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對于一定質(zhì)量的理想氣體,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若單位體積內(nèi)分子個數(shù)不變,當分子熱運動加劇時,壓強可能不變

B.若壓強不變而溫度降低,則單位體積內(nèi)分子個數(shù)一定減少

C.若體積不變而溫度升高,則氣體分子熱運動的平均動能增大,氣體壓強也變大

D.若體積不變而溫度升高,則每個氣體分子對器壁的沖擊力都增大

E.若溫度不變而體積增大,則氣體的壓強一定減小

【答案】CE

【解析】

A.若單位體積內(nèi)分子個數(shù)不變,當分子熱運動加劇時,分子撞擊器壁的作用力增大,壓強增大,A錯誤;

B.若壓強不變而溫度降低,根據(jù)理想氣體狀態(tài)方程可知氣體的體積減小,所以單位體積內(nèi)分子個數(shù)一定增大,B錯誤;

C.若體積不變而溫度升高,則氣體分子熱運動的平均動能增大,根據(jù)可知壓強增大,C正確;

D.溫度升高,分子熱運動的劇烈程度增大,但不是每個分子的熱運動的劇烈程度都增加,所以不是每個氣體分子對器壁的沖擊力都增大,D錯誤;

E.若溫度不變而體積增大,根據(jù)可知壓強一定減小,E正確。

故選CE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為DIS(位移傳感器、數(shù)據(jù)采集器、計算機)研究加速度和力的關系的實驗裝置。

1)在該實驗中必須采用控制變量法,應保持___________不變,用鉤碼所受的重力作為___________,用DIS測小車的加速度。

2)改變所掛鉤碼的數(shù)量,多次重復測量。在某次實驗中根據(jù)測得的多組數(shù)據(jù)可畫出a-F關系圖線(如圖所示)。

分析此圖線的OA段可得出的實驗結(jié)論是___________

此圖線的AB段明顯偏離直線,造成此誤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A.小車與軌道之間存在摩擦 B.導軌保持了水平狀態(tài)

C.所掛鉤碼的總質(zhì)量太大 D.所用小車的質(zhì)量太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如圖所示,位于豎直平面內(nèi)的光滑有軌道,由一段傾斜的直軌道與之相切的圓形軌道連接而成,圓形軌道的半徑為R.一質(zhì)量為m的小物塊從斜軌道上某處由靜止開始下滑,然后沿圓形軌道運動.要求物塊能通過圓形軌道最高點,且在該最高點與軌道間的壓力不能超過5mgg為重力加速度).求物塊初始位置相對于圓形軌道底部的高度h的取值范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現(xiàn)要驗證當合外力一定時,物體運動的加速度與其質(zhì)量成反比這一物理規(guī)律.給定的器材如下:一傾角可以調(diào)節(jié)的長斜面(如圖)、小車、計時器一個、米尺、天平、砝碼、鉤碼若干.實驗步驟如下(不考慮摩擦力的影響),在空格中填入適當?shù)墓交蛭淖郑?/span>

1)用天平測出小車的質(zhì)量m;

2)讓小車自斜面上方一固定點A1從靜止下滑到斜面底端A2,記下所用的時間t

3)用米尺測量A1A2之間的距離s.則小車的加速度a=

4)用米尺測量A1相對于A2的高度h.則小車所受的合外力F=

5)在小車中加鉤碼,用天平測出此時小車與鉤碼的總質(zhì)量m,同時改變h,使mh的乘積不變.測出小車從A1靜止開始下滑到斜面底端A2所需的時間t.請說出總質(zhì)量與高度的乘積不變的原因

6)多次測量mt,以m為橫坐標,t2為縱坐標,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作圖.如能得到一條 線,則可驗證當合外力一定時,物體運動的加速度與其質(zhì)量成反比這一規(guī)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甲所示,傾角為θ=37°的足夠長斜面上,質(zhì)量m=1kg的小物體在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14N作用下,由斜面底端從靜止開始運動,2s后撤去F,前2s內(nèi)物體運動的v-t圖象如圖乙所示.求:(g=10m/s2,sin37°=0.6,cos37°=0.8)

(1)小物體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

(2)撤去力F1.8s時間內(nèi)小物體的位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一定量的理想氣體由狀態(tài)A經(jīng)過過程①到達狀態(tài)B,再由狀態(tài)B經(jīng)過過程②到達狀態(tài)C,其中過程①圖線與橫軸平行,過程②圖線與縱軸平行。對于這個變化過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從狀態(tài)A到狀態(tài)B的過程,氣體放出熱量

B.從狀態(tài)A到狀態(tài)B的過程,氣體分子熱運動的平均動能在減小

C.從狀態(tài)B到狀態(tài)C的過程,氣體分子對容器壁撞擊的頻繁程度增加

D.從狀態(tài)B到狀態(tài)C的過程,氣體吸收熱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甲所示為研究光電效應的電路圖,當用一定頻率的光照射金屬陰極K時,通過調(diào)節(jié)光電管兩端電壓U,測量對應的光電流強度I,并繪制了如圖乙所示的IU圖象。已知電子所帶電荷量為e,圖象中遏止電壓Uc、飽和光電流Im及入射光的頻率ν、普朗克常量h均為已知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陰極金屬的逸出功為hν+eUc

B.陰極逸出電子的最大初動能為eUc

C.若僅增大入射光的頻率ν,則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的數(shù)值也隨之增大

D.若僅增大入射光的強度,則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的數(shù)值也隨之增大

E.當用波長大于的光照射陰極K時,一定不能產(chǎn)生光電流

F.當用頻率小于ν的光照射陰極K時,一定不能產(chǎn)生光電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電影《流浪地球》講述的是面對太陽快速老化膨脹的災難,人類制定了“流浪地球”計劃,這首先需要使自轉(zhuǎn)角速度大小為ω的地球停止自轉(zhuǎn),再將地球推移出太陽系到達距離太陽最近的恒星(比鄰星)。為了使地球停止自轉(zhuǎn),設想的方案就是在地球赤道上均勻地安裝N臺“噴氣”發(fā)動機,如圖所示(N較大,圖中只畫出了4個)。假設每臺發(fā)動機均能沿赤道的切線方向提供大小恒為F的推力,該推力可阻礙地球的自轉(zhuǎn)。已知描述地球轉(zhuǎn)動的動力學方程與描述質(zhì)點運動的牛頓第二定律方程F=ma具有相似性,為M=Iβ,其中M為外力的總力矩,即外力與對應力臂乘積的總和,其值為NFR;I為地球相對地軸的轉(zhuǎn)動慣量;β為單位時間內(nèi)地球的角速度的改變量。將地球看成質(zhì)量分布均勻的球體,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M=IβF=ma的類比中,與質(zhì)量m對應的物理量是轉(zhuǎn)動慣量I,其物理意義是反映改變地球繞地軸轉(zhuǎn)動情況的難易程度

B.地球自轉(zhuǎn)剎車過程中,赤道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逐漸變小

C.地球停止自轉(zhuǎn)后,赤道附近比兩極點附近的重力加速度大

D.地球自轉(zhuǎn)剎車過程中,兩極點的重力加速度逐漸變大

E.這些行星發(fā)動機同時開始工作,使地球停止自轉(zhuǎn)所需要的時間為

F.若發(fā)動機“噴氣”方向與地球上該點的自轉(zhuǎn)線速度方向相反,則地球赤道地面的人可能會“飄”起來

G.M=IβF=ma的類比中,力矩M對應的物理量是m,其物理意義是反映改變地球繞地軸轉(zhuǎn)動情況的難易程度

H.β的單位應為rad/s

I.β-t圖象中曲線與t軸圍成的面積的絕對值等于角速度的變化量的大小

J.地球自轉(zhuǎn)剎車過程中,赤道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逐漸變大

K.若停止自轉(zhuǎn)后,地球仍為均勻球體,則赤道處附近與極地附近的重力加速度大小沒有差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有一垂直于紙面向里的有界勻強磁場,A、B為邊界上兩點.一帶電粒子從A點以初速度v0、與邊界成角度θ(θ<90°)沿紙面射入磁場,經(jīng)過一段時間后從B點射出.現(xiàn)撤去磁場,加一垂直邊界、沿紙面向上的勻強電場,其他條件不變,粒子仍從B點射出.粒子重力忽略不計,則粒子 (  )

A. 帶負電

B. 在磁場中和電場中的運動軌跡相同

C. 從磁場中離開時速度方向與從電場中離開時速度方向相同

D. 從磁場中離開時速度大小與從電場中離開時速度大小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