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已知E,F(xiàn)分別是正方形ABCD邊BC、CD的中點,EF與AC交于點O,PA、NC都垂直于平面ABCD,且PA=AB=4,NC=2,M是線段PA上一動點.
(Ⅰ)求證:平面PAC⊥平面NEF;
(Ⅱ)若PC∥平面MEF,試求PM:MA的值;
(Ⅲ)當M是PA中點時,求二面角M-EF-N的余弦值.
【答案】分析:(1)連接BD,由已知中E,F(xiàn)分別是正方形ABCD邊BC、CD的中點,EF與AC交于點O,PA、NC都垂直于平面ABCD,由線面垂直的性質(zhì)及三角形中位線定理可得EF⊥平面PAC,再由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即可得到平面PAC⊥平面NEF;
(Ⅱ)連接OM,由線面平行的性質(zhì)定理,可得PC∥OM,再由平行線分線段成比例定理得到PM:MA的值;
(Ⅲ)由(I)的結論,EF⊥平面PAC,可得EF⊥OM,而在等腰三角形NEF中,由等腰三角形“三線合一”可得NO⊥EF,故∠MON為所求二面角M-EF-N的平面角,解三角形MON即可得到答案.
解答:解:(Ⅰ)連接BD,
∵PA⊥平面ABCD,BD?平面ABCD,
∴PA⊥BD,
又∵BD⊥AC,AC∩PA=A,
∴BD⊥平面PAC,
又∵E,F(xiàn)分別是BC、CD的中點,
∴EF∥BD,
∴EF⊥平面PAC,又EF?平面NEF,
∴平面PAC⊥平面NEF;(4分)
(Ⅱ)連接OM,
∵PC∥平面MEF,平面PAC∩平面MEF=OM,
∴PC∥OM,
,故PM:MA=1:3(6分)
(Ⅲ)∵EF⊥平面PAC,OM?平面PAC,∴EF⊥OM,
在等腰三角形NEF中,點O為EF的中點,∴NO⊥EF,
∴∠MON為所求二面角M-EF-N的平面角,(8分)
∵點M是PA的中點,∴AM=NC=2,
所以在矩形MNCA中,可求得,,
(10分)
在△MON中,由余弦定理可求得,
∴二面角M-EF-N的余弦值為.(12分)
點評:本題考查的知識點雖二面角的平面角及求法,直線與平面平行的性質(zhì)及平面與平面垂直的判定及性質(zhì),判斷空間直線與平面之間的位置關系,熟練掌握相應判定定理是關鍵,而求二面角,找出二面角的平面角是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044

如圖,已知E,FG分別為正方體ABCD-A1B1C1D1ABB1C1DD1上的一點,試過EF、G三點作正方體ABCD-A1B1C1D1的截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數(shù)學教研室 題型:044

如圖,已知E,FG分別為正方體ABCD-A1B1C1D1AB、B1C1DD1上的一點,試過E、FG三點作正方體ABCD-A1B1C1D1的截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導學大課堂選修數(shù)學2-1蘇教版 蘇教版 題型:047

如圖,已知E、F、G、H、K、L分別為正方體AC1的棱,AA1、BB、BC、CC1、C1D1、A1D1的中點,求證:EF、GH、KL三線共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已知E、F、G、HK、L分別為正方體AC1的棱AA1、AB、BC、CC1、C1D1、A1D1的中點.

求證:EFGH、KL三線共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已知E、F、G、H分別為空間四邊形ABCD的邊AB、BC、CD、DA的中點.

(1)求證:E、F、G、H四點共面;

(2)求證:BD//平面EFGH;

(3)設M是EG和FH的交點,求證:對于空間任意一點O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