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自然資源。下列有關(guān)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餅干在空氣中變軟是因為空氣中含有水蒸氣

B.空氣是由氮氣、氧氣、稀有氣體、二氧化碳等物質(zhì)組成的混合物

C.法國化學家拉瓦錫研究了空氣的成分,并得出氧氣約占空氣總體積4/5的結(jié)論

D.稀有氣體都沒有顏色、沒有氣味,在通電時能發(fā)出不同顏色的光

【答案】C

【解析】

試題分析: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A. 餅干在空氣中變軟是因為空氣中含有水蒸氣,是正確的敘述;B.空氣是由氮氣、氧氣、稀有氣體、二氧化碳等物質(zhì)組成的混合物,是正確的敘述;C. 是錯誤的敘述,法國化學家拉瓦錫研究了空氣的成分,并得出氧氣約占空氣總體積1/5的結(jié)論D.稀有氣體都沒有顏色、沒有氣味,在通電時能發(fā)出不同顏色的光,是正確的解釋;故答案選擇C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鈾元素(元素符號:U)廣泛分布于地球中,常以+4價和+6價形式以化合物狀態(tài)存在著。2015年10月8日我國科研人員首次介紹在自然界發(fā)現(xiàn)單質(zhì)金屬鈾。下列關(guān)于金屬鈾及鈾的化合物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金屬鈾中鈾元素的化合價為0價 B.金屬鈾的化學式為U

C.金屬鈾在自然界容易找到 D.某一種鈾的氧化物可表示為U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工業(yè)制得的燒堿中常常會混有三種雜質(zhì):氯化鈉、硫酸鈉、碳酸鈉。現(xiàn)有一份工業(yè)燒堿樣品,為了研究它的組成,某小組同學將其配成溶液后,做如下探究,請你也參與其中。

【探究實驗1】

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寫出一個產(chǎn)生沉淀的化學方程式(1)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出猜想】同學們根據(jù)上面實驗猜測該燒堿樣品中可能含有的雜質(zhì)為:

小冰:碳酸鈉

小城:硫酸鈉

小美:碳酸鈉和硫酸鈉

【探究實驗2】為了弄清組成,同學們進一步探究,

小冰對濾渣A展開探究,向濾渣A中滴加足量的稀鹽酸,觀察(2)_________________的現(xiàn)象,證明自己的猜想正確。

【評價與交流】小城提出若將鹽酸替換成稀硫酸也可以對上述猜想做出正確判斷,請你評價小城的觀點(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實驗3】小美對濾液B展開探究,取樣,向其中滴加酚酞試液,實驗看到的現(xiàn)象是(4)__________________;她又向其中滴加(5)_______________,觀察到了預測的現(xiàn)象,證明溶液中含有氯化鈉。

【歸納與總結(jié)】回顧整個探究過程。大家認為在探究溶液中溶質(zhì)的組成時,我們選擇試劑要注意(6)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學習知識的目的之一是分析和解決實際的問題。

(1)為防止資源浪費,燃燒時通常將煤塊變?yōu)榉勰睿湓蚴?/span> 。

(2)在牙膏和一些藥品中,常用輕質(zhì)碳酸鈣粉末作填充劑或載體。制取輕質(zhì)碳酸鈣粉末是用凈化后的石灰乳(主要成分為氫氧化鈣)與二氧化碳作用,制取過程中發(fā)生反應(yīng)的化學方程式為

(3)鎂條在氧氣中燃燒后,生成物的質(zhì)量比原來鎂條的質(zhì)量增大,其原因是 。

(4)CaCl2溶液和NaHCO3溶液反應(yīng)生成CaCO3。為表示這個反應(yīng)寫出了下列兩個化學方程式:

CaCl2 + NaHCO3========= CaCO3 ↓+ NaCl + HCl;

CaCl2 + 2NaHCO3========= CaCO3 ↓+ 2NaCl + CO2 ↑+ H2O。

你認為 ”)化學方程式不合理,并簡述理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科學家發(fā)現(xiàn),亞硒酸鈉能消除加速人體衰老的活性氧。亞硒酸鈉中硒元素(Se)為+4價,氧元素為-2價,則亞硒酸鈉的化學式為

A.Na2SeO3 B.Na2SeO4 C.NaSeO3 D.Na2Se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自然界的水中常含有泥沙、懸浮物、可溶性鈣和鎂等的化合物及細菌等雜質(zhì),可用次氯酸殺死細菌。氯氣溶于水時與水反應(yīng)生成次氯酸和鹽酸。某自來水廠凈化過程步驟如下:河水(硬水)→加明礬→過濾→活性炭→通氯氣→自來水配送。

(1)能加速懸浮物沉降的步驟為 ;能殺菌、消毒的步驟為

(2)活性炭的作用是 ,過程中發(fā)生了 變化;

(3)“過濾”要用到下列儀器中的 (填序號)①帶鐵圈的鐵架臺 ②酒精燈 ③漏斗 ④玻璃棒 ⑤量筒 ⑥蒸發(fā)皿⑦燒杯,如果實驗時過濾后,濾液仍然渾濁,可能的原因是 ;

(4)經(jīng)以上步驟凈化后的水,想檢驗是硬水還是軟水,常用 ,如果是硬水,人們最常用的降低水硬度的方法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從H、C、O和Al四種元素中,請選用其中的元素寫出下列各物質(zhì)的化學式:

天然氣的主要成分 。

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質(zhì)是

造成溫室效應(yīng)的主要氣體是 。

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與非金屬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多角度認識物質(zhì)的變化,有助于我們更好地理解化學知識。以研究水的組成的反應(yīng)為例:

I.英國科學家卡文迪許等讓“易燃空氣”(氫氣)與氧氣在點燃條件下反應(yīng)得到水。

Ⅱ,法國科學家拉瓦錫在研究水的組成實驗時,讓水蒸氣在高溫條件下分解得到“易燃空氣”。

(1)I中反應(yīng)所屬基本反應(yīng)類型:____

(2)Ⅱ中反應(yīng)的化學方程式: ___ _。

(3)I中反應(yīng)的用途:_____ _。

(4)Ⅱ中反應(yīng)為__ __反應(yīng)(填“吸熱”或“放熱”)。

(5)Ⅱ中反應(yīng)的微觀過程:水分子先分解成__ __和_ ___(分別用化學符號填空),再結(jié)合成氫分子和氧分子,這一反應(yīng)中參加反應(yīng)的水分子與生成的氧分子的個數(shù)比為__ 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化合物在4.8g氧氣中完全燃燒,生成4.4g二氧化碳和2.7g水。關(guān)于該物質(zhì)的推斷不正確的是

A.該化合物為2.3g B.該化合物一定含碳、氫、氧元素

C.碳、氫元素質(zhì)量比為4:1 D.分子中C、H原子個數(shù)比為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