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有關化學實驗的下列操作中,一般情況下不能相互接觸的是( 。
A.過濾操作中,玻璃棒與三層濾紙
B.過濾操作中,漏斗徑與燒杯內(nèi)壁
C.向試管中傾倒液體時,瓶口與試管口
D.用膠頭滴管向試管滴液體時,膠頭滴管尖端與試管內(nèi)壁

分析 A、根據(jù)過濾液體時的“三靠”原則來回答;
B、根據(jù)過濾液體時的“三靠”原則來回答;
C、根據(jù)過濾液體時的“三靠”原則來回答;
D、根據(jù)膠頭滴管的使用方法來回答.

解答 解:A、在過濾操作中,玻璃棒要靠在三層濾紙上,防止濾紙弄破,故A正確;
B、在濾操作中,漏斗下端口要緊靠燒杯內(nèi)壁,故B正確;
C、向試管中傾倒液體時,瓶口與試管口緊挨,故C正確;
D、用膠頭滴管向試管滴液體時,滴管要豎直懸空,滴管尖端與試管內(nèi)壁不能相互接觸,故D錯誤.
故選D.

點評 化學實驗基本操作知識是考試的熱點,要求學生注意平時知識的積累和靈活應用,屬于基本知識的考查,難度不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小麗和幾位同學在實驗室用下列裝置制取幾種氣體.

(1)圖中標號的儀器的名稱:①酒精燈;  ②試管.
(2)若用高錳酸鉀制取并收集到較純凈的氧氣,應選擇裝置的最佳組合是A和D(填字母),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高錳酸鉀$\stackrel{加熱}{→}$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 A裝置中缺少一團棉花,這樣做的原因是防止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管.
(3)實驗結束后,為了鑒定收集到的氣體是否是氧氣,小紅同學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內(nèi)卻看不到復燃現(xiàn)象,導致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是裝置氣密性不好(寫一個).
(4)若用過氧化氫溶液來制取氧氣時,發(fā)生裝置應選用B(填字母);實驗時加入二氧化錳起了催化作用;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過氧化氫$\stackrel{二氧化錳}{→}$水+氧氣.若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氧氣,檢驗氧氣已收集滿的方法是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木條復燃,證明集滿.
(5)二氧化碳是一種無色、無味、密度比空氣大,且可溶于水的氣體;實驗室常用塊狀的大理石與稀鹽酸在常溫下反應制取二氧化碳.你認為制取二氧化碳應選擇的發(fā)生裝置是B;收集裝置是C(填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9.從下列物質(zhì)中選擇填空(填序號):①銅 ②熟石灰 ③干冰 ④氧氣 ⑤稀硫酸
(1)供急救病人呼吸的是④;        
(2)用于制作導線的是①;
(3)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②;         
(4)用作制冷劑的是③
(5)用于金屬表面除銹的是⑤;        
(6)配制農(nóng)藥的是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近年來有人提出了利用處理后的海水(主要成份是氯化鈉溶液)吸收含二氧化硫的廢氣,該方法的流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反應中硫元素的化合價發(fā)生變化
B.反應①屬于分解反應
C.反應③中,反應前后分子數(shù)目發(fā)生變化
D.反應④中,變化的離子是H+和HS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下圖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請按要求填空:

(1)表中3至10號元素位于第二周期,11至18號元素位于第三周期,分析其規(guī)律可知,每一周期元素原子的核外電子層數(shù) 相同,同一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 相同.
(2)表中9號和17號元素都易得到(填“得到”或“失去”)電子.鈉元素和氟元素組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為NaF,構成該物質(zhì)的微粒是離子(選填“分子”、“原子”或“離子”).
(3)寫出⑤形成的離子符號Ca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3.有一包白色粉末樣品中,可能含有NaCl、CaCO3、Na2CO3、無水CuSO4、Na2SO4中的一種或幾種,先進行以下實驗操作:
第一步:將樣品放入水中,粉末全部溶解,得到無色溶液.
第二步:在上述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
第三步:將上述混合物過濾,在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鹽酸,沉淀部分溶解并產(chǎn)生無色氣體.
綜上分析,樣品中一定不存在的物質(zhì)是①CaCO3、無水CuSO4,一定存在的物質(zhì)是②Na2CO3、Na2SO4,可能存在的物質(zhì)是③NaCl.第(3)步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④2HCl+BaCO3=BaCl2+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實驗室有一瓶長期暴露在空氣中的氫氧化鈉固體樣品,觀察發(fā)現(xiàn),樣品表面有白色的粉末.某興趣小組的同學對該樣品的成分及含量進行了探究.
【提出問題1】該樣品中含有哪些物質(zhì)?
【提出猜想】通過分析,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Ⅰ:已完全變質(zhì),該樣品中只含Na2CO3;
猜想Ⅱ:部分變質(zhì),該樣品中含有NaOH和Na2CO3
則變質(zhì)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OH+CO2=Na2CO3+H2O.
【查閱資料】
①堿性的Na2CO3溶液可以與中性的CaCl2溶液發(fā)生復分解反應;
②CO2在飽和的碳酸氫鈉溶液中幾乎不溶解.
【實驗探究1】為確定該樣品的成分,小明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請你一起完成下列實驗報告.
實驗操作實驗現(xiàn)象實驗結論
(1)取少量樣品溶于水,加入足量的氯化鈣溶液;白色沉淀產(chǎn)生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aCl2+Na2CO3=CaCO3↓+2NaCl
(2)將上述反應后的混合液過濾,
取濾液加入無色酚酞試液.
酚酞試液變紅色證明猜想Ⅱ成立
【提出問題2】如何測量該部分變質(zhì)樣品中碳酸鈉的質(zhì)量分數(shù)?
【實驗探究2】小紅同學設計如圖1所示裝置(鐵架臺略去),實驗在27℃,101kPa下進行,步驟如下:①按圖連接好裝置;②用托盤天平準確稱取該樣品2.0g,放入A中試管內(nèi),向B中集氣瓶中倒入飽和碳酸氫鈉溶液至瓶頸處;③向分液漏斗中加入稀硫酸,打開活塞,讓稀硫酸滴入試管中至過量,關閉活塞.反應結束后,量筒中收集到飽和碳酸氫氧化鈉溶液220mL.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在實驗步驟①和②之間,還缺少一實驗步驟,該實驗步驟是檢驗裝置的氣密性;
(2)B中集氣瓶盛裝的飽和碳酸氫鈉溶液不能用水代替,其理由是二氧化碳氣體部分溶解在水中影響氣體體積的測量;

(3)變質(zhì)氫氧化鈉樣品中碳酸鈉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48%.(在27℃,101kPa時二氧化碳的密度為1.8g/L)(計算結果精確至1%)
【研究與討論】小明同學認這小紅的設計方案過于繁雜,他認為用托盤天平準確稱取該樣品2.0g后,只需要再稱量裝置A反應前的總質(zhì)量(mA)和完全反應后裝置A的總質(zhì)量(mA),就能測量出該部分變質(zhì)樣品中碳酸鈉的質(zhì)量分數(shù).
(1)小明認為反應中產(chǎn)生二氧化碳的質(zhì)量等于mA前-mA后(填數(shù)學表達式),從而輕易的計算出該部分變質(zhì)樣品中碳酸鈉的質(zhì)量分數(shù).
(2)小明計算出該部分變質(zhì)樣品中碳酸鈉的質(zhì)量分數(shù)的結果數(shù)據(jù)偏大,請你幫助他分析分析,原因可能是該反應過程中放熱反應,導致一部分水以水蒸氣的形式逸出.
【提出問題3】怎樣提純該樣品得到純凈的氫氧化鈉固體?
【實驗探究3】為得到純凈的氫氧化鈉固體,小亮設計了如圖2所示的實驗流程.
請回答下列問題:
(1)操作②中加入的適量某種試劑是氫氧化鈣溶液(只寫一種);
(2)最終所得氫氧化鈉固體質(zhì)量大于變質(zhì)后樣品中氫氧化鈉的質(zhì)量(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實驗反思】
實驗探究1中的檢驗和實驗探究3中的除雜都將碳酸鈉進行了轉化,但二者目的不同,請說出其中一個目的:將碳酸鈉轉化為碳酸鈣,以免干擾氫氧化鈉的檢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下列常見生活現(xiàn)象中,與其它變化不同的是( 。
A.冰雪融化B.榨取果汁
C.點燃酒精加熱火鍋D.自行車輪胎爆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工業(yè)酒精中常含有甲醇(CH3OH),誤食后會使人眼睛失明,甚至死亡.下列有關甲醇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甲醇屬于氧化物
B.甲醇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
C.甲醇中碳、氫、氧三種元素的質(zhì)量比為1:4:1
D.甲醇由1個碳原子、4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