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探究物體的加速度與物體質(zhì)量存在怎樣的關系,課本給出的參考方案是:保持拉力一定,多次改變物體的質(zhì)量(小車的總質(zhì)量),通過實驗測出在物體不同質(zhì)量時對應的加速度值.利用這些數(shù)據(jù),我們可以畫出相應的a-m圖象,但課本要求我們重新設置變量,再畫一個圖象.請你回答:
(1)重新設置變量后的是______圖象.
(2)重新設置變量畫圖的最主要的原因是______.

解:畫出的a-m圖象是一條曲線,不能直觀說明兩變量的關系.
所以重新設置變量畫a-圖象,作出來的圖象如果是一條過原點傾斜的直線也就能說明a與m成反比.
故答案是:(1)a-
(2)作出來的圖象是一條傾斜的直線
分析:實驗是通過作圖法研究兩個變量之間的關系.為了清楚地知道兩個變量的關系,我們希望看到作出來的圖象是直線.
點評:通過作圖法研究兩個變量之間的關系是物理里常用的一種手段,只有直線圖形可以清楚地說明兩變量之間的關系.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1)在“探究物體的加速度與力、質(zhì)量的關系”的實驗中. 
①為了探究物體的加速度與力的關系,應保持
小車的質(zhì)量
小車的質(zhì)量
不變,分別改變施加在物體上的水平拉力F,測出相對應的加速度a;為了探究物體的加速度與物體質(zhì)量的關系,應保持
小車的合外力
小車的合外力
不變,分別改變物體的質(zhì)量m,測出相對應的加速度a.
②為了更直觀地反映物體的加速度a與物體質(zhì)量研的關系,往往用a-
1
m
關系圖象表示出來.如果a-
1
m
去圖象是通過坐標原點的一條直線,則說明物體的加速度a與其質(zhì)量m
成反比
成反比

(2)在“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實驗中,所用交流電的頻率為50Hz.某次實驗中得到的一條紙帶如圖所示,從比較清晰的某點起,每五個打印點取一個點作為計數(shù)點,分別標明0,1,2,3,4.量得x1=30.0mm,x2=36.0mm,x3=42.0mm,x4=48.0mm,則小車通過計數(shù)點2時的速度為
0.39
0.39
m/s,小車的加速度為
0.6
0.6
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某學生為了探究物體的加速度與力以及加速度與物體的質(zhì)量之間的關系,他詳細閱讀了課本,做了一些理論上的準備,并羅列了下列在實驗中應注意的事項,你認為其中哪些是正確的
ACD
ACD
(填寫對應的字母)
A.應使沙和小桶的總質(zhì)量遠小于小車和砝碼的總質(zhì)量,以減小實驗誤差
B.可以用天平測出小桶和砂的總質(zhì)量m1及小車和砝碼總質(zhì)量m2;根據(jù)公式a=
m1g
m2
求出小車的加速度
C.處理實驗數(shù)據(jù)時應采用描點法畫圖象,可以減小誤差
D.探究物體的加速度與質(zhì)量的關系時,數(shù)據(jù)處理應作a-
1
m2
圖象,便于根據(jù)圖線直觀的作出判斷
該學生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在平衡摩擦力時,把長木板的一側(cè)墊得過高,使得傾角偏大.在探究物體的加速度與力的關系之后,他所得到的a-F關系圖線可能是如圖所示中的哪一幅?
C
C
.(圖中a是小車的加速度,F(xiàn)是細線作用于小車的拉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為了探究物體的加速度與物體質(zhì)量存在怎樣的關系,課本給出的參考方案是:保持拉力一定,多次改變物體的質(zhì)量(小車的總質(zhì)量),通過實驗測出在物體不同質(zhì)量時對應的加速度值.利用這些數(shù)據(jù),我們可以畫出相應的a-m圖象,但課本要求我們重新設置變量,再畫一個圖象.請你回答:
(1)重新設置變量后的是
a-
1
m
a-
1
m
圖象.
(2)重新設置變量畫圖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作出來的圖象是一條傾斜的直線
作出來的圖象是一條傾斜的直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小明同學為了探究物體的加速度a與質(zhì)量m、受到的外力F之間的關系,設計了這樣的實驗思路:先保持m不變,尋找a與F的關系,再保持F不變,尋找a與m的關系,請問他這樣做采用了哪種科學方法?(  )
A、理想模型法B、控制變量法C、等效法D、對稱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4屆江蘇淮安楚州區(qū)范集中學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小明同學為了探究物體的加速度與質(zhì)量、受到的外力之間的關系,設計了這樣的實驗思路:先保持不變,尋找的關系,再保持不變,尋找的關系,請問他這樣做采用了哪種科學方法?

A.理想模型法                           B.控制變量法

C.等效法                               D.對稱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