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要測量己知長度為L的均勻金屬材料制成的圓柱體的電阻率ρ.步驟如下:
①用螺旋測微器測量其直徑如圖1,由圖可知其直徑D為4.700mm;
②用多用電表的電阻“×10”擋,按正確的操作步驟測此圓柱體的電阻,表盤的示數(shù)如圖2,則該電阻的阻值約為220Ω.
③用伏安法更精確地測量其電阻R,現(xiàn)有的器材及其代號和規(guī)格如下:
待測圓柱體電阻R
電池組E:電動勢3V,內阻不計
電流表A1:量程0~10mA,內阻約為100Ω
電流表A2:量程0~50μA,內阻為40Ω
電壓表V:量程0~15V,內阻約為40~60kΩ
滑動變阻器R1:阻值范圍0~20Ω,額定電流2A
電阻箱R2:阻值范圍0~9999.9Ω,額定電流1A
單刀單擲開關S、導線若干.
實驗中要求盡量精確測量R的阻值,請回答下列問題:
在方框中畫出測量R阻值的電路圖3,并在圖中標明器材代號.
該圓柱體的電阻表達式為R=$\frac{{I}_{2}({R}_{2}+{r}_{2})}{{I}_{1}-{I}_{2}}$,式中各符號的物理含義R2為電阻箱的阻值,r2為A2表的阻值,I1、I2分別為A1、A2的示數(shù).
④該圓柱體材料的電阻率表達式為ρ=$\frac{{I}_{2}({R}_{2}+{r}_{2})π{D}^{2}}{4L({I}_{1}-{I}_{2})}$.

分析 (1)螺旋測微器的讀數(shù)方法是固定刻度讀數(shù)加上可動刻度讀數(shù),在讀可動刻度讀數(shù)時需估讀;
(2)用歐姆表測電阻的讀數(shù)為指針示數(shù)乘以倍率,當指針指在中央附近時測量值較準確;
(3)根據(jù)電源電動勢選擇電壓表,根據(jù)實驗要求選擇電流表;根據(jù)實驗器材確定滑動變阻器的接法,根據(jù)待測電阻與電表內阻的關系確定電流表的接法,然后作出電路圖.

解答 解:①螺旋測微器的固定刻度讀數(shù)為4.5mm,可動刻度讀數(shù)為0.01×20.0mm=0.200mm,所以最終讀數(shù)為:4.5mm+0.200mm=4.700mm.
②該電阻的阻值約為22.0×10Ω=220Ω.
③電源電動勢為3V,為15V的三分之一,如果用電壓表V,誤差太大,故不使用電壓表測電壓,而用電流表和變阻箱間接測電壓;
滑動變阻器最大阻值為20Ω,待測電阻阻值約為220Ω,待測電阻阻值大于滑動變阻器最大阻值,為測多組實驗數(shù)據(jù),滑動變阻器應采用分壓接法,
實驗電路圖如圖所示:

電阻R兩端的電壓為U=I2(R2+r2),其中I2為電流表A2的讀數(shù),{R2R2、r2分別為變阻箱和電流表A2的電阻.
根據(jù)串并聯(lián)的知識可知電阻R中的電流為I=I1-I2,其中I1為電流表A1中的電流.
根據(jù)歐姆定律可知電阻R的阻值為$R=\frac{U}{I}=\frac{{I}_{2}({R}_{2}+{r}_{2})}{{I}_{1}-{I}_{2}}$
其中R2為電阻箱的阻值,r2為A2表的阻值,I1、I2分別為A1、A2的示數(shù).
④根據(jù)歐姆定律,有:$R=\frac{U}{I}=\frac{{I}_{2}({R}_{2}+{r}_{2})}{{I}_{1}-{I}_{2}}$
根據(jù)電阻定律,有:R=$ρ\frac{L}{S}$
其中:S=$\frac{1}{4}π{D}^{2}$
聯(lián)立解得:ρ=$\frac{{I}_{2}({R}_{2}+{r}_{2})π{D}^{2}}{4L({I}_{1}-{I}_{2})}$
故答案為:①4.700;②220.③$\frac{{I}_{2}({R}_{2}+{r}_{2})}{{I}_{1}-{I}_{2}}$;R2為電阻箱的阻值,r2為A2表的阻值,I1、I2分別為A1、A2的示數(shù);④$\frac{{I}_{2}({R}_{2}+{r}_{2})π{D}^{2}}{4L({I}_{1}-{I}_{2})}$.

點評 解決本題的關鍵掌握螺旋測微器的讀數(shù)方法,螺旋測微器的讀數(shù)方法是固定刻度讀數(shù)加上可動刻度讀數(shù),在讀可動刻度讀數(shù)時需估讀.測量電阻最基本的原理是伏安法,電路可分為測量電路和控制電路兩部分設計.測量電路要求精確,誤差小,可根據(jù)電壓表、電流表與待測電阻阻值倍數(shù)關系,選擇電流表內、外接法.控制電路關鍵是變阻器的分壓式接法或限流式接法.在兩種方法都能用的情況下,為了減小能耗,選擇限流式接法.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目前雷達發(fā)出的電磁波頻率多在200MHz~1000MHz的范圍內,下列關于雷達和電磁波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真空中,上述頻率范圍的電磁波的波長在30m~150m之間
B.電磁波是由均勻變化的電場或磁場產生的
C.波長越短的電磁波,越容易繞過障礙物,便于遠距離傳播
D.測出電磁波從發(fā)射到接收的時間,就可以確定到障礙物的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5.如圖所示,圓形區(qū)域內有垂直紙面向里的勻強磁場,磁感應強度為B,一帶電粒子(不計重力)以某一初速度沿圓的直徑方向射入磁場,粒子穿過此區(qū)域的時間為t,粒子飛出此區(qū)域時速度方向偏轉角為60°,根據(jù)以上條件可求下列物理量中的(  )
A.帶電粒子的比荷B.帶電粒子帶正電
C.帶電粒子在磁場中運動的周期D.帶電粒子在磁場中運動的半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由靜止開始做勻加速運動的汽車,頭一秒內通過0.4m路程,有以下說法,其中正確的是( 。
①第1s末的速度為0.8m/s          
②加速度為0.8m/s2
③第2s內通過的路程為1.2m       
④前2s內通過的路程為1.2m.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9.能源危機已成為全世界共同關注的話題,尋找和開發(fā)新能源引起科學家們的高度重視.被稱“人造太陽”的全超導核聚變實驗裝置已取得階段性成果,下列關于“人造太陽”的說法正確的是(  )
A.“人造太陽”的核反應方程是12H+13H→24He+01n
B.“人造太陽”的核反應方程是92235U+01n→56141Ba+3692Kr+301n
C.“人造太陽”釋放能量的計算公式是△E=△mc2
D.“人造太陽”釋放能量的計算公式是E=$\frac{1}{2}$mc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在驗證牛頓第二定律的實驗中,為了研究質量不變時,加速度和作用力的關系,一位同學將一端帶滑輪的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安裝好打點計時器,而后連續(xù)做了五次實驗.在做第一次實驗時,砂和砂桶的總質量為m1,小車質量M=20m1,以后每次在砂桶里增加質量為△m的砂子,△m=$\frac{1}{2}$m1.這五次實驗中,若用砂和砂桶的總重力表示小車所受的合力,則第五次實驗的數(shù)據(jù)誤差最大,按這五組數(shù)據(jù)畫出的a-F圖象應是下列圖中的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6.在場強為E的勻強磁場中,固定一個電荷量為Q的點電荷,以Q為圓心畫一個圓,A、B為圓心并平行于電場線的直徑的兩個端點,C、D為圓心并垂直于電場線的直徑的兩個端點,如圖所示,已知B點的電場強度為零,則A、C兩點電場強度的大小分別為EA=2EEC=$\sqrt{2}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某學生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研究小車的勻加速直線運動,打點計時器接到頻率為50Hz的交流電源上.實驗時得到一條紙帶,他在紙帶上便于測量的地方選取第一個打印點,在這點下標明A,在第六、第十一、第十六、第二十一個打印點下分別標明B、C、D和E,測量時發(fā)現(xiàn)B點已模糊不清,于是他測得AC、CD、DE的長,如圖乙所示.打點計時器在打C點時小車的瞬時速度大小為0.986m/s,小車運動的加速度大小為2.59m/s2(兩空均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若實驗時電源的電壓升高了,測得的加速度等于(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實際的加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如圖甲所示,斜面的傾角為α=37°,一個總質量為m=75kg的滑雪者從離斜面底端距離為s=8m處由靜止開始沿斜面自由下滑,已知雪橇與斜面間動摩擦因數(shù)μ=0.25,不計空氣阻力.(sin37°=0.6,cos37°=0.8,g=10m/s2

(1)滑雪者下滑的加速度a為多大?
(2)滑雪者下滑至斜面底端時的速度為多大?
(3)若滑雪者在斜面底端時,只依靠慣性上滑至原來的位置(如圖乙),那么滑雪者在斜面底端時必須獲得一定的初速度v,而這一初速度v至少為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