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向前沖”節(jié)目,中有這樣一種項目,選手需要借助懸掛在高處的繩飛躍到鴻溝對面的平臺上,如果已知選手的質(zhì)量為m,選手抓住繩由靜止開始擺動,此時繩與豎直方向夾角為,繩的懸掛點O距平臺的豎直高度為H,繩長為L,不考慮空氣阻力和繩的質(zhì)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選手擺到最低點時處于失重狀態(tài)

B.選手擺到最低點時所受繩子的拉力為

C.選手擺到最低點時所受繩子的拉力大小大于選手對繩子的拉力大小

D.選手剛開始運動時加速度為

 

BD

【解析】

試題分析: 失重時物體有向下的加速度,超重時物體有向上的加速度,選手擺到最低點時向心加速度豎直向上,因此處于超重狀態(tài),故A錯誤;擺動過程中機械能守恒,有:,設(shè)繩子拉力為T,在最低點有:,聯(lián)立解得:T=(3-2cosα)mg,故B正確;繩子對選手的拉力和選手對繩子的拉力屬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因此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C錯誤;選手剛開始運動時,沿繩方向的合力為0,垂直繩合力為,所以選手剛開始運動時加速度為,故D正確。

考點: 機械能守恒定律;向心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下列誤差屬于偶然誤差的是(  )
A、儀器本身不準確而導致的誤差
B、實驗原理不完善而導致的誤差
C、實驗方法粗略而導致的誤差
D、由于偶然的因素對實驗儀器影響而導致的誤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5屆江蘇省揚州市高三8月開學考試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某同學設(shè)計了一個如圖所示的裝置來測定滑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其中A為滑塊,B和C是質(zhì)量可調(diào)的砝碼,不計繩和滑輪的質(zhì)量及它們之間的摩擦.實驗中該同學在砝碼總質(zhì)量(m+m′=m0)保持不變的條件下,改變m和m′的大小,測出不同m下系統(tǒng)的加速度,然后通過實驗數(shù)據(jù)的分析就可求出滑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

(1)該同學手中有電磁打點計時器、紙帶、10個質(zhì)量均為100克的砝碼、滑塊、一端帶有定滑輪的長木板、細線,為了完成本實驗,得到所要測量的物理量,還應有 (  ).

A.秒表 B.毫米刻度尺 C.天平 D.低壓交流電源

(2)實驗中,該同學得到一條較為理想的紙帶,如圖所示,從清晰的O點開始,每隔4個點取一計數(shù)點(中間4個點沒畫出),分別記為A、B、C、D、E、F,各計數(shù)點到O點的距離為OA=1.61 cm,OB=4.02 cm,OC=7.26 cm,OD=11.30 cm,OE=16.14 cm,OF=21.80 cm,打點計時器打點頻率為50 Hz,則由此紙帶可得到打E點時滑塊的速度v=______m/s,此次實驗滑塊的加速度a=_____m/s2.(結(jié)果均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3)在實驗數(shù)據(jù)處理中,該同學以m為橫軸,以系統(tǒng)的加速度a為縱軸,繪制了如圖所示的實驗圖線,結(jié)合本實驗可知滑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_______.(g取10 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5屆廣西桂林市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質(zhì)點沿x軸做直線運動,其v-t圖像如圖所示。 質(zhì)點在t= 0時位于x = 3m處,開始沿x軸正方向運動。當t= 7s.時,質(zhì)點在軸上的位置坐標為

A. x = 3.5m B. x= 6.5m C. x = 9m D. x=11.5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5屆廣西桂林中學高三8月月考理科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所示,一質(zhì)量為M的楔形木塊放在水平桌面上,它的頂角為90°,兩底角為α和β;α、b為兩個位于斜面上質(zhì)量均為m的小木塊,已知所有接觸面都是光滑的。現(xiàn)發(fā)現(xiàn)α、b沿斜面下滑,而楔形木塊靜止不動,這時楔形木塊對水平桌面的壓力等于:

A.Mg+mg B.Mg+2mg

C.Mg+mg(sinα+sinβ) D.Mg+mg(cosα+cos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5屆河北省石家莊市五校聯(lián)合體高三基礎(chǔ)知識摸底考試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1)右圖中螺旋測微器的讀數(shù)應為 mm。

(2)某興趣小組要測量木塊與較粗糙木板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他們先將粗糙木板水平固定,再用另一較光滑的板做成斜面,傾斜板與水平板間由一小段光滑曲面連接,保證木塊在兩板間通過時速度大小不變。

①使木塊從高h處由靜止滑下,在水平板上滑行x后停止運動,改變h大小,進行多次實驗,以h為橫坐標、x為縱坐標,從理論上(忽略木塊與傾斜板間的摩擦)得到的圖像應為 ;

②如果考慮到木塊與傾斜板之間的摩擦,在改變h時他們采取的辦法是:每次改變傾斜板的傾角,讓木塊每次由靜止開始下滑的位置在同一條豎直線上,對應的底邊長度為L,如圖丙所示。將每次實驗得到的h、x相關(guān)數(shù)據(jù)繪制出的x—h圖像如圖丁所示,圖線的延長線與兩坐標軸的交點坐標分別為(a,0)和(0,-b),則木塊與傾斜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 ,木塊與水平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5屆河北省石家莊市五校聯(lián)合體高三基礎(chǔ)知識摸底考試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0年1月17日,我國成功發(fā)射北斗COMPASS—G1地球同步衛(wèi)星.據(jù)了解這已是北斗五星導航系統(tǒng)發(fā)射的第三顆地球同步衛(wèi)星.則對于這三顆已發(fā)射的同步衛(wèi)星,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它們的運行速度大小相等,且都小于7.9 km/s

B.它們運行周期可能不同

C.它們離地心的距離可能不同

D.它們的向心加速度與靜止在赤道上物體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5屆河北省高三10月月考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1)某位同學在做驗證牛頓第二定律實驗時,實驗前必須進行的操作步驟

(2)正確操作后通過測量,作出a—F圖線,如圖丙中的實線所示。試分析:圖線上部彎曲的原因是 ;

(3)打點計時器使用的交流電頻率f =50Hz,如圖是某同學在正確操作下獲得的一條紙帶,其中A、B、C、D、E每兩點之間還有4個點沒有標出,寫出用s1、s2、s3、s4以及f來表示小車加速度的計算式:a = (用英文字母表示);根據(jù)紙帶所提供的數(shù)據(jù),算得小車的加速度大小為a= m/s2(結(jié)果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5屆河北省高三上學期第一次考試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所示,體積相同的小鐵球(如圖中黑色球所示)和小塑料球(如圖中白色球所示)分別用細線系于兩個帶蓋的盛水的瓶子中,當兩瓶和車一起加速向右運動時,會發(fā)生的現(xiàn)象最接近圖中的哪一種情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