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120214  120222  120228  120232  120238  120240  120244  120250  120252  120258  120264  120268  120270  120274  120280  120282  120288  120292  120294  120298  120300  120304  120306  120308  120309  120310  120312  120313  120314  120316  120318  120322  120324  120328  120330  120334  120340  120342  120348  120352  120354  120358  120364  120370  120372  120378  120382  120384  120390  120394  120400  120408  176998 

科目: 來源: 題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重量為100 N的木箱放在水平地板上,至少要用35 N的水平推力,才能使它從原地開始運動.木箱從原地移動以后,用30 N的水平推力,就可以使木箱繼續(xù)做勻速運動,由此可知:木箱與地板間的最大靜摩擦力Fmax=________;木箱所受的滑動摩擦力F=________,木箱與地板間的動摩擦因數μ=________.如果用20 N的水平推力推木箱,木箱所受的摩擦力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置于水平地面上的物體在沿水平方向的拉力作用下,仍處于靜止,則物體所受靜摩擦力的大小(  )

A.與壓力成正比

B.等于水平拉力的大小

C.小于滑動摩擦力

D.在物體上疊放另一物體,該物體受到的靜摩擦力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用手握住一個油瓶(瓶始終處于豎直方向),如右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瓶中油越多,手必須握得越緊

B.手握得越緊,油瓶受到的摩擦力越大

C.不管手握得有多緊,油瓶受到的摩擦力總是一定的

D.以上說法都正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關于靜摩擦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只有靜止的物體才可能受靜摩擦力

B.有相對運動趨勢的相互接觸的物體間有可能產生靜摩擦力

C.產生靜摩擦力的兩個物體間一定相對靜止

D.兩個相對靜止的物體間一定有靜摩擦力產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如下圖所示,一平板小車在外力作用下由靜止向右滑行了一段距離s,同時車上的物體A相對車向左滑行L,此過程中物體A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如何?該摩擦力是動力還是阻力(  )

A.水平向左,阻力                     B.水平向左,動力

C.水平向右,阻力                       D.水平向右,動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三個質量相同的物體,與水平桌面的動摩擦因數相同,由于所受水平拉力不同,A做勻速運動,B做加速運動,C做減速運動,那么它們受到的摩擦力大小關系應是(  )

A.FB>FA>FC                          B.FA<FB<FC

C.FBFAFC                            D.不能比較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如下圖,P是位于水平的粗糙桌面上的物塊.用跨過定滑輪的輕繩將P與小盤相連,小盤內有砝碼,小盤與砝碼的總質量為m.在P運動的過程中,若不計空氣阻力,則關于P在水平方向受到的作用力與相應的施力物體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拉力和摩擦力,施力物體是地球和桌面

B.拉力和摩擦力,施力物體是繩和桌面

C.重力mg和摩擦力,施力物體是地球和桌面

D.重力mg和摩擦力,施力物體是繩和桌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關于由滑動摩擦力公式推出的μF/FN,下面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動摩擦因數μ與摩擦力F成正比,F越大,μ越大

B.動摩擦因數μ與正壓力FN成反比,FN越大,μ越小

C.動摩擦因數μ與摩擦力F成正比,與正壓力FN成反比

D.動摩擦因數μ的大小由兩物體接觸面的粗糙情況及材料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如右圖所示,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有質量為m的物體,連接在一勁度系數為k的輕質彈簧上,物體與地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現用一水平力F向右拉彈簧,使物體m做勻速直線運動,則彈簧伸長的長度為(重力加速度為g)(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