序是:混合氣體_____(用端口字母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石燃料不可再生,且其燃燒釋放的二氧化碳是全球氣候變暖的原因之一。工程師們最近開發(fā)出一款太陽能板,它可以直接利用大氣中的二氧化碳,使其在光照、催化劑條件下反應生成氧氣和一氧化碳。
(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_______。
(2)上述二氧化碳轉(zhuǎn)化為一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
(3)上述反應中,吸收2.2 kg 二氧化碳時,產(chǎn)生一氧化碳的質(zhì)量為_______ 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40g10%的氫氧化鈉溶液和40g10%的稀鹽酸充分混合,混合后的溶液與下列物質(zhì)能反應的是( )
A.Na2CO3溶液B.NaCl溶液C.稀硫酸D.CO2氣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邏輯推理是一種重要的化學思維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A. 分子是不帶電的微粒,則不帶電的微粒一定是分子
B. 酸中含有氫元素,則含有氫元素的物質(zhì)一定是酸
C. 置換反應一定有單質(zhì)生成,但有單質(zhì)生成的反應不一定是置換反應
D. 催化劑可以加快化學反應速率,所以任何化學反應都需要催化劑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