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如圖所示,光滑斜面AE被分成四個等長的部分,一物體由A點從靜止釋放做勻加速直線運動,下列結(jié)論中正確的是( 。
A.物體到達各點的速率vB:vC:vD:vE=1:2:3:4
B.物體從A點到達各點所經(jīng)歷的時間:tB:tC:tD:tE=1:2:3:4
C.物體從A到E的平均速度$\overline{v}$=vB
D.物體通過每一部分時,其速度增量vB-vA=vC-vB=vD-vC=vE-vD

分析 根據(jù)速度位移公式求出物體到達各點的速度之比,根據(jù)速度時間公式求出到達各點的時間之比,根據(jù)平均速度推論分析A到E的平均速度和B點的速度的關系.根據(jù)速度的變化判斷運動時間的變化,從而得出相同位移內(nèi)速度變化量的大小關系.

解答 解:A、根據(jù)速度位移公式得,v2=2ax,則v=$\sqrt{2ax}$,運動到B、C、D、E的位移之比為1:2:3:4,則物體到達各點的速度之比為$1:\sqrt{2}:\sqrt{3}:2$,故A錯誤.
B、根據(jù)速度時間公式得,t=$\frac{v}{a}$,則物體從A點到各點的時間之比等于到達各點的速度之比,為$1:\sqrt{2}:\sqrt{3}:2$,故B錯誤.
C、AB和BE段的位移之比為1:3,根據(jù)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的推論,則A到B的時間和B到E的時間相等,結(jié)合平均速度推論,某段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則物體從A到E的平均速度$\overline{v}$=vB.故C正確.
D、因為物體通過每一部分位移相等,速度在增加,則相同位移內(nèi)的時間越來越小,速度變化量越來越小,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 解決本題的關鍵掌握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公式和推論,并能靈活運用,有時運用推論求解會使問題更加簡捷.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3.物體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x與時間t的關系為x=5t+t2,則該物體的初速度為5m/s,加速度為2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8.如圖所示,在場強為E方向水平向左的勻強電場和磁感應強度為B垂直紙面向里的勻強磁場區(qū)域內(nèi),固定著一根足夠長的粗糙的絕緣桿,桿上套著一個質(zhì)量為m,帶有電荷量-q的小球(q>0).小球由靜止開始沿桿下滑,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小球的加速度不斷減小,直至為零
B.小球的加速度先增加后減小,最終為零
C.小球的速度先增大后減小,最終為零
D.小球的動能不斷增大,直至某一最大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5.一個物體沿一條直線做勻變速直線運動,它在兩段連續(xù)相等的時間內(nèi)通過的位移分別為24m和64m,連續(xù)相等的時間為4秒,則加速度a為=2.5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圖甲是用來探究小車質(zhì)量一定時,其加速度和力之間關系的實驗裝置示意圖,圖乙是該裝置的俯視圖.

(1)本實驗有以下步驟:
A.將一端附有定滑輪的長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取兩個質(zhì)量相等的小車,放在近似光滑的水平長木板上
B.打開夾子,讓兩個小車同時從靜止開始運動,小車運動一段距離后,關上夾子,讓兩個小車同時停下來,用刻度尺分別測出兩個小車在這一段時間內(nèi)通過的位移大小
C.分析所得到的兩個小車在相同時間內(nèi)通過的位移大小與小車所受的水平拉力的大小關系,從而得到質(zhì)量相等的物體運動的加速度與物體所受力的關系
D.在兩小車的后端分別系上細繩,用一只夾子夾住這兩根細繩
E.在兩小車的前端分別系上細繩,繩的另一端跨過定滑輪各掛一個小盤,盤內(nèi)分別放著質(zhì)量不等的砝碼,使砝碼盤和盤內(nèi)砝碼的總質(zhì)量遠小于小車的質(zhì)量.分別用天平測出兩個砝碼盤和盤內(nèi)砝碼的總質(zhì)量.
對于上述實驗步驟,正確的排列順序是ADEBC.
(2)若測得砝碼盤和盤內(nèi)砝碼的總質(zhì)量分別為m1、m2,對應小車的位移大小分別為x1、x2,經(jīng)過多次重復實驗,在誤差允許的范圍內(nèi)若關系式x1:x2=m1:m2總成立,則表明小車的質(zhì)量一定時,其小車的加速度與合力成正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某同學用如圖的實驗裝置測量小車的質(zhì)量,他的部分實驗步驟如下:
(1)將軌道傾斜適當角度以平衡摩擦力;
(2)將兩個光電門G1、G2固定在軌道側(cè)面(不影響小車在軌道上運行),測得兩光電門之間的距離為L;
(3)測得遮光條的寬度為d,并將遮光條(質(zhì)量不計)固定在小車上:
(4)將質(zhì)量未知的鉤碼用跨過定滑輪的細繩與小車連接,將小車從適當位置由靜止釋放,遮光條先后通過兩個光電門;
(5)計時器記錄下遮光條通過G1、G2時遮光的時間分別為△t1和△t2,若L=0.75m,d=0.5cm,△t1=5.0×10-3s,△t2=2.5×10-3s,則通過計算可得:a1=2.0m/s2;(計算結(jié)果保留2位有效數(shù)字)
(6)保持鉤碼質(zhì)量不變,在小車上加入質(zhì)量為m的砝碼后進行第二次試驗,并測得小車運動的加速度大小為a2;
(7)若鉤碼質(zhì)量較小,可認為兩次試驗中鉤碼質(zhì)量均滿足遠小于小車質(zhì)量的條件,則小車質(zhì)量可表示為M=$\frac{m{a}_{2}}{{a}_{1}-{a}_{2}}$(用a1、a2、m表示);若所用鉤碼質(zhì)量較大,明顯不滿足遠小于小車質(zhì)量的條件,則小車質(zhì)量可表示為M=$\frac{m(g-{a}_{1}){a}_{2}}{g({a}_{1}-{a}_{2})}$(用a1、a2、m及重力加速度g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水平面上一物體有靜止開始做加速度3m/s2?的勻加速直線運動,求:
(1)5s末物體的速度大;
(2)前5s內(nèi)物體通過的位移;
(3)第3s內(nèi)物體通過的位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如圖甲所示,在“探究動能定理”的實驗中,小車在運動的同時打點計時器在紙帶上打出一系列的點,如圖乙所示,打點的時間間隔為0.02s,部分點間距標本在紙帶上,A、B之間小車運動過程的加速度減小(填“增大”“減小”或“不變”),C、D之間小車的運動可描述為勻速直線運動,小車離開橡皮筋后的速度為0.36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彈簧振子m在BC之間往復運動,已知BC間距離為20cm,振子在2s時間內(nèi)振動10次,若從某時刻振子經(jīng)過平衡位置開始計時(t=0),經(jīng)過$\frac{1}{4}$周期振子有正向最大加速度.求:
(1)振子的振幅和周期;
(2)4s內(nèi)振子通過的路程;
(3)在圖中做出該振子的位移-時間圖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