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如圖甲所示,固定在地面上的三角形斜面體,左斜面光滑,右斜面粗糙,傾角如圖.物體A放在左斜面底端擋板P處,通過不可伸長的輕質(zhì)細繩跨過光滑輕質(zhì)滑輪與物體B相連接,繩繃直時B離斜面底端擋板Q有一段距離.在t=0時刻,無初速度釋放B,根據(jù)固定在A上的速度傳感器得到的數(shù)據(jù),繪出物體A在6.5s內(nèi)沿斜面運動的速度隨時間的v-t圖象如圖乙所示.已知:每次B碰撞擋板Q后均不粘連、不反彈;每次繩子突然繃緊時,A、B的速度大小立即變?yōu)榭嚲o前瞬間A物體速度大小的一半;A的質(zhì)量m=2kg,B的質(zhì)量M=2kg,g=10m/s2,sin 37°=0.6,cos 37°=0.8.求:
(1)0~6s內(nèi),物體B的加速度大小a1;6~6.5s內(nèi),物體A的加速度大小a2
(2)B與斜面體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
(3)無初速度釋放B后,B沿斜面上滑的最大距離.

分析 (1)由圖示圖象根據(jù)加速度的定義式求出物體的加速度.
(2)應(yīng)用牛頓第二定律可以求出B與斜面的動摩擦因數(shù).
(3)格局題意求出B的初速度,應(yīng)用牛頓第二定律求出B的加速度,然后應(yīng)用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位移公式求出最大距離.

解答 解:(1)由圖示圖象可知,0~6s內(nèi),物體B的加速度大小:a1=$\frac{△v}{△t}$=$\frac{3-0}{6}$=0.5m/s2,
6~6.5s內(nèi),物體A的加速度大。篴2=$\frac{△v′}{△t′}$=$\frac{3-0}{6.5-6}$=6m/s2;
(2)0~6s內(nèi),對物體A、B組成的系統(tǒng),由牛頓第二定律得:
Mgsin53°-μMgcos53°-mgsin37°=(M+m)a1
解得:μ=$\frac{1}{6}$;
(3)A沿斜面下滑,當(dāng)繩子繃緊前A的速度為3m/s,
由題意可知,繩子繃緊后B的速度為:vB=1.5m/s,
對物體A、B組成的系統(tǒng),由牛頓第二定律得:
Mgsin53°+μMgcos53°-mgsin37°=(M+m)a,
解得a=1.5m/s2
B上升的最大距離:s=$\frac{{v}_{B}^{2}}{2a}$=$\frac{1.{5}^{2}}{2×1.5}$=0.75m;
答:(1)0~6s內(nèi),物體B的加速度大小a1為0.5m/s2,6~6.5s內(nèi),物體A的加速度大小a2為6m/s2
(2)B與斜面體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為$\frac{1}{6}$.
(3)無初速度釋放B后,B沿斜面上滑的最大距離為0.75m.

點評 本題考查了牛頓第二定律的應(yīng)用,分析清楚物體運動過程是正確解題的關(guān)鍵,應(yīng)用加速度定義式、牛頓第二定律與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位移公式可以解題.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如圖所示,一質(zhì)量為m的小滑塊沿半橢圓絕緣軌道運動,不計一切摩擦.小滑塊由靜止從軌道的右端釋放,由于機械能守恒,小滑塊將恰能到達軌道的左端,此過程所經(jīng)歷的時間為t,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若將滑塊的質(zhì)量變?yōu)?m,則滑塊從右端到左端的時間不變
B.若將此橢圓的長軸和短軸都變?yōu)樵瓉淼?倍,則滑塊從右端到左端的時間將不變
C.若讓滑塊帶上正電,并將整個裝置放在豎直向下的電場中,則小滑塊仍能到達左端,且時間不變
D.若讓滑塊帶上負(fù)電,并將整個裝置放在豎直向下的電場中,則小滑塊仍能到達左端,且時間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只要知道下列哪一組物理量,就可以估算出氣體分子間的平均距離( 。
A.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該氣體的摩爾質(zhì)量和體積
B.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該氣體的摩爾質(zhì)量和密度
C.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該氣體的質(zhì)量和體積
D.該氣體的密度、摩爾質(zhì)量和體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下列核反應(yīng)方程式中,表示輕核聚變過程的是( 。
A.${\;}_{15}^{30}$→${\;}_{14}^{30}$Si+${\;}_{1}^{0}$eB.${\;}_{1}^{2}$H+${\;}_{1}^{3}$H→${\;}_{2}^{4}$He+${\;}_{1}^{0}$n
C.${\;}_{6}^{14}$C→${\;}_{7}^{14}$N+${\;}_{-1}^{0}$eD.${\;}_{92}^{238}$U→${\;}_{90}^{234}$Th+${\;}_{2}^{4}$H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兩個均可視為點電荷的帶電荷量分別為-Q和+5Q的相同金屬小球固定在相距為r的兩處,它們間庫侖力的大小為F,若將兩小球相互接觸后將其固定距離變?yōu)?.5r,則兩球間庫侖力的大小為( 。
A.$\frac{16}{5}F$B.$\frac{5}{16}F$C.$\frac{4}{5}F$D.$\frac{1}{5}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如圖所示,一直角斜面體,固定在水平面上,左側(cè)傾角為60°,右側(cè)傾角為30°,A、B兩物體分別系于一根跨過定滑輪的輕繩的兩端且分別置于斜面上,兩物體的下邊緣在同一高度,且處于平衡態(tài),不計所有摩擦,剪斷繩,讓物體由靜止下滑,下列正確的是( 。
A.著地時兩物體的速度相等B.著地時兩物體的機械能相等
C.著地時兩物體所受重力的功率相等D.兩物體沿斜面運動的時間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8.關(guān)于探究“功與物體速度變化關(guān)系”的實驗操作,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每次實驗必須設(shè)法算出橡皮筋對小車做功的具體數(shù)值
B.每次實驗中,橡皮筋伸長的長度必須保持一致
C.放小車的長木板應(yīng)該保持水平
D.先接通電源,再讓小車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彈出
E.通過打點計時器打下的紙帶來測定小車加速過程中獲得的平均速度
F.所選橡皮筋長度必須一樣,粗細可以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關(guān)于物理原理在技術(shù)上的應(yīng)用,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雨后天空出現(xiàn)彩虹,是光的干涉現(xiàn)象
B.麥克斯韋提出光是一種電磁波并通過實驗證實了電磁波的存在
C.激光全息照相是利用了激光相干性好的特性
D.攝影機鏡頭鍍膜增透是利用了光的衍射特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如圖所示,輕繩的A端固定在天花板上,B端系一個重力為G的小球,小球靜止在固定的光滑的大球球面上,已知AB繩長為l,大球半徑為R,天花板到大球頂點的豎直距離AC=d,∠ABO=90°,求繩對小球的拉力和大球?qū)π∏虻闹С至Φ拇笮。ㄐ∏蚩梢暈橘|(zhì)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