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分)將一個重物用彈簧秤豎直懸掛起來后,彈簧秤的示數(shù)如圖A所示(彈簧秤的量程100N),之后將該物體放到粗糙的水平面上如圖17B所示,當逐漸增大拉力到43N時,物體剛好運動,物體運動之后只用40N的拉力就能保持向右勻速運動()。求:

(1)物體的質(zhì)量為多少千克?物體與地面的最大靜摩擦力為多大?

(2)物體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素為多大?

(3)如果將拉力改為60N,并且由靜止拉物體運動,經(jīng)過時間為10秒時物體的運動速度和位移各為多少?

 

【答案】

(1)

(2)

(3)     

【解析】解:(1)由題給圖形可得;,故物體的質(zhì)量m=8.0千克.(1分)

物體受到的最大靜摩擦阻力             (1分)

(2)如圖受力分析可得:  (1分)

滑動摩擦力:,由   (1分)

(3)由公式:可得:

          (2分)

由公式        (1分)

由公式:   (1分)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精英家教網(wǎng)在“研究共點力的合成”實驗中,需要將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A點,用兩個彈簧秤(量程均為5N)通過細繩互成角度地拉橡皮筋,使橡皮筋的另一端伸長到O點.關(guān)于這一實驗過程,下列操作正確或設(shè)計能實現(xiàn)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2-2013學(xué)年云南省蒙自高級中學(xué)高一上學(xué)期期末考試物理試卷(帶解析) 題型:計算題

(8分)將一個重物用彈簧秤豎直懸掛起來后,彈簧秤的示數(shù)如圖A所示(彈簧秤的量程100N),之后將該物體放到粗糙的水平面上如圖17B所示,當逐漸增大拉力到43N時,物體剛好運動,物體運動之后只用40N的拉力就能保持向右勻速運動()。求:

(1)物體的質(zhì)量為多少千克?物體與地面的最大靜摩擦力為多大?
(2)物體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素為多大?
(3)如果將拉力改為60N,并且由靜止拉物體運動,經(jīng)過時間為10秒時物體的運動速度和位移各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多選題

在“研究共點力的合成”實驗中,需要將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A點,用兩個彈簧秤(量程均為5N)通過細繩互成角度地拉橡皮筋,使橡皮筋的另一端伸長到O點.關(guān)于這一實驗過程,下列操作正確或設(shè)計能實現(xiàn)的是( 。
A.實驗前,先將所用的彈簧秤豎直提起,掛鉤上無任何重物,檢查讀數(shù)是否為零
B.將結(jié)點拉到位置O時,拉力F1、F2要適當大些
C.拉橡皮筋時,橡皮筋、細繩和彈簧秤應(yīng)貼近且平行于木板
D.可以通過操作使兩個彈簧秤的讀數(shù)均為4N,且兩彈簧秤拉力的方向相互垂直,然后再用其中一個彈簧秤來測量出它們的合力,與用作圖法求出的合力進行比較
精英家教網(wǎn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2年上海市黃埔區(qū)、嘉定區(qū)高考物理二模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研究共點力的合成”實驗中,需要將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A點,用兩個彈簧秤(量程均為5N)通過細繩互成角度地拉橡皮筋,使橡皮筋的另一端伸長到O點.關(guān)于這一實驗過程,下列操作正確或設(shè)計能實現(xiàn)的是( )

A.實驗前,先將所用的彈簧秤豎直提起,掛鉤上無任何重物,檢查讀數(shù)是否為零
B.將結(jié)點拉到位置O時,拉力F1、F2要適當大些
C.拉橡皮筋時,橡皮筋、細繩和彈簧秤應(yīng)貼近且平行于木板
D.可以通過操作使兩個彈簧秤的讀數(shù)均為4N,且兩彈簧秤拉力的方向相互垂直,然后再用其中一個彈簧秤來測量出它們的合力,與用作圖法求出的合力進行比較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