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物理 > 題目詳情
如圖所示是某同學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關系的實驗裝置。將一輛小車放在光滑的水平板上,小車前端系上細繩,繩的另一端跨過定滑輪掛一小盤,盤里放適量的砝碼,盤與砝碼的總質量為m,車后端連一紙帶,穿過打點計時器限位孔,小車運動時帶動紙帶運動,通過打點計時器記錄下小車運動的情況。

該同學通過在小車上加減砝碼改變小車的質量M,通過在盤中增減砝碼改變小車所受的合力F,研究紙帶算出小車運動的加速度a,幾次實驗數據記錄如下表:

1
2
3
4
5
6
7
8
M/kg
M0
M0
M0
M0
1.25
1.50
2.00
2.50
F/N
0.25
0.50
0.75
1.00
F0
F0
F0
F0
a/(m?s-2)
0.25
0.51
0.74
0.99
0.80
0.67
0.50
0.40
 
小題1:某同學通過計算得到繩中的拉力表達式為,分析表達式可知,要使繩中的拉力(即拉小車的力),要滿足的條件是_____________。

小題2:在實驗中為了探究小車的加速度與力和質量的關系,該同學采用了先保持小車質量M不變,研究另兩個量間的關系,這種實驗方法叫做__________;
小題3:通過表中1—4列數據在給定的坐標系中畫出a-F圖像,由圖像可得到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過表中4—8列數據可得到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題1:
小題2:控制變量法
小題3:當小車質量一定時,小車的加速度與其所受的合力成正比;(2分)圖像
當小車所受的合力一定時,小車的加速度與其質量成反比
(1)將表達式變形得,所以要使繩中的拉力(即拉小車的力)
(2)研究三個變量之間的關系時,先假定其中一個量不變,研究另外兩個量之間的關系,這種方法稱為控制變量法.而在本實驗中探究小車的加速度與力和質量的關系,故先保持小車質量M不變,而研究合外力和加速度兩個物理量之間的關系,故為控制變量法.
(3)根據控制變量法得到的實驗數據,可以得出:質量一定的前提下,得到如圖所示的圖像,則物體的加速度與力成正比;力一定的前提下,物體的加速度與質量成反比.
本題考查了數據的處理,利用圖像處理數據,以及對結論進行文字表達,難度不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在“用單擺測定重力加速度”的實驗中
小題1:(單選)測量單擺的周期時,某同學在擺球某次通過最低點時,按下停表開始計時,同時數“1”,當擺球第二次通過最低點時數“2”,依此法往下數,當他數到“59”時,按表停止計時,讀出這段時間t,則該單擺的周期為
A.t/29B.t/29.5C.t/30D.t/59
小題2:在該實驗中,如果擺球質量分布不均勻,某同學于是設計了下面一種計算方法:第一次測量懸線長為L1,測得周期為T1;第二次測量懸線長為L2,測得周期為T2,由此可推算出重力加速度g=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在“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中,需使用的器材是(   )
A.天平B.刻度尺C.秒表D.彈簧測力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某同學用20分度游標卡尺測量物體的長度L=________cm;用螺旋測微器測物體的直徑D=__________mm


某同學先后用多用電表歐姆擋的×1k ,×100兩擋位測電阻值時,表盤上指針分別如圖所示,則所測電阻為_______________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小題1:研究“共點力的合成”時得到的實驗結果為如圖所示(F′與A、O共線,A端為固定橡皮條的圖釘,O為橡皮條與細線的結點),需要進行比較的是             ;(填“F1”、“F2”、“F”或“F′”)
通過本實驗可以驗證                              。

小題2:在上述實驗中所說的合力與兩個分力具有相同的效果,是指下列說法中的     。
A.彈簧秤的彈簧被拉長B.固定橡皮條的圖釘受拉力產生形變
C.細線套受拉力產生形變D.使橡皮條在某一方向上伸長到某一長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如圖為“研究加速度和力及質量的關系”的實驗裝置。在該實驗中必須采用控制變量法,

在研究加速度和力的關系時:
小題1:應保持                 不變,用鉤碼所受的重力作為             ,用紙帶測小車的加速度。
小題2:改變所掛鉤碼的數量,多次重復測量。在某次實驗中根據測得的多組數據可畫出a-F關系圖線(如圖所示)。

①分析此圖線的OA段可得出的實驗結論是                      。
②(單選題)此圖線的AB段明顯偏離直線,造成此誤差的主要原因是(    )
A.小車與軌道之間存在摩擦
B.導軌傾斜程度過大
C.所掛鉤碼的總質量太大
D.所用小車的質量太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在做“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實驗時,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用兩個彈簧秤把橡皮筋的另一端拉到某一確定的O點,以下操作中正確的是:                     
A.同一次實驗過程中,O點位置允許變動
B.實驗中,彈簧秤必須保持木板平行,讀數時視線要正對彈簧秤刻度
C.實驗中,先將其中一個彈簧秤沿某一方向拉到滿刻度,然后只需調節(jié)另一個彈簧秤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條另一端拉到O點
D.實驗中,把橡皮條的另一端拉到O點時,兩個彈簧秤之間夾角應取以便于算出合力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探究動能定理”的實驗裝置如下圖所示,當小車在兩條橡皮筋作用下彈出時,橡皮筋對小車做的功記為W0。當用2條、3條、4條……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進行第2次、第3次、第4次……實驗時,橡皮筋對小車做的功記為2W0、3W0、4W0……,每次實驗中由靜止彈出的小車獲得的最大速度可由打點計時器所打的紙帶測出。關于該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某同學在一次實驗中,得到一條記錄紙帶,紙帶上打出的點,兩端密、中間疏,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是木板傾角過大
B.當小車速度達到最大時,小車在兩個鐵釘的連線處
C.應選擇紙帶上點距均勻的一段計算小車的最大速度
D.應選擇紙帶上第一點到最后一點的一段計算小車的最大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某同學利用打點計時器探究加速度與物體所受合外力及質量的關系,得到了如圖所示的一條紙帶,根據紙帶可求出打下B點時小車的速度大小為        ,小車的加速度大小為        (保留兩位有效數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