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關于物理學家及其說法正確的是(  )
A.第一次精確測量出萬有引力常量的物理學家是卡文迪許
B.開普勒發(fā)現(xiàn)了萬有引力定律
C.笛卡爾開創(chuàng)了實驗研究和邏輯推理相結(jié)合探索物理規(guī)律的科學方法,得出忽略空氣阻力時,重物與輕物下落得同樣快
D.牛頓通過觀察天象以及深入研究第谷的數(shù)據(jù)提出行星運動三大定律

分析 根據(jù)物理學史和常識解答,要記住著名物理學家的主要貢獻.

解答 解:A、英國的科學家卡文迪許第一次通過實驗精確測出了引力常量G,故A正確.
B、牛頓發(fā)現(xiàn)了萬有引力定律.故B錯誤.
C、伽利略開創(chuàng)了實驗研究和邏輯推理相結(jié)合探索物理規(guī)律的科學方法,得出忽略空氣阻力時,重物與輕物下落得同樣快,故C錯誤.
D、開普勒通過觀察天象以及深入研究第谷的數(shù)據(jù)提出行星運動三大定律,故D錯誤.
故選:A.

點評 本題考查物理學史,是常識性問題,對于物理學上重大發(fā)現(xiàn)、發(fā)明、著名理論要加強記憶,這也是考試內(nèi)容之一.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8.一彈簧振子在一條直線上做簡諧運動,第一次先后經(jīng)過M、N兩點時速度v(v≠0)相同,那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振子在M、N兩點受回復力大小相同
B.振子在M、N兩點對平衡位置的位移相同
C.振子在M、N兩點加速度大小相等
D.從M點到N點,振子先做勻加速運動,后做勻減速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0.碘131核 不穩(wěn)定,會發(fā)生β衰變,其半衰變期為8天.經(jīng)過16天 75%的碘131核發(fā)生了衰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如圖所示,在通有恒定電流的長直導線旁有一矩形導線框abcd,直導線與線框在同一平面內(nèi),下列情況中能使框中有感應電流的是( 。
A.線框向上平移B.線框向下平移
C.以直導線為軸旋轉(zhuǎn)過程中D.以ab邊為軸向紙外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4.如圖1所示,為“探究加速度與力、質(zhì)量的關系”實驗裝置及數(shù)字化信息系統(tǒng)獲得了小車加速度a與鉤碼的質(zhì)量及小車和砝碼的質(zhì)量對應關系圖.鉤碼的質(zhì)量為m1,小車和砝碼的質(zhì)量為m2,重力加速度為g.

(1)實驗時,某同學由于疏忽,遺漏了平衡摩擦力這一步驟,測得F=m1g,作出a-F圖象,他可能作出圖2中丙 (選填“甲”、“乙”、“丙”)圖線.此圖線的AB段明顯偏離直線,造成此誤差的主要原因是C.
A.小車與軌道之間存在摩擦          B.導軌保持了水平狀態(tài)
C.砝碼盤和砝碼的總質(zhì)量太大        D.所用小車的質(zhì)量太大
(2)實驗時,某同學遺漏了平衡摩擦力這一步驟,若軌道水平,他測量得到的$\frac{1}{{m}_{2}}$-a圖象,如圖3.設圖中直線的斜率為k,在縱軸上的截距為b,則小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frac{gk}$,鉤碼的質(zhì)量m1=$\frac{1}{gk}$.
(3)實驗中打出的紙帶如圖4所示.相鄰計數(shù)點間的時間是0.1s,圖中長度單位是cm,由此可以算出小車運動的加速度是0.46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4.關于對楞次定律的理解,下面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感應電流的方向總是要使它的磁場阻礙原來的磁場的變化
B.感應電流的磁場方向,總是跟原磁場方向相同
C.感應電流的磁場方向,總是跟原磁碭方向相反
D.感應電流的磁場方向可以跟原磁場方向相同,也可以相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某人用手將1kg物體由靜止向上提起1m,這時物體的速度為2m/s,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手對物體做功2JB.合外力做功2JC.重力勢能減少10JD.物體重力做功10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如圖,APB曲線是電場中的一條電場線,ab與曲線相切于P,cd與ab正交于P,一個電子通過P點時其速度與Pc同向,則其加速度(  )
A.與Pa同向B.與Pb同向C.與Pc同向D.與Pd同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下列關于平拋運動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平拋運動是勻速運動
B.平拋運動是變加速運動
C.平拋運動是勻變速曲線運動
D.平拋運動的物體落地時的速度一定是豎直向下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