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生物興趣小組打算進一步探究纖維素分解菌的作用,請幫助完成相關實驗設計:

(1)問題:分解纖維素的微生物能否分解淀粉呢?

(2)假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實驗步驟:

①配制兩份相同的含淀粉的且適合纖維素分解菌生長的液體培養(yǎng)基。

②向其中一組培養(yǎng)基____________________,另一組不做處理。

③將上述兩組培養(yǎng)基置于相同且適宜條件下培養(yǎng)一段時間。

④向兩組培養(yǎng)基中分別滴加3滴碘液,觀察顏色變化。

(4)實驗結論

①若____________________,則假設成立。

②若____________________,則假設不成立。

 

【答案】

(2)纖維素分解菌不能分解淀粉或纖維素分解菌能分解淀粉

(3)②接種適量的纖維素分解菌

(4)①兩組培養(yǎng)基中溶液均變藍且程度相同

②接種纖維素分解菌的培養(yǎng)基中的溶液不變藍或藍色程度低于另一組

【解析】

試題分析:(2)依據(jù)“問題”及提出實驗假設——纖維素分解菌不能分解淀粉或纖維素分解菌能分解淀粉。(3)本實驗的單一變量為加不加入纖維素分解菌,由此確定實驗步驟②為向其中的一組加入纖維素分解菌,另一組不做處理。(4)實驗結論:①兩組培養(yǎng)基中溶液均變藍且程度相同,說明纖維素分解菌不能分解淀粉;②接種纖維素分解菌的培養(yǎng)基中的溶液不變藍或藍色程度低于另一組,說明纖維素分解菌能分解淀粉。

考點:本題考查實驗能力,意在考查考生是否具有對一些生物學問題進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運用觀察、實驗與調(diào)查、假說演繹、建立模型與系統(tǒng)分析等科學研究方法。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1年湖南省湘西州部分高中高二1月期末聯(lián)考生物試卷 題型:綜合題

某生物興趣小組開展探究實驗,課題是:培養(yǎng)液中酵母菌種群數(shù)量與時間的變化關系。
I.實驗材料、用具:菌種和無菌培養(yǎng)液、試管、血球計數(shù)板(2mm×2mm方格)、滴管、顯微鏡等。
II.計數(shù)與方法:
①血球計數(shù)板:是帶有微小方格刻度的玻璃片,用于在顯微鏡下對微生物計數(shù)。
②將含有酵母菌的培養(yǎng)液滴在計數(shù)板上,計數(shù)一個小方格內(nèi)的酵母菌數(shù)量,再以此為根據(jù),估算試管中酵母菌總數(shù)。連續(xù)觀察7天,并記錄每天的數(shù)值。
III.根據(jù)教材實驗和有關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該課題的實驗假設是:開始一段時間酵母菌呈“J”型增長,隨著時間的推移,由于             ,酵母菌呈“S”型增長。
(2)本實驗沒有必要另設置對照實驗,原因是                              。為提高實驗的準確性,實驗時應進行                                            
(3)在吸取培養(yǎng)液計數(shù)前,要輕輕振蕩幾次試管目的是                       。如果一個小方格內(nèi)酵母菌過多,難以數(shù)清,應當采取的措施是                      。壓在小方格邊線上的酵母菌計數(shù)方法                                      。
(4)在該實驗的基礎上,根據(jù)你對影響酵母菌種群生長的因素的推測,進一步確定一個探究實驗的課題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0-2011學年上海市嘉定區(qū)高三上學期第一次質(zhì)量調(diào)研生物試卷 題型:綜合題

分析下列有關微生物的實驗,回答問題:

某生物興趣小組開展探究實驗,課題是“培養(yǎng)液中酵母菌種群數(shù)量與時間的變化關系”。

實驗材料:菌種和無菌馬鈴薯培養(yǎng)液、試管、血球計數(shù)板(2mm×2mm方格)、滴管、顯微鏡等。

酵母菌的顯微計數(shù)方法:①血球計數(shù)板,帶有微小方格刻度的玻璃片,用于在顯微鏡下對血細胞、微生物的計數(shù)。②將含有酵母菌的培養(yǎng)液滴在血球計數(shù)板上,計數(shù)一個小方格內(nèi)的酵母菌數(shù)量,再以此為根據(jù),估算試管中的酵母菌總數(shù)。連續(xù)觀察7天,并記錄每天的數(shù)值。

根據(jù)以上敘述回答下列問題:

(1)根據(jù)所學知識,該課題的實驗假設是:開始在資源和空間無限多的環(huán)境中,酵母菌呈“J”型增長,隨著時間的推移,由于                                ,酵母菌呈“S”型增長。

(2)本實驗沒有另設置對照實驗,原因是                               。該實驗是否需要重復實驗?         ,試解釋原因                                       

(3)在吸取培養(yǎng)液制片前,要輕輕振蕩幾次試管,原因是                           。如果一個小方格內(nèi)酵母菌過多,難以數(shù)清,應當采取的措施是                      。對于壓在小方格界線上的酵母菌,應當怎樣計數(shù)?                              。

(4)請你設計表格處理實驗的數(shù)據(jù)。

(5)在該實驗的基礎上,根據(jù)你對影響酵母菌種群生長的因素的推測,進一步確定一個探究實驗的課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0-2011學年上海市盧灣區(qū)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 題型:綜合題

分析有關光合作用的資料,回答問題。( 9 分)

某生物興趣小組開展多種環(huán)境因素對植物光合作用影響的探究活動。下表為實驗測得的數(shù)據(jù),其中 A 組為黑暗條件下馬鈴薯呼吸速率隨溫度變化的數(shù)據(jù), B、C、D、E為不同光照強度和不同 CO2 濃度下,馬鈴薯吸收( + )或釋放(一)速率( mg/h)隨溫度變化的數(shù)據(jù)。

(1)由表可知影響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有                            。

(2)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分析,實驗中馬鈴薯最強光合速率所需的條件是                                                                 。

(3)欲使大棚中馬鈴薯長勢最佳,采取的措施為                          

(4)甲、乙、丙三圖分別表示幾個環(huán)境因素對馬鈴薯光合作用速率的影響,除各圖中的所示因素外,其他因素均控制在較適宜的范圍。

在甲圖的 P 點,限制馬鈴薯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為             ;乙圖 Q 點,高CO2濃度條件下,若要進一步提高馬鈴薯光合作用速率,可嘗試采取的措施是                         ;預計丙圖 Q 點之后三條曲線的走勢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某生物興趣小組打算進一步探究纖維素分解菌的作用,請幫助完成相關實驗設計:

(1)問題:分解纖維素的微生物能否分解淀粉呢?

(2)假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實驗步驟:

①配制兩份相同的含淀粉的且適合纖維素分解菌生長的液體培養(yǎng)基。

②向其中一組培養(yǎng)基____________________,另一組不做處理。

③將上述兩組培養(yǎng)基置于相同且適宜條件下培養(yǎng)一段時間。

④向兩組培養(yǎng)基中分別滴加3滴碘液,觀察顏色變化。

(4)實驗結論

①若____________________,則假設成立。

②若____________________,則假設不成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