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設P、Q為兩個非空集合,定義集合P+Q={m+n| m∈P,n∈Q},若P={0,2,5}, Q={1,2,6},則P+Q中元素的個數(shù)為

A. 9 B. 8 C. 7 D. 6

【答案】B

【解析】P+Q共8個元素,選B.

點睛:求元素(個數(shù))的方法,高考中,常利用集合元素的互異性確定集合中的元素,一般給定一個新定義集合,如“已知集合A,B,求集合C={z|zx*yxA,yB}(或集合C的元素個數(shù)),其中‘*’表示題目設定的某一種運算”.具體的解決方法:根據(jù)題目規(guī)定的運算“*”,一一列舉x,y的可能取值(應用列舉法和分類討論思想),從而得出z的所有可能取值,然后根據(jù)集合元素的互異性進行檢驗,相同元素重復出現(xiàn)只算作一個元素,判斷出該集合的所有元素,即得該集合元素的個數(shù).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直角坐標系中,以原點為極點,x軸的正半軸為極軸建立極坐標系,已知曲線C:ρsin2θ=2acos θ(a>0),過點P(-2,-4)的直線l: (t為參數(shù))與曲線C相交于M,N兩點.

(1)求曲線C的直角坐標方程和直線l的普通方程;

(2)若|PM|,|MN|,|PN|成等比數(shù)列,求實數(shù)a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四棱錐中,底面為矩形, 平面, ,點的中點,點在棱上移動.

(1)當點的中點時,試判斷與平面的位置關系,并說明理由;

(2)求證:無論點的何處,都有

(3)求二面角的余弦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ABC中,BC邊上的中線AD長為3,且BD=2,sinB=

(Ⅰ)求sin∠BAD的值;

(Ⅱ)求AC的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a是實數(shù),函數(shù)f(x)= (x-a).

(1)求函數(shù)f(x)的單調區(qū)間;

(2)設g(a)為f(x)在區(qū)間[0,2]上的最小值.

①寫出g(a)的表達式;

②求a的取值范圍,使得-6≤g(a)≤-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是否存在實數(shù)a,使得函數(shù)y=sin2x+acosx+a-在閉區(qū)間[0,]上的最大值是1?若存在,則求出對應的a的值;若不存在,則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某地區(qū)某高傳染性病毒流行期間,為了建立指標顯示疫情已受控制,以便向該地區(qū)居眾顯示可以過正常生活,有公共衛(wèi)生專家建議的指標是“連續(xù)7天每天新增感染人數(shù)不超過5人”,根據(jù)連續(xù)7天的新增病例數(shù)計算,下列各選項中,一定符合上述指標的是( )

平均數(shù)≤3;標準差S≤2;平均數(shù)≤3且標準差S≤2;平均數(shù)≤3且極差小于或等于2;眾數(shù)等于1且極差小于或等于1.

A.①② B.③④

C.③④⑤ D.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已知底角為45的等腰梯形ABCD,底邊BC長為7cm,腰長為,當一條垂直于底邊BC

(垂足為F)的直線l從左至右移動(與梯形ABCD有公共點)時,直線l把梯形分成兩部分,令BF=x

(1)試寫出直線l左邊部分的面積f(x)與x的函數(shù).

(2)已知A={x|f(x)<4},B={x|a2<x<a+2},若AB=B,求a的取值范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校從高二年級學生中隨機抽取60名學生,將其期中考試的政治成績(均為整數(shù))分成六段: , ,…后得到如下頻率分布直方圖.

(1)根據(jù)頻率分布直方圖,估計該校高二年級學生期中考試政治成績的平均分、眾數(shù)、中位數(shù);(小數(shù)點后保留一位有效數(shù)字)

(2)用分層抽樣的方法在各分數(shù)段的學生中抽取一個容量為20的樣本,則各分數(shù)段抽取的人數(shù)分別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