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正三棱柱ABC-A1B1C1,底面邊長為8,對角線B1C=10,D為AC的中點.
(1)求證AB1∥平面C1BD;
(2)求直線AB1到平面C1BD的距離.
考點:直線與平面平行的判定,點、線、面間的距離計算
專題:空間位置關(guān)系與距離
分析:(1)設(shè)B1C∩BC1=O,根據(jù)OD為△ACB1的中位線,故有AB1∥OD,再利用直線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證得AB1∥平面C1BD.
(2)由題意可得高CC1=6,由AB1∥平面C1BD,點A到平面C1BD的距離h即為所求.再由VA-BC1D=VC1-ABD 求得h的值.
解答: 解:(1)設(shè)B1C∩BC1=O,則由正三棱柱ABC-A1B1C1的性質(zhì)可得O為B1C的中點.
再根據(jù)D為AC的中點,可得OD為△ACB1的中位線,故有AB1∥OD.
而OD?平面C1BD AB1?平面C1BD,故有AB1∥平面C1BD.
(2)由正三棱柱底面邊長為8,對角線B1C=10,可得高CC1=6.
由AB1∥平面C1BD,可得點A到平面C1BD的距離h即為所求.
由于BD=8×
3
2
=4
3
,C1D=
62+42
=2
13
,再由VA-BC1D=VC1-ABD 可得
1
3
•(
1
2
BD•C1D)•h=
1
3
•(
1
2
•AD•BD)•C1C,即
1
3
•(
1
2
×4
3
×2
13
)•h=
1
3
•(
1
2
×4×4
3
)×6,
求得h=
12
13
13
,即直線AB1到平面C1BD的距離為
12
13
13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直線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的應(yīng)用,用等體積法求點到平面的距離,體現(xiàn)了轉(zhuǎn)化的數(shù)學(xué)思想,屬于基礎(chǔ)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拋擲2顆均勻的骰子,至少有一個4點或5點出現(xiàn)時,就說這次試驗成功,則在10次試驗中,成功的次數(shù)的期望是( 。
A、
80
9
B、
55
9
C、
50
9
D、
10
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m-1)x2+2(m-1)x-1<0對x∈R恒成立,則m的范圍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已知函數(shù)g(x)=x3-3tx2-3t2+t(t>0)
(1)求函數(shù)g(x)的單調(diào)區(qū)間;
(2)曲線y=g(x)在點M(a,g(a))和N(b,g(b))(a<b)處的切線都與y軸垂直,若方程g(x)=0在區(qū)間[a,b]上有解,求實數(shù)t的取值范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甲、乙兩物體分別從相距70m的兩處同時相向運動.甲第1分鐘走2m,以后每分鐘比前1分鐘多走1m,乙每分鐘走5m. 則甲、乙開始運動后
 
分鐘相遇;如果甲、乙到達對方起點后立即折返,甲繼續(xù)每分鐘比前1分鐘多走1m,乙繼續(xù)每分鐘走5m,那么開始運動
 
分鐘后第二次相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若指數(shù)函數(shù)f(x)=(a-2)x為減函數(shù),則實數(shù)a的取值范圍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下列四個命題中:
①“k=1”是“函數(shù)y=cos2kx-sin2kx最小正周期為π”的充要條件;
②“m=
1
2
”是“直線(m+2)x+3my+1=0與直線(m-2)x+(m+2)y-3=0互垂直”的充分不必要條件;
③函數(shù)y=
x2+4
x2+3
的最小值為2;
其中假命題的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數(shù)列{an}中,若Sn=2n2+3n,則an的表達式為(  )
A、an=4n+1
B、an=2n-5
C、an=
-3,(n=1)
2n-4,(n≥2)
D、an=
-3,(n=1)
n-6,(n≥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已知向量
a
、
b
、
c
的模都為1,且兩兩夾角都是60°,則|
a
-
b
+2
c
|
等于( 。
A、
5
B、5
C、6
D、
6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