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波在同一均勻介質(zhì)中勻速傳播,由BP距離和時間,根據(jù)v=$\frac{x}{t}$求出波速,由圖讀出波長,由波速公式求出周期.采用波形平移法,求出離P點最近的波峰狀態(tài)傳到P點時間,即為從t=0時起到P點第一次達到波峰的所用時間,求出這段時間內(nèi)O點經(jīng)過的路程.
解答 解:由題可得,波速為 v=$\frac{{x}_{BP}}{t}$=$\frac{6}{0.6}$m/s=10m/s,由圖讀出波長為 λ=2m
則該波的周期為 T=$\frac{λ}{T}$=$\frac{2}{10}$s=0.2s
當x=-0.5m處的波峰傳到P點,P點第一次形成波峰,經(jīng)過時間為
t=$\frac{x}{v}$=$\frac{7.5}{10}$s=0.75s
而T=0.2s,則 t=$\frac{15}{4}$T
在t=0時刻O點在平衡位置,則從t=0時起到P點第一次達到波峰時O點經(jīng)過的路程為
SO=$\frac{15}{4}$×4A=30cm
故答案為:0.2,30
點評 本題采用的波形平移法求出P點第一次形成波峰的時間,也可以從波的形成過程分析求時間:振動從圖示時刻傳到P的時間為 t1=0.6s=3T,P點起振方向向下,則經(jīng)過t2=$\frac{3}{4}$P點第一次形成波峰,則從t=0時起到P點第一次達到波峰時的時間為3$\frac{3}{4}$T.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物體先做加速運動,4s時撤去推力開始做減速運動 | |
B. | 物體在水平面上運動的最長時間是10秒 | |
C. | 物體在運動中的加速度先變小后不變 | |
D. | 物體運動的最大速度為32m/s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毛澤東的《送瘟神》中“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是指位于地球表面的人隨地球自轉(zhuǎn)每天的行程約為八萬里,這個結(jié)論與人的位置無關. | |
B. | 陳與義的《襄邑道中》中“飛花兩岸照船紅,百里榆堤半日風.臥看滿天云不動,不知云與我俱東.”在這首詩中,詩人藝術性地表達了他對運動相對性的理解. 詩中描述了“花”、“榆堤”和“云”的運動都是以船為參考系. | |
C. | 蘇軾的《江城子•密州出獵》中“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詩詞中描述的情景涉及到了彈性勢能轉(zhuǎn)化為動能的過程. | |
D. | 馮夢龍的《醒世恒言》中“臨崖立馬收韁晚,船到江心補漏遲.”詩詞中“臨崖立馬收韁晚”說明物體具有慣性,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不能突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mB最小可以為0 | |
B. | 地面對斜面體C的摩擦力大小可能不變 | |
C. | 增大mB,物塊A所受摩擦力大小可能不變 | |
D. | 剪斷A、B的線后,地面對斜面體C的支持力等于A、C的重力之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M不變,m變小,則木塊獲得的動能可能變大 | |
B. | M不變,m變小,則木塊獲得的動能一定變大 | |
C. | m不變,M變小,則木塊獲得的動能一定變大 | |
D. | m不變,M變小,則木塊獲得的動能可能變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C1讓低頻成分通過 | B. | L2讓高頻成分通過 | ||
C. | 揚聲器BL1是低音揚聲器 | D. | 揚聲器BL2是低音揚聲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