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如圖所示,傾角為θ的斜面AB是粗糙絕緣的,C為AB上的點且AC長為l,在 AC之間加一方向垂直斜面向上的勻強電場,與斜面垂直的虛線CD為電場的邊界.現(xiàn)有一質量為m、電荷量為q的帶正電的小物塊(可視為質點),從B點開始以速度v0沿斜面向下做勻速運動,經(jīng)過C點后沿斜面做勻加速運動(小物塊仍對斜面有壓力),到達A點時的速度大小為2v0.重力加速度為g.
(1)求勻強電場場強E的大;
(2)保持其他條件不變,使勻強電場在原區(qū)域內(AC間)反向,試討論小物塊是否還能到達A點,若能則求到達A點時的動能EK;若不能則求A點離停止位置的距離s.

分析 (1)先對勻速過程根據(jù)平衡條件列式求解動摩擦因素;再對加速過程根據(jù)動能定理列式求解電場強度;
(2)先假設可以到達A點,根據(jù)動能定理列式求解A點的動能;判斷出不能到A點后,再根據(jù)動能定理列式求解位移.

解答 解:(1)小物塊在BC上勻速運動,支持力N=mgcosθ
滑動摩擦力f=μN
由平衡條件得mgsinθ=μmgcosθ
解得μ=tanθ
小物塊在CA段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則
N1=mgcosθ-qE        
f1=μN1
根據(jù)動能定理得:
$mglsinθ-{f_1}l=\frac{1}{2}m[{{{({2{v_0}})}^2}-v_0^2}]$
解得:$E=\frac{3mv_0^2}{2qltanθ}$
(2)設小物塊可以到達A點,則:mglsinθ-μ(mgcosθ+qE)l=EK-EK0
得${E}_{k}=-m{v}_{0}^{2}<0$ 故小物塊不能到達A點
設小物塊從C處進入電場滑行距離x后停止,則:
mgxsinθ-μ(mgcosθ+qE)x=0-Ek0   
s=l-x
解得:
$s=\frac{2}{3}l$
答:(1)勻強電場場強E的大小為$\frac{3m{v}_{0}^{2}}{2qltanθ}$;
(2)保持其他條件不變,使勻強電場在原區(qū)域內(AC間)反向,小物塊不還能到達A點,A點離停止位置的距離s為$\frac{2}{3}l$.

點評 本題關鍵是分二段過程,結合平衡條件和動能定理分別列式求解,不難.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一滑塊由靜止開始,從斜面頂端勻加速下滑,第5s末的速度是10m/s.求:
(1)第4s末的速度;
(2)頭7s內的位移;
(3)第7s內的位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3.如圖所示,一小球沿平滑的四分之一圓弧軌道頂端A由靜止滑下,經(jīng)最低點B后水平飛出,落地點為C.已知A距地面高度為H,B距地面高度h=$\frac{H}{2}$,BC間的水平距離為s.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若h增大,s將減小B.若h增大,s將增大C.若h減小,s將減小D.若h減小,s將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某信號源中有直流成分、交流高頻成分和交流低頻成分,為使放大器僅得到交流低頻成分,下列電路中可行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如圖所示,水平臺面上有一段長為a的粗糙面,其余部分光滑,長為L(L>a)的均勻木板平躺在平臺粗糙面左側,現(xiàn)給木板一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0,使其能滑過該粗糙面,則初速度v0至少應多大?(已知木板與粗糙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重力加速度為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如圖,長為2L的輕桿兩端分別固定質量均為m的兩小球P、Q,桿可繞中點的軸O在豎直平面內無摩擦轉動.若給P球一個大小為$\sqrt{2gL}$的速度,使P、Q兩球在豎直面內做勻速圓周運動.不計空氣阻力,重力加速度為g,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Q球在運動過程中機械能守恒
B.P從最高點運動到最低點過程中桿對其做功為2mgL
C.水平位置時桿對P的作用力大小為$\sqrt{5}$mg
D.Q到達最高點時桿對其作用力大小為$\frac{2}{3}$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4.如圖,質量相同的兩物體a、b,用不可伸長的輕繩跨接在同一光滑的輕質定滑輪兩側,a在水平桌面的上方,b在水平粗糙桌面上.初始時用力壓住b使a、b靜止,撤去此壓力后,a開始運動,在a下降的過程中,b始終未離開桌面.在此過程中( 。
A.兩物體機械能的變化量相等
B.a的動能小于b的動能
C.a的重力勢能的減小量等于兩物體總動能的增加量
D.繩的拉力對a所做的功與對b所做的功的代數(shù)和為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1.某同學做“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實驗的主要步驟是:
A.在桌上放一塊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鋪一張白紙,用圖釘把白紙釘在方木板上;
B.用圖釘把橡皮條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點,在橡皮條的另一端栓上兩條細繩,細繩的另一端系著繩套;
C.用兩個彈簧測力計分別鉤住繩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條,使橡皮條伸長,結點到達某一位置O.記錄O點的位置,讀出兩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
D.按選好的標度,用鉛筆和刻度尺作出兩個彈簧測力計的拉力F1和F2的圖示,并用平行四邊形定則求出合力F;
E.只用一個彈簧測力計,通過繩套拉橡皮條使其伸長,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記下細繩的方向,按同一標度作出這個力F′的圖示;
F.比較力F’的大小和方向,看它們是否相同,得出結論.
(1)上述步驟中有重要遺漏的步驟的序號是C和E;遺漏的內容分別是C中未記下兩條細繩的方向和E中未說明把橡皮條的結點拉到位置O.
(2)本實驗采用的科學方法是B.
A.理想實驗法B.等效替代法C.控制變量法D.建立物理模型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為提高百米運動員的成績,教練員分析了運動員跑百米全程的錄像帶,測得:運動員在前7s跑了61m,7s末到7.1s末跑了0.90m,跑到終點共用10.8s,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運動員在百米全過程的平均速度是9.0 m/s
B.運動員在前7 s的平均速度8 m/s
C.運動員在7 s末的瞬時速度約為9.2 m/s
D.運動員在全程的平均速度為9.26 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