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如圖1所示,將打點計時器固定在鐵架臺上,用重物帶動紙帶從靜止開始自由下落,利用此裝置可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

(1)已準備的器材有打點計時器(帶導(dǎo)線)、紙帶、復(fù)寫紙、帶鐵夾的鐵架臺和帶夾子的重物,此外還需要的器材是D(填字母代號)
A.直流電源、天平及砝碼      B.直流電源、毫米刻度尺
C.交流電源、天平及砝碼      D.交流電源、毫米刻度尺
(2)實驗中需要測量物體由靜止開始自由下落到某點時的瞬時速度v和下落高度h.某同學(xué)對實驗得到的紙帶,設(shè)計了以下四種測量方案,這些方案中合理的是:D
A.用刻度尺測出物體下落的高度h,由打點間隔數(shù)算出下落時間t,通過v=gt計算出瞬時速度v
B.用刻度尺測出物體下落的高度h,并通過v=$\sqrt{2gh}$計算出瞬時速度v
C.根據(jù)做勻變速直線運動時,紙帶上某點的瞬時速度等于這點前后相鄰兩點間的平均速度,測算出瞬時速度v,并通過計算得出高度h
D.用刻度尺測出物體下落的高度h,根據(jù)做勻變速直線運動時,紙帶上某點的瞬時速度等于這點前后相鄰兩點間的平均速度,測算出瞬時速度v
(3)安裝好實驗裝置,正確進行實驗操作,從打出的紙帶中選出符合要求的紙帶,如圖2所示.圖中O點為打點起始點,且速度為零.選取紙帶上打出的連續(xù)點A、B、C、…作為計數(shù)點,測出其中E、F、G點距起始點O的距離分別為h1、h2、h3.已知重錘質(zhì)量為m,當?shù)刂亓铀俣葹間,計時器打點周期為T.為了驗證此實驗過程中機械能是否守恒,需要計算出從O點到F點的過程中,重錘重力勢能的減少量△Ep=$mg{h}_{2}^{\;}$,動能的增加量△Ek=$\frac{m({h}_{3}^{\;}-{h}_{1}^{\;})_{\;}^{2}}{8{T}_{\;}^{2}}$(這兩個空均要求用題中所給字母表示)
(4)實驗結(jié)果往往是重力勢能的減少量略大于動能的增加量,關(guān)于這個誤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BD
A.該誤差屬于偶然誤差              
B.該誤差屬于系統(tǒng)誤差
C.可以通過多次測量取平均值的方法來減小該誤差
D.可以通過減小空氣阻力和摩擦阻力的影響來減小該誤差.

分析 (1)在驗證機械能守恒的實驗中,驗證動能的增加量與重力勢能的減小量是否相等,所以要測重錘下降的距離和瞬時速度,測量瞬時速度和下降的距離均需要刻度尺,不需要秒表,重錘的質(zhì)量可以不測
(2)解決實驗問題首先要掌握該實驗原理,了解實驗的儀器、操作步驟和數(shù)據(jù)處理以及注意事項.
該實驗是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因為我們知道自由落體運動只受重力,機械能就守恒.如果把重物看成自由落體運動,再運用自由落體的規(guī)律求解速度,那么就不需要驗證;
(3)根據(jù)下降的高度求出重力勢能的減小量,根據(jù)某段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求出F點的速度,從而得出動能的增加量.
(4)由于空氣阻力的存在,所以重力勢能的減少量略大于動能的增加量屬于系統(tǒng)誤差,通過減小阻力的影響可以減小系統(tǒng)誤差.

解答 解:(1)打點計時器的工作電源是交流電源,在實驗中需要刻度尺測量紙帶上點與點間的距離從而可知道重錘下降的距離,以及通過紙帶上兩點的距離,求出平均速度,從而可知瞬時速度.紙帶上相鄰兩計時點的時間間隔已知,所以不需要秒表.重錘的質(zhì)量可以不測.故選:D
(2)物體由靜止開始自由下落過程中受到空氣阻力和紙帶與打點計時器的摩擦阻力作用,不是自由落體運動,v=gt,v=$\sqrt{2gh}$,都是自由落體運動的公式.若用這些公式進行分析,就不需要驗證了,相當于用機械能守恒驗證機械能守恒.下落的高度用刻度尺測量,瞬時速度用平均速度的方法計算.故ABC錯誤,D正確.
(3)從O點到F點的過程中,重物重力勢能的減少量為:|△Ep|=mgh2,
F點的瞬時速度為:${v}_{F}^{\;}=\frac{{h}_{3}^{\;}-{h}_{1}^{\;}}{2T}$,
則動能的增加量為:$△{E}_{K}^{\;}=\frac{1}{2}m{v}_{F}^{2}$=$\frac{1}{2}m(\frac{{h}_{3}^{\;}-{h}_{1}^{\;}}{2T})_{\;}^{2}$=$\frac{m({h}_{3}^{\;}-{h}_{1}^{\;})_{\;}^{2}}{8{T}_{\;}^{2}}$.
(4)實驗結(jié)果往往是重力勢能的減少量略大于動能的增加量,這個誤差是系統(tǒng)誤差,無法避免,可以通過減小空氣阻力和摩擦阻力的影響來減小該誤差.
故選:BD.
故答案為:(1)D,(2)D,(3)mgh2,$\frac{m({h}_{3}^{\;}-{h}_{1}^{\;})_{\;}^{2}}{8{T}_{\;}^{2}}$,(4)BD,

點評 我們做驗證實驗、探究實驗過程中,不能用驗證的物理規(guī)律和探究的物理結(jié)論去求解問題.
紙帶法實驗中,若紙帶勻變速直線運動,測得紙帶上的點間距,利用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推論,可計算出打出某點時紙帶運動的瞬時速度和加速度,從而求出動能.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如圖所示,固定不動的絕緣直導(dǎo)線mn和可以自由移動的矩形線框abcd位于同一平面內(nèi),mn與ad、bc邊平行且離ad邊較近.當導(dǎo)線mn中通以方向向上的電流,線框中通以順時針方向的電流時,線框的運動情況是( 。
A.向左運動B.向右運動C.以mn為軸轉(zhuǎn)動D.靜止不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關(guān)于帶電粒子所受洛侖茲力F、磁感應(yīng)強度B和粒子速度v三者方向之間的關(guān)系,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F、B、v三者一定相互垂直B.F一定垂直于B、v,但B不一定垂直v
C.F一定垂直于B,但F不一定垂直于vD.F一定垂直于v,但F不一定垂直于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0.從h=1.8m高處以水平速度v0=8m/s拋出一個物體,不計空氣阻力,取g=10m/s2.求:
(1)物體從拋出到落地的時間
(2)物體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
(3)物體落地時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如圖所示,將一根不能伸長、柔軟的輕繩兩端分別系于A、B兩點上,一物體用動滑輪懸掛在繩子上,達到平衡時,兩段繩子間的夾角為θ1,繩子張力為F1;將繩子B端移至C點,待整個系統(tǒng)達到平衡時,兩段繩子間的夾角為θ2,繩子張力為F2;將繩子B端移至D點,待整個系統(tǒng)達到平衡時,兩段繩子間的夾角為θ3,不計摩擦,則( 。
A.θ123B.F1<F2<F3C.θ12<θ3D.F1=F2>F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在物理學(xué)史上,最先建立完整的電磁場理論并預(yù)言電磁波存在的科學(xué)家是(  )
A.赫茲B.麥克斯韋C.法拉第D.愛因斯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如圖所示,一水平傳送帶以2.0m/s的速度順時針傳動,水平部分長為2.0m,其右端與一傾角為θ=37°的光滑斜面平滑相連,斜面長為0.4m,一個可視為質(zhì)點的物塊無初速度地放在傳送帶最左端.已知物塊與傳送帶間動摩擦因數(shù)μ=0.2,sin 37°=0.6,g取10m/s2.則(  )
A.物塊到達傳送帶右端的速度大小為1.5 m/s
B.物塊返回皮帶時恰好到達最左端
C.物塊沿斜面上滑能上升的最大高度為0.2 m
D.物塊在傳送帶上一直做勻加速直線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我們在學(xué)習(xí)物理知識的同時,還要領(lǐng)悟并掌握物理問題的思想與方法,如理想模型法、控制變量法、極限思想法、等效替代法,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建立質(zhì)點的概念時采用了等效替代法
B.由平均速度引入瞬時速度的概念采用了極限思想法
C.建立合力與分力的概念時采用了等效替代法
D.探究加速度與力、質(zhì)量的關(guān)系時,采用了控制變量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2.如圖所示,兩個完全相同的小滑塊(可視為質(zhì)點)通過不可伸長的細繩穿過水平平臺上的小孔O連接,第一次讓B緊貼著平臺,給A一個速度,使其繞著O點做勻速圓周運動,B剛好可以保持靜止且與平臺之間無擠壓;第二次將B的位置下移至距離平臺高度為繩長的三分之一處,再次讓A繞著O點做勻速圓周運動,B仍然可以保持靜止.不計一切摩擦,平臺厚度可以忽略,求這兩次A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線速度和周期之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