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四棱錐P-ABCD的三視圖如右圖.該棱錐中,PA=AB=1,PD與平面ABCD所成角是30°,點F是PB的中點,點E在棱BC上移動.
(I)畫出該棱錐的直觀圖并證明:無論點E在棱BC的何處,總有PE⊥AF;
(II)當BE等于何值時,二面角P-DE-A的大小為45°.

【答案】分析:(I)由題意,根據(jù)三視圖作出其對應的直觀圖,再由點E在棱BC滿足PE⊥AF,利用線面垂直證明線線垂直即可確定點E的位置;
(II)二面角P-DE-A的大小為45°是一個方程,本題用向量法做,先建立起分別以AB、AD、AP為坐標軸建立空間直角坐標系,計算出各點的坐標,求出兩個平面的法向量,用向量表示出二面角,再由二面角為45°建立方程求出參數(shù)的值,即可得BE
解答:解:(I)直觀圖如下(AF,PE不必作出)
在四棱錐P-ABCD中,由題知:PA⊥面ABCD,四邊形ABCD是矩形,所以∠PDA是PD與底面ABCD所成角,從而∠PDA=30°,
又∵BC⊥AB,BC⊥PA,AB與PA相交于點A.
∴BC⊥面PAB,
∴BC⊥AF,
∵PA=AB=1,F(xiàn)是PB的中點,
∴AF⊥面PBC,又BP∩BC=B,PE?平面PBC
所以PE⊥AF
(II)分別以AB、AD、AP為坐標軸建立空間直角坐標系,則有P(0,0,1),B(1,0,0),C(1,,0),D(0,,0),F(xiàn)(,0,
設E(1,t,0),其中t∈[0,),則,向量=(0,0,1)是平面ABCD的一個法向量,
是平面PED的一個法向量,則有
令z=,得y=1,x=-t,所以,從而有
,由=||得,解得t=(t=舍)
故當t=時,二面角P-DE-A的大小為45°
點評:本題考查二面角的平面角及求法,解題的關鍵是建立空間坐標系,利用向量法求證線面垂直,線面平行,以及求面面夾角,利用空間向量求解立體幾何中的線面,面面位置關系及求線面角,二面角,是空間向量的重要應用,引入空間向量,大大降低了求解立體幾何問題時的問題時的推理難度,使得思考變得容易,但此法也有不足,從解題過程可以看出,用空間向量法解立體幾何問題,運算量不小,計算時要嚴謹,莫因運算出錯導致解題失。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精英家教網(wǎng)如圖,已知四棱錐P--ABC的底面ABCD為正方形,PA⊥平面ABCD,PA=AB=2,e為PC的中點,F(xiàn)為AD的中點.
(Ⅰ)證明EF∥平面PAB;
(Ⅱ)證明EF⊥平面PBC;
(III)點M是四邊形ABCD內的一動點,PM與平面ABCD所成的角始終為45°,求動直線PM所形成的曲面與平面ABCD、平面PAB、平面PAD所圍成幾何體的體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精英家教網(wǎng)如圖,已知四棱錐P-ABCD的底面是直角梯形,∠ABC=∠BCD=90°,AB=BC=2CD=2,PB=PC,側面PBC⊥底面ABCD,O是BC的中點.
(1)求證:PO⊥平面ABCD;
(2)求證:PA⊥BD
(3)若二面角D-PA-O的余弦值為
10
5
,求PB的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已知四棱錐P-ABCD的底面是直角梯形,∠ABC=∠BCD=90°,E為BC中點,AE與BD交于O點,AB=BC=2CD=2,BD⊥PE.
(1)求證:平面PAE⊥平面ABCD; 
(2)若直線PA與平面ABCD所成角的正切值為
5
2
,PO=2,求四棱錐P-ABCD的體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已知四棱錐P-ABCD中,PA⊥平面ABCD,底面ABCD是直角梯形,∠DAB=∠ABC=90°,E是線段PC上一點,PC⊥平面BDE.
(Ⅰ)求證:BD⊥平面PAB.
(Ⅱ)若PA=4,AB=2,BC=1,求直線AC與平面PCD所成角的正弦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2010-2011學年山東省濟寧一中高三(上)期末數(shù)學試卷(理科)(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如圖,已知四棱錐P--ABC的底面ABCD為正方形,PA⊥平面ABCD,PA=AB=2,e為PC的中點,F(xiàn)為AD的中點.
(Ⅰ)證明EF∥平面PAB;
(Ⅱ)證明EF⊥平面PBC;
(III)點M是四邊形ABCD內的一動點,PM與平面ABCD所成的角始終為45°,求動直線PM所形成的曲面與平面ABCD、平面PAB、平面PAD所圍成幾何體的體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