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野外施工中,需要使質(zhì)量 m=4.20 kg的鋁合金構(gòu)件升溫。除了保溫瓶中尚存有溫度 t= 90.0℃的1.200 kg的熱水外,無其他熱源.試提出一個操作方案,能利用這些熱水使構(gòu)件從溫度 t0=10℃升溫到 66.0℃以上(含66.0℃),并通過計算驗證你的方案.已知鋁合金的比熱容 c=0.880×l03J·(Kg·℃)-1,水的比熱容c0 =4.20×103J·(Kg·℃)-1,不計向周圍環(huán)境散失的熱量。


1. 操作方案:將保溫瓶中℃的熱水分若干次倒出來。第一次先倒出一部分,與溫度為℃的構(gòu)件充分接觸,并達到熱平衡,構(gòu)件溫度已升高到,將這部分溫度為的水倒掉。再從保溫瓶倒出一部分熱水,再次與溫度為的構(gòu)件充分接觸,并達到熱平衡,此時構(gòu)件溫度已升高到,再將這些溫度為的水倒掉。然后再從保溫瓶中倒出一部分熱水來使溫度為的構(gòu)件升溫……直到最后一次,將剩余的熱水全部倒出來與構(gòu)件接觸,達到熱平衡。只要每部分水的質(zhì)量足夠小,最終就可使構(gòu)件的溫度達到所要求的值。

2. 驗證計算:例如,將1.200kg熱水分5次倒出來,每次倒出=0.240kg,在第一次使熱水與構(gòu)件達到熱平衡的過程中,水放熱為

                                      (1)

構(gòu)件吸熱為

                                                (2)

及題給的數(shù)據(jù),可得

         =27.1℃                                          (3)

同理,第二次倒出0.240kg熱水后,可使構(gòu)件升溫到

         =40.6℃                                          (4)

依次計算出的數(shù)值,分別列在下表中。

倒水次數(shù)/次

1

2

3

4

5

平衡溫度/℃

27.1

40.6

51.2

59.5

66.0

可見=66.0℃時,符合要求。

附:若將1.200kg熱水分4次倒,每次倒出0.300kg,依次算出的值,如下表中的數(shù)據(jù):

倒水次數(shù)/次

1

2

3

4

平衡溫度/℃

30.3

45.50

56.8

65.2

由于=65.2℃<66.0℃,所以如果將熱水等分后倒到構(gòu)件上,則倒出次數(shù)不能少于5次。

評分標準:本題20分。

設(shè)計操作方案10分。操作方案應(yīng)包含兩個要點:①將保溫瓶中的水分若干次倒到構(gòu)件上。②倒在構(gòu)件上的水與構(gòu)件達到熱平衡后,把與構(gòu)件接觸的水倒掉。

驗證方案10分。使用的驗證計算方案可以與參考解答不同,但必需滿足兩條:①通過計算求出的構(gòu)件的最終溫度不低于66.0℃。②使用的熱水總量不超過1.200kg。這兩條中任一條不滿足都不給這10分。例如,把1.200kg熱水分4次倒,每次倒出0.300kg,盡管驗算過程中的計算正確,但因構(gòu)件最終溫度低于66.0℃,不能得分。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M、半徑為R、內(nèi)壁光滑的半球形容器靜止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O為球心.有一勁度系數(shù)為k的輕彈簧一端固定在半球形容器底部O′處,另一端與質(zhì)量為m的小球相連,小球靜止于P點.已知地面與半球形容器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OP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θ=3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小球受到輕彈簧的彈力大小為mg

B.小球受到半球形容器的支持力大小為mg

C.小球受到半球形容器的支持力大小為mg

D.半球形容器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為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電路中電源電動勢為E,內(nèi)電阻為r,定值電阻的阻值為R0,變阻器的全阻值為R,關(guān)于各部分的功率,有關(guān)說法正確的是

A.當(dāng)R=R0+r,R上消耗的功率達到最大值

B.當(dāng)R=R0+r,R0上消耗的功率達到最大值

C.當(dāng)R+R0=r,電源的輸出功率達到最大值

D.當(dāng)R0=R+r,R0上消耗的功率達到最大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分別用力F1、F2、F3將質(zhì)量為m的物體,由靜止沿同一光滑斜面以相同的加速度,從斜面底端拉到斜面的頂端,物體到達斜面頂端時,力F1、F2、F3的平均功率關(guān)系為( 。

 

A.

P1=P2=P3

B.

P1>P2=P3

C.

P3>P2>P1

D.

P1>P2>P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一個質(zhì)量m=1kg的長木板靜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并與半徑為R=1.8m的光滑圓弧形固定軌道接觸(但不粘連),木板的右端到豎直墻的距離為s=0.08m;另一質(zhì)量也為m的小滑塊從軌道的最高點由靜止開始下滑,從圓弧的最低點A滑上木板.設(shè)長木板每次與豎直墻的碰撞時間極短且無機械能損失.木板的長度可保證物塊在運動的過程中不與墻接觸.已知滑塊與長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1,g取10m/s2.試求:

(1)滑塊到達A點時對軌道的壓力大;

(2)當(dāng)滑塊與木板達到共同速度(v≠0)時,滑塊距離木板左端的長度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圖中a為一固定放置的半徑為R的均勻帶電球體,O為其球心.己知取無限遠處的電勢為零時,球表面處的電勢為U=1000 V.在離球心O很遠的O′點附近有一質(zhì)子b,它以 Ek=2000 eV 的動能沿與O¢O平行的方向射向a.以l表示b與O¢O線之間的垂直距離,要使質(zhì)子b能夠與帶電球體a的表面相碰,試求l的最大值.把質(zhì)子換成電子,再求l的最大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有研究發(fā)現(xiàn),轎車的加速度變化情況將影響乘客的舒適度:即加速度變化得越慢,乘坐轎車的人就會感到越舒適;加速度變化得越快,乘坐轎車的人就會感到越不舒適.若引入一個新物理量來表示加速度變化的快慢,則該物理量的單位應(yīng)是  (  )

A.m/s          B.m/s2          C.m2/s         D.m/s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裝置繞豎直軸勻速旋轉(zhuǎn),有一緊貼內(nèi)壁的小物體,物體隨裝置一起在水平面內(nèi)勻速轉(zhuǎn)動的過程中所受外力可能是

A.重力、彈力 、向心力          B.重力、彈力、滑動摩擦力

C.下滑力、彈力、靜摩擦力

D.重力、彈力、靜摩擦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二個共點力大小都是60N,如果要使這二個力的合力也是60N,這兩個力的夾角應(yīng)為( 。

   A. 60°          B. 45°              C. 90°              D. 1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