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14.對下列四幅圖的描述正確的是( 。
A.圖3中bc段和de段光合作用速率下降的原因是不一致的
B.圖1中含兩個染色體組,1與2、3與4為同源染色體
C.圖2中a點植物葉肉細胞內不發(fā)生光合作用
D.圖4中造成cd段的原因對于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是不一樣的

分析 分析圖1:圖1細胞不含同源染色體,且著絲點分裂,處于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
分析圖2:圖2表示有機物積累量隨著二氧化碳含量的變化,a表示二氧化碳補償點,b表示二氧化碳飽和點;
分析圖3:圖3表示一天中二氧化碳吸收量的變化;
分析圖4:圖4ab段形成的原因是DNA的復制;bc段表示有絲分裂前期和中期、減數第一次分裂、減數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cd段形成的原因是著絲點分裂;de段表示有絲分裂后期和末期、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末期.

解答 解:A、圖3中bc段和de段光合作用速率下降的原因是不一致的,其中bc段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是二氧化碳濃度降低,de段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是光照強度減弱,A正確;
B、圖1中含兩個染色體組,但不含同源染色體,B錯誤;
C、圖2中a點植物葉肉細胞內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可見此時發(fā)生光合作用,C錯誤;
D、圖4中造成cd段的原因對于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是一樣的,都是由于著絲點分裂,D錯誤.
故選:A.

點評 本題結合圖解,綜合考查光合作用、細胞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要求考生識記光合作用的具體過程,掌握影響光合速率的環(huán)境因素及相關曲線圖;識記細胞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的具體過程,掌握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和DNA含量變化規(guī)律,能正確分析題圖,再結合所學的知識準確判斷各選項.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湖南常德石門縣一中高二下期中考試理科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核酸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 同一物種的兩類細胞產生不同分泌蛋白的根本原因是mRNA的堿基序列不同

B. 分子大小相同、堿基含量相同的核酸分子所攜帶的遺傳信息可能不相同

C. 構成DNA與ATP的元素種類相同

D. DNA的兩條脫氧核苷酸鏈之間通過磷酸二酯鍵連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番茄果實的紅色對黃色為顯性,兩室對一室為顯性.兩對性狀分別受兩對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控制.育種者用純合的具有這兩對相對性狀的親本雜交,子二代中重組表現型個體數占子二代總數的( 。
A.$\frac{7}{8}$或$\frac{5}{8}$B.$\frac{9}{16}$或$\frac{5}{16}$C.$\frac{3}{8}$或$\frac{5}{8}$D.$\frac{3}{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使用顯微鏡時,要將視野左下方某一細胞移到視野的正中央,正確的操作是( 。
A.將載玻片向右上方移動B.將載玻片向左下方移動
C.將反光鏡向左下方轉動D.將物鏡向左下方轉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下列沒有細胞結構與沒有成形的細胞核的生物分別是(  )
A.藍藻與大腸桿菌B.病毒與酵母菌
C.酵母菌與大腸桿菌D.噬菌體與大腸桿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某一DNA(只有14N)分子含1000個堿基對,其中一條鏈A與T所占的比例分別是24%和26%,現將其置于15N標記的脫氧核苷酸中復制兩次,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兩次復制共需要G的個數為500
B.得到的子二代DNA中含15N的比例為$\frac{1}{2}$
C.子二代DNA與親代DNA相比平均分子量增加了1500
D.子二代中含15N脫氧核苷酸鏈占全部的脫氧核苷酸鏈$\frac{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某種果蠅長翅(A)對殘翅(a)為顯性,直翅(B)對彎翅(b)為顯性,腿上剛毛(D)對截毛(d)為顯性.現有這種果蠅的一只個體基因組成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長翅與殘翅、直翅與彎翅兩對相對性狀的遺傳是否遵循基因自由組合定律?不遵循,理由是控制這兩對相對性狀的基因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
(2)該果蠅個體發(fā)育時,腿部細胞中不能表達的基因有A、a、D、d(填圖中字母).、
(3)該果蠅的初級精母細胞產生精細胞時,在染色體發(fā)生交叉互換情況下,基因A與a分離的時期是減數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形成的精細胞的基因型為AbXD、abXD、abYd、AbYd
(4)如果該果蠅與一彎翅雌果蠅交配,產生的后代中出現了一個直翅個體,其可能的原因是基因突變.
(5)若在該果蠅的群體中,選擇兩個親本進行雜交,使后代中雌性全部為截毛,雄性全部為剛毛,這兩個親本的基因型為XdXd和XdY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下列有關實驗的描述正確的是( 。
A.甘蔗不適于做還原糖的鑒定實驗是因為其細胞中不含還原糖
B.當水分子進出細胞速率相等時,即細胞內外溶液滲透壓相等
C.適宜濃度的蔗糖溶液可使植物細胞質壁分離后又自動復原
D.觀察洋蔥根尖細胞有絲分裂時,觀察不到染色體的細胞最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玉米籽粒的黃色(A)對白色(a)為顯性,非糯性(B)對糯性(b)為顯性,兩對性狀自由組合.請回答.
(1)已知玉米非糯性籽粒及花粉遇碘液變藍色,糯性籽粒及花粉遇碘液變棕色.若用碘液處理雜合的非糯植株的花粉,則顯微鏡下觀察到花粉顏色及比例為藍色:棕色=1:1.
(2)取基因型雙雜合的黃色非糯植株的花粉進行離體培養(yǎng),獲得單倍體幼苗,其基因型為AB、Ab、aB、ab;對獲得的幼苗用秋水仙素進行處理,得到一批可育的植株,這些植株均自交,所得籽粒性狀在同一植株上表現一致(一致、不一致).
(3)已知基因A、a位于9號染色體上,且無正常9號染色體的花粉不能參與受精作用.現有基因型為Aa的植株甲,其細胞中9號染色體如圖一所示.
①植株甲的變異類型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中的缺失.
②為了確定植株甲的A基因是位于正常染色體上,還是異常染色體上,讓其進行自交產生F1,F1的表現型及比例為黃色:白色=1:1,證明A基因位于異常染色體上.
③以植株甲為父本,以正常的白色籽粒植株為母本,雜交產生的F1中,發(fā)現了一株黃色籽粒植株乙,其染色體及基因組成如圖二所示.該植株形成的可能原因是:父本減數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9號染色體) 未分離.
④若植株乙在減數第一次分裂過程中,3條9號染色體隨機移向細胞兩極,并最終形成含1條和2條9號染色體的配子,那么以植株乙為父本,以正常的白色籽粒植株為母本進行測交,后代的表現型及比例是黃色:白色=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