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請分別對下面A、B兩物體進行受力分析(注意力的三要素).

分析 (1)掌握力的示意圖的畫法,將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表示在圖上;
(2)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物體靜止,受豎直向下的重力、垂直斜面的支持力和沿斜面方向的摩擦力.

解答 解:物體A靜止在斜面上,受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作用,重力方向豎直向下,摩擦力沿斜面向上,支持力垂直于斜面指向物體,如圖所示:

(2)物體B靜止,受到重力,兩個支持力作用,支持力方向垂直于接觸面,指向物體,如圖所示:

答:如圖所示.

點評 解答此類題的關(guān)鍵一是確定作用點:
1.重力、浮力的作用點:在物體的重心(規(guī)則物體的重心在物體的幾何中心);
2.壓力、支持力、摩擦力、拉力、推力的作用點:在施力物體與受力物體的接觸面中心;
3.當物體同時受到多個力的作用時,這幾個力的作用點通常都視為在物體的重心.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如圖所示,在光滑絕緣的水平面上有一個用一根均勻?qū)w圍成的正方形線框abcd,其邊長為L,總電阻為R,放在磁感應強度為B.方向豎直向下的勻強磁場的左邊,圖中虛線MN為磁場的左邊界.線框在大小為F的恒力作用下向右運動,其中ab邊保持與MN平行.當線框以速度v0進入磁場區(qū)域時,它恰好做勻速運動.在線框進入磁場的過程中:
(1)線框的ab邊產(chǎn)生的感應電動勢的大小為E 為多少?
(2)求線框a、b兩點的電勢差.
(3)在線框進入磁場的過程中所受安培力的大。ú荒苡肍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小球自高h處由靜止自由落下,正好落在彈簧的上端,若不計彈簧的質(zhì)量和空氣阻力,不計小球與彈簧碰撞的能量損失,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小球落到彈簧上之后,立即做減速運動,動能減少
B.小球落到彈簧上之后,動能減小,重力勢能減小,彈性勢能增大
C.小球從彈簧最短處回到原長時,動能為零
D.小球從最低點反彈后,一定能上升到開始下落時的高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0.在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規(guī)律的實驗中,得到一條記錄小車運動情況的紙帶,如圖所示.圖中A、B、C、D、E為相鄰的計數(shù)點,相鄰計數(shù)點的時間間隔為T=0.1s.則BC的平均速度VBC=1.92m/s,VCE=3.9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如圖所示,豎直墻面與水平地面均光滑且絕緣,兩個帶有同種電荷的小球A、B分別處于豎直墻面和水平地面,且處于同一豎直平面內(nèi),若用圖示方向的水平推力F作用于小球B,使兩球靜止于圖示位置,如果將小球B向左推動少許,兩個小球?qū)⒅匦逻_到平衡,電量不變,則與原來相比( 。
A.兩個小球之間的距離增大B.豎直墻面對小球A的彈力變大
C.地面對小球B的彈力一定增大D.推力F將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7.一列沿x軸正方向傳播的簡諧橫波,波長為20cm,波速為50cm/s.某一時刻,在長度小于40cm的范圍內(nèi)有四個離開平衡位置的位移都相同的質(zhì)點,依次為P1、P2、P3和P4,則( 。
A.經(jīng)過0.1 s,P1和P3離開平衡位置的位移相同
B.經(jīng)過0.2 s,P3和P4的振動方向相同
C.若P1P2=6 cm,則P1的振動傳到P3所需時間為0.28 s
D.若P1P2=6 cm,則P2的振動傳到P3所需時間為0.28 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4.機械表中的分針與秒針可視為勻速轉(zhuǎn)動,分針與秒針從重合到下次重合,中間經(jīng)過的時間為$\frac{60}{59}$mi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某一電解槽內(nèi),在1秒內(nèi)有n個二價正離子通過電解槽某一個截面,同時有n個二價負離子也通過該截面,則電解槽中的電流強度為( 。
A.2neB.0C.4neD.3n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2.共點的兩個力的合成實驗中,
(1)目的是驗證兩個共點力合成時遵循平行四邊形法則.實驗時已提供的器材有:方木板、白紙、橡皮條、細繩套(兩個)、三角板、刻度尺、圖釘(多個)還缺少的必要的器材是:彈簧秤(兩只),鉛筆.
(2)在互成角度二力合成的實驗中某學生有如下操作步驟,試按合理的順序?qū)⒉襟E序號填在下面的線上:DBCAFE.
A.只用一個彈簧秤,通過細繩套把橡皮條結(jié)點拉到O點,記下彈簧秤讀數(shù)F和細繩方向.
B.把橡皮條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在橡皮條另一端栓上兩根細繩套(此端交點稱為結(jié)點).
C.用兩個彈簧秤通過兩個互成角度的細繩套拉橡皮條,使之伸長到一定長度,在白紙上記下結(jié)點位置O,同時記下兩個彈簧秤讀數(shù)F1、F2和兩根細繩方向.
D.把白紙釘在木板上.
E.改變F1、F2的大小和方向,重作兩次實驗.
F.用同一比例圖示F1、F2和F,作圖求出F1和F2合力F′,比較F和F′得出實驗結(jié)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