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433121  433129  433135  433139  433145  433147  433151  433157  433159  433165  433171  433175  433177  433181  433187  433189  433195  433199  433201  433205  433207  433211  433213  433215  433216  433217  433219  433220  433221  433223  433225  433229  433231  433235  433237  433241  433247  433249  433255  433259  433261  433265  433271  433277  433279  433285  433289  433291  433297  433301  433307  433315  447348 

4、比較深入地探討榮譽的內涵,領會本文的論證思路,培養(yǎng)質疑的能力。

試題詳情

3、理解愛因斯坦的關于獨立工作與獨立思考的思想。

試題詳情

2、把握中心論點,體會敬業(yè)與樂業(yè)的情感。

試題詳情

1、了解馬克思為歷史科學、為無產階級所作的巨大貢獻。

試題詳情

《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敬業(yè)與樂業(yè)》《榮譽與愛榮譽》《培養(yǎng)獨立工作和獨立思考的人》

試題詳情

(二)細讀全文,深入理解。

在前面理順行文思路的基礎上,還要注意堅持“形式為內容服務”、“形散而神不散”的原則,一要抓住每段的主旨句或關鍵句,化面為點(濃縮每段內容),連點成線(串起各段內容)。如果是記敘性作品,就看寫了什么人(事),有什么特點,表達了什么感情,如何評價這些人(事)等。二要在把握全文主旨的基礎上,注意對形象、語言、表達技巧的鑒賞。如辨別表現(xiàn)手法與修辭手法,明確其作用或表達效果。三要注意思想內容及作者觀點態(tài)度的評價。這一過程為后面的答題做充分的準備。

試題詳情

4、《鞏乃斯的馬》

周濤的散文《鞏乃斯的馬》借助對馬的形象的描繪,表達了一種對不受羈絆的生命力與進取精神的向往與渴求。作家先通過對比,議論馬不像牛、駱駝、驢子的形象,它在廣闊的草原上“是茫茫天地之間的一種尤物”。馬雖然接受了文明的洗禮,卻仍然保持了自由的生命力,與人類是朋友而非奴隸,兼得文明與自然之長:“它奔放有力卻不讓人畏懼,毫無兇暴之相;它優(yōu)美柔順卻不讓人隨意欺凌,并不懦弱”,故而認為“它是進取精神的象征,是崇高的化身,是力與美的巧妙結合”。很顯然,馬的形象寄托了作者自己對不受羈絆的自由的生命境界的追求。

  文章中的兩個場面典型地刻畫出馬的生命活力與人對自由境界的向往的融合。一個場面是作者1970年在一個農場接受再教育時忍受不了精神的壓抑,在冬夜曠野的雪地上縱馬狂奔的場面,“隨著馬的奔馳、起伏、跳躍和喘息,我們的心情變得開朗、舒展、壓抑消失,豪興頓起……感受自由的親切和駕馭自己命運的能力,是何等的痛快舒暢!”馬的狂奔與人的情感的宣泄合拍,生命的強力沖動抗拒著陰暗低沉的氣候,在壓抑的環(huán)境中使人重溫到自由的快樂--了解了這層含義,就不難理解作者何以如此鐘情于馬。在另一個場面中,作者進一步展示了這種生命力的沖動達到極致時酒神式的狂亂奮發(fā)的境界,生命的潮流在自然的鞭策下縱橫馳騁,所有的外界的羈絆都不放在它的眼里。這是作者在夏日暴雨下的鞏乃斯草原上所見到的最壯闊的馬群奔跑場面:

  “仿佛分散在所有山谷里的馬都被趕到這兒來了,好家伙,被暴雨的長鞭抽打著,被低沉的怒雷恐嚇著,被刺進大地倏忽消逝的閃電激奮著,馬,這不安分的精靈從無數(shù)谷口、山坡涌出來,山洪奔瀉式地在這原野上匯聚了,小群匯成大群,大群在運動中擴展,成為一片喧叫、紛亂、快速移動的集團沖鋒場面!爭先恐后,前呼后應,披頭散發(fā),淋漓盡致!……

  “雄渾的馬蹄聲在大地奏出的鼓點,悲愴蒼勁的嘶鳴、叫喊在擁擠的空間碰撞、飛濺,劃出一條條不規(guī)則的曲線,扭住、纏住漫天雨網,和雷聲雨聲交織成驚心動魄的大舞臺。……”

  這淋漓盡致的力的奔流既是一種酣暢痛快的生命境界,也是一種恢宏壯闊的崇高的場面,使得敘事人“發(fā)愣、發(fā)癡、發(fā)呆”,在幾分鐘內見到的將“終身受用不盡”,因為在人生的瞬間他難得地面對了生命界真正的崇高壯烈。

  周濤的散文常常將思想的表現(xiàn)與感性的敘述、描寫結合起來,形成特有的清澈而又深邃的風格。在《鞏乃斯的馬》中,“馬”作為核心形象引起了他對于世界的思考,通過馬聯(lián)想到人生不朽的壯美和潛藏在其深層的憂郁,聯(lián)想到流淌于民族精神中的英雄豪氣與進取精神--現(xiàn)實與想象、情感與理性交織在一起,呈現(xiàn)出崇高深邃的氣韻與精神。不過,這種理性頗強的寫作之所以能夠達到崇高的風格,與其浸透了生命體驗的感性的敘述、描寫是分不開的。《鞏乃斯的馬》中描寫的兩個“馬”的場面,是具有典型的西部草原特色的廣闊壯烈的場面,正是這種特有的西部風情,提升了作為個體的作者的生命境界,形成一種特定的西部氣質,同時也顯示出作為特定人文景觀的西部氣質是與特有的自然景觀分不開的:這種廣闊純潔的自然景觀是精神處于絕境的人的最后的支持,既逼迫又提升著,使個體達到一種崇高壯烈的生命境界。對于周濤來說,馬的優(yōu)美而不羈的精神正是這種西部氣質的象征,他偏重它自然的一面,尤其是自然作為人的精神的最后支撐這一點。他寫到,在那個與世隔絕、生活單調、充滿潛伏危險的年代,他只有一個樂趣,看馬:“不像書可以被焚,畫可以被禁,知識可以被踐踏,馬總不至于被驅逐出境吧?”這樣,他就從鞏乃斯的馬身上找到了“奔馳的詩韻,遼闊草原的油畫,夕陽落照中兀立于荒原的群雕,大規(guī)模轉場時鋪散在山坡上的好文章”。當然,也有我們在上段所指出的淋漓盡致、酣暢痛快的生命境界。人與自然處于一種互相激發(fā)的狀態(tài),終于將本來地方色彩頗濃的西部風情上升到一種具有普遍意義的人文境界。

試題詳情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