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對物體A進行受力分析可以知道A的加速度的大小,再由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公式可以求得運動的時間;
(2)A和B的水平位移是一樣的,根據(jù)A的運動可以求得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再由平拋運動的規(guī)律可以求得B的初速度的大。
(3)物體A、B間初始位置的高度差等于A上升的高度和B下降的高度的和,A上升的高度可以由A的運動求出,B下降的高度就是自由落體的豎直位移.
解答 解:(1)物體A上滑的過程中,由牛頓第二定律得:
mgsinθ=ma
代入數(shù)據(jù)得:a=8m/s2
設(shè)經(jīng)過t時間B物體擊中A物體,由運動學公式:0=v1-at
代入數(shù)據(jù)得:t=1s.
(2)平拋物體B的水平位移為:x=($\frac{1}{2}$v1t)sin37°=$\frac{1}{2}$×8×1×0.6m=2.4m
平拋速度:v2=$\frac{x}{t}$=2.4m/s.
(3)物體A、B間初始位置的高度差等于A上升的高度和B下降的高度的和,所以物體A、B間的高度差為:
h=($\frac{1}{2}$v1t)cos37°+$\frac{1}{2}$gt2=$\frac{1}{2}$×8×1×0.8+$\frac{1}{2}$×10×1m=8.2m
答:(1)物體A上滑到最高點所用的時間t為1s;
(2)物體B拋出時的初速度v2為2.4m/s.
(3)物體A、B間初始位置的高度差h是8.2m.
點評 AB同時開始運動,它們的運動時間是一樣的,A做的就是勻變速直線運動,B是平拋運動,根據(jù)各自的運動規(guī)律,可以很容易的求出.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正、負電荷最早是由希臘人泰勒斯命名的 | |
B. | 元電荷e的數(shù)值最早是由美國物理學家密立根測得 | |
C. | 電場和電場線最早是由庫侖提出 | |
D. | 靜電力常量是由卡文迪許通過扭秤實驗測得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_{92}^{238}$U→${\;}_{90}^{234}$Th+${\;}_{2}^{4}$He | |
B. | ${\;}_{11}^{24}Na→{\;}_{12}^{24}Mg+{\;}_1^0e$ | |
C. | ${\;}_{92}^{235}$U+${\;}_{0}^{1}$n→${\;}_{36}^{92}$Kr+${\;}_{56}^{141}$Ba+3${\;}_{0}^{1}$n | |
D. | ${\;}_{1}^{2}$H+${\;}_{1}^{3}$H→${\;}_{2}^{4}$He+${\;}_{0}^{1}$n | |
E. | ${\;}_7^{14}N+{\;}_2^4He={\;}_8^{17}o+{\;}_1^2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兩人的線速度相同,約為0.4m/s | |
B. | 兩人的角速度相同,約為5.0rad/s | |
C. | 兩人的運動半徑相同,都是0.45m | |
D. | 兩人的運動半徑不同,甲的半徑是0.3m、乙的半徑是0.6m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物體的末速度一定等于初速度的2倍 | |
B. | 物體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m/s | |
C. | 物體的末速度一定比前1s內(nèi)的末速度大2m/s | |
D. | 物體的末速度一定比前1s內(nèi)的速度大2m/s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35.8 W | B. | 43.2 W | C. | 48.2 W | D. | 76.8 W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