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下列關于空氣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是氧氣,氧氣可支持燃燒
B.可以用木炭燃燒的方法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C.過多排放二氧化碳,是造成溫室效應的主要原因
D.空氣有自凈能力,排放到空氣中的有害氣體和煙塵不會對空氣造成污染

分析 空氣中各成分的體積分數(shù)分別是:氮氣大約占78%、氧氣大約占21%、稀有氣體大約占0.94%、二氧化碳大約占0.03%、水蒸氣和其它氣體和雜質(zhì)大約占0.03%;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是氧氣錯誤,含量最多的是氮氣;可以用木炭燃燒的方法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錯誤,因為生成的二氧化碳是氣體;過多排放二氧化碳,是造成溫室效應的主要原因正確,二氧化碳是造成溫室效應的主要氣體;空氣有自凈能力,排放到空氣中的有害氣體和煙塵不會對空氣造成污染錯誤,會造成污染.

解答 解:A、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是氧氣錯誤,含量最多的是氮氣;故選項錯誤;
B、可以用木炭燃燒的方法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錯誤,因為生成的二氧化碳是氣體,故選項錯誤;
C、過多排放二氧化碳,是造成溫室效應的主要原因正確,二氧化碳是造成溫室效應的主要氣體;故選項正確;
D、空氣有自凈能力,排放到空氣中的有害氣體和煙塵不會對空氣造成污染錯誤,會造成污染,故選項錯誤;
故選C

點評 本考點考查了空氣中各種氣體的含量,同學們要加強記憶有關的知識點,在理解的基礎上加以應用,本考點基礎性比較強,主要出現(xiàn)在選擇題和填空題中.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A-F是初中化學常見物質(zhì).A是生活中常見的紅色固體,C、F都是單質(zhì),D、F都是沒有顏色和氣味的氣體,它們之間的相互轉化關系如圖:

請回答
(1)寫出F的化學式:H2;
(2)依據(jù)圖中的關系物質(zhì)B具有的化學性質(zhì)還原性;
(3)生活中產(chǎn)生紅色物質(zhì)A的原因是鐵與空氣中的氧氣、水共同作用;
(4)寫出氣體D和澄清石灰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a(OH)2+CO2=CaC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水是一種寶貴的自然資源.下列有關水的知識中,錯誤的是( 。
A.水是一種最常見的溶劑,自然界中的水都含有雜質(zhì)
B.用煮沸或蒸餾的方法能降低水的硬度
C.水中Ca2+、Mg2+的增多會引起水體的富營養(yǎng)化
D.含汞、鉛的電池會造成水污染,所以應倡導廢舊電池的統(tǒng)一回收處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如圖所示:
(1)控制A、B兩側試管中的實驗同步進行,觀察到A側上端棉花處比B側上端棉花處先變紅.從分子運動的觀點解釋該現(xiàn)象:氨分子運動速度比酚酞分子快.
(2)若用熱毛巾捂住A側試管,觀察到棉花處更快變紅,原因是分子運動隨溫度升高而加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有關化學用語說法正確的是( 。
A.鈷的元素符號COB.2Fe3+表示2個鐵離子
C.2H表示兩個氫分子D.碳酸氫銨的化學式為NH4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最近,科學家成功制備出了一種含銥元素(銥元素符號:Ir)和氧元素的陽離子,在這種離子中,銥元素顯+9價.該離子與氯離子結合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可能是( 。
A.IrO2ClB.IrO3ClC.IrO4ClD.IrO5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金屬冶煉工業(yè)中常用化學性質(zhì)比較活潑的金屬還原出相對不活潑的金屬.如:用鋁和二氧化錳在高溫下反應,可以制取金屬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aAl+bMnO2$\frac{\underline{\;高溫\;}}{\;}$cAl2O3+dMn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b=3B.MnO2中錳元素質(zhì)量分數(shù)為63.2%
C.Al2O3中鋁、氧元素的質(zhì)量比為9:8D.在上述反應中,MnO2起催化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為了探究物質(zhì)在化學變化時,參加反應的反應物總質(zhì)量與生成物總質(zhì)量是否相等.某校甲、乙兩個興趣小組分別設計了如下實驗來驗證自己的假設.
進行實驗
如圖所示,甲小組把盛有適量NaOH溶液的小試管放入盛有CuSO4溶液的燒杯中,乙小組把盛有適量HCl溶液的小試管放入盛有Na2CO3的燒杯中;然后將燒杯放到天平上,用砝碼平衡;接著取消燒杯并將其傾斜,使試管內(nèi)和燒杯內(nèi)的兩種溶液混合發(fā)生反應,帶反應后在把燒杯放到天平上,觀察天平是否平衡.
根據(jù)要求,請回答:
實驗現(xiàn)象反應后,甲小組的天平指針指向刻度盤的中間(選填左邊、右邊或中間),乙小組的天平指針指向刻度盤的右邊.
解釋與結論甲小組的結論為: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zhì)的質(zhì)量總和等于反應生成的各物質(zhì)的質(zhì)量總和乙小組的解釋為:反應中有二氧化碳氣體生成,因此燒杯內(nèi)總質(zhì)量會減少.
反思與評價比較兩個小組的實驗設計,若使用的試劑不變,應改進的是:將乙小組中的燒杯改為密閉容器并使用氣球等作為緩沖裝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同學們對實驗“煅燒石灰石”展開深入探究.
資料:石灰石中的雜質(zhì)高溫不分解.
①為證明石灰石已分解,三位同學設計方案如圖:
Ⅰ.甲同學按圖一進行實驗(煤氣燈亦能達到石灰石分解的溫度),觀察到燒杯內(nèi)壁石灰水變渾濁,寫出石灰水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O2+Ca(OH)2=CaCO3↓+H2O.
II.乙同學按圖二進行試驗,觀察到B中液體變紅色,A實驗的作用對比作用.
III.大家認為甲同學的方案不合理,請分析原因一氧化碳燃燒也能產(chǎn)生二氧化碳,使石灰水變渾濁的二氧化碳不一定來自于石灰石分解.
IV.丙同學取一塊質(zhì)量為12.5g的石灰石煅燒,并記錄有關數(shù)據(jù)如下表
時間(秒)060120180240300
固體質(zhì)量(克)12.512.311.29.28.18.1
根據(jù)上述數(shù)據(jù)判斷,60秒時,已經(jīng)可以證明石灰石開始分解了.240秒時,石灰石已經(jīng)完全分解了,理由是固體質(zhì)量已不再發(fā)生改變.
②根據(jù)丙同學記錄的數(shù)據(jù),該石灰石分解共生成4.4克CO2,物質(zhì)的量為0.1mol.根據(jù)化學方程式列式計算:這塊石灰石中含碳酸鈣的質(zhì)量是10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