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質(zhì)量為m=2kg的可以看作質(zhì)點的物體,僅受到一個變力F的作用,從靜止開始做變加速直線運動,其加速度a隨時間t的變化規(guī)律如圖所示,則(  )
A.物體在4s末的速度大小為40m/s
B.物體在第3s內(nèi)的速度變化大小為6.25m/s
C.物體在4s內(nèi)變力F做的功大小為400J
D.物體在4s內(nèi)通過的位移小于40m
精英家教網(wǎng)
A、加速度圖線與時間軸包圍的面積表示速度的變化量,則物體在4s末的速度大小為:
1
2
×4×10m/s=20m/s
,故A錯誤;
B、物體在第3s內(nèi)的速度變化大小為:
1
2
×3×7.5-
1
2
×2×5
=6.25m/s,故B正確;
C、根據(jù)動能定理得:物體在4s內(nèi)變力F做的功W=
1
2
mv2=
1
2
×2×400
=400J,故C正確;
D、加速度隨時間增大,那么v-t圖象中,斜率應該逐漸增大,即v-t圖象為開口向上的拋物線,其t=4時刻所包圍的面積小于t=4時刻相應的三角形面積40m,故D正確.
故選BCD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一質(zhì)量為m=2kg的物體置于水平傳送帶上,隨傳送帶一起以速度v1=2.0m/s向前運動,中途因受到一光滑擋板的阻礙而停止向前運動;現(xiàn)要用一平行于擋板的水平力F將物體以速度v2=1.5m/s沿著擋板拉離傳送帶,已知板與傳送帶運動方向垂直(如圖所示),物體與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0.3,試求拉力F和擋板對物體的彈力N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水平的傳送帶以初速度v0=2m/s,加速度a0=2m/s2,順時針運轉(zhuǎn),此時在M 輪的正上方,將一質(zhì)量為m=2kg的物體輕放在傳送帶上.已知物體與傳送帶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4,兩傳動輪M?N之間的距離為L=10m.求傳送帶將物體由M 處傳送到N 處所用的時間.(g取10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1?廣東三模)如圖甲,直筒A連同固定在直筒底部的豎直桿的總質(zhì)量為M=50kg.直筒內(nèi)部高度H=13.75m;另有一質(zhì)量為m=2kg的小鐵環(huán)B套在細桿上,從細桿的底部以v0=20m/s的初速度開始向上運動且剛好能到達箱頂;已知小鐵環(huán)與桿之間的滑動摩擦力大小恒為f=10N,不計空氣阻力,g取10m/s2,
6
=2.5
.求:
(1)直筒內(nèi)細桿長h為多少?
(2)在圖乙給定的坐標中,畫出鐵環(huán)從筒底開始上升到第一次返回到筒底的過程中直筒對地面的壓力大小F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寫出簡要推算步驟,計算結(jié)果小數(shù)點后取一位)
(3)若鐵環(huán)與筒底每次碰撞都沒有能量損失,求小環(huán)從開始運動到最終停止在筒底,所走過的總路程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1)勻速圓周運動是
 
(選填“勻速”、“變速”)運動.
(2)一質(zhì)量為m=2kg的鐵球在真空中從t=0時刻由靜止自由釋放,則在t=5s時刻重力的功率是:
 
w(設重力加速度為g=10m/s2
(3)從20m高的樓上以4m/s的初速度水平拋出一個小球,不計空氣阻力,g取10m/s2,經(jīng)過
 
s小球落地,落地時小球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為
 
m.
(4)赤道處地磁場可以看成水平方向的勻強磁場,磁感應強度大小為0.50×10-4T.一根長20m的直導線,通有10A的電流,在此處沿東西方向水平放置,電流方向由東向西.此處地磁場對這根導線的作用力大小為
 
,方向
 

(5)某走時準確的鐘,分針和時針長度之比為1.2:1,分針與時針角速度之比為
 
.分針針尖與時針針尖線速度之比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精英家教網(wǎng)如圖是放置在豎直平面內(nèi)游戲滑軌的模擬裝置,滑軌由四部分粗細均勻的金屬桿組成:水平直軌AB,半徑分別為R1=1.0m和R2=3.0m的弧形軌道,傾斜直軌CD長為L=6m,AB、CD與兩圓形軌道相切,其中傾斜直軌CD部分表面粗糙,動摩擦因數(shù)為μ=
16
,其余各部分表面光滑.一質(zhì)量為m=2kg的滑環(huán)(套在滑軌上),從AB的中點E處以v0=10m/s的初速度水平向右運動.已知θ=37°,(g取10m/s2)求:
(1)滑環(huán)第一次通過O2的最低點F處時對軌道的壓力;
(2)滑環(huán)通過O1最高點A的次數(shù);
(3)滑環(huán)克服摩擦力做功所通過的總路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