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夏季某晴朗的一天對一密閉蔬菜大棚中O2的含量進行24小時的檢測,結果如圖1;圖2是葉肉細胞內兩種細胞器間的氣體關系圖解,請回答下列問題:
(1)該大棚內的蔬菜經過一晝夜后是否積累有機物? .原因是 .
(2)與它們各自的前一階段相比,EC段和DB段葉肉細胞內的C3含量的變化趨勢分別是 和 ,圖1中CD段變化的原因可能是 .
(3)處于圖1中的B點時,圖2中應該進行的氣體轉移途徑有 ;而處于圖1中的DB段,圖2中應該進行的氣體轉移途徑有 .
【答案】(1)是 F點的O2含量高于A點(一天內光合作用產生的O2量多于呼吸作用消耗的O2量)
(2)減少 增加 光照過強,使溫度過高,氣孔關閉,CO2供應不足,暗反應減弱,限制了光反應的進行
(3)C、D A、C、D、E
【解析】
試題分析:據圖分析:圖1中,5﹣7時氣體含量減少,7到17時含量增加,可推測有光照時氣體增加,無光時減少,則曲線中氣體相對量為氧氣的含量.圖中7點和17點時氧氣濃度達到平衡,此兩點為光補償點,此時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
圖2中,左側為葉綠體,右側為線粒體,ACB為氧氣,DEF為二氧化碳.
解:(1)由圖中F點氧氣濃度大于A點氧氣濃度可知,凈光合作用大于0,說明該大棚內的蔬菜經過一晝夜后有機物有積累.
(2)EC光照增強,ATP和NADPH含量增加,C3 的還原增加,二氧化碳固定速率不變,故C3減少;DB段,光照減弱,ATP和NADPH含量減少,C3 的還原減少,二氧化碳固定速率不變,故C3增加.圖1中CD段變化的原因可能是光照過強,使溫度過高,氣孔關閉,CO2供應不足,暗反應減弱,限制了光反應的進行.
(3)對應圖1中的B點時,植物總體的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圖2中應該進行的氣體轉移途徑有C、D,而葉肉細胞中的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故圖2中應該進行的氣體轉移途徑有A、C、D、E.
故答案為:
(1)是 F點的O2含量高于A點(一天內光合作用產生的O2量多于呼吸作用消耗的O2量)
(2)減少 增加 光照過強,使溫度過高,氣孔關閉,CO2供應不足,暗反應減弱,限制了光反應的進行
(3)C、D A、C、D、E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白花三葉草有兩個穩(wěn)定遺傳的品種,即葉片內含氰化物(有劇毒)和不含氰化物兩個品種。已知白花三葉草葉片內氰化物是經過以下途徑產生的(基因A、B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
(1)產氰糖苷酶是在細胞中的結構上合成的,從基因A到產氰糖苷酶的過程包括兩個階段:和。
(2)基因B的基本組成單位有種,并由一定數目的基本單位按照特定方式連接而成。基因B的結構由兩部分組成,與RNA聚合酶結合的位點在部分,而另一個部分是間隔的、不連續(xù)的,其中能夠編碼氰酸酶的序列叫做。
(3)顯性基因A、B分別控制兩種酶的合成,它們的等位基因不能合成相應的酶。兩株純合的無毒三葉草雜交,得到的F1均有劇毒,推測兩親本的基因型為。
(4)F1雜交得到F2 , 科研人員收集F2植株上的葉片,收集的植株數目滿足統(tǒng)計要求。在加入含氰糖苷或氰酸酶前后,對每株葉片提取物中氰化物的含量測定,得到的結果分為下面4組:
只有葉片提取物 | 葉片提取物+含氰糖苷 | 葉片提取物+氰酸酶 | |
1組 | + | + | + |
2組 | 0 | 0 | + |
3組 | 0 | + | 0 |
4組 | 0 | 0 | 0 |
(+表示有劇毒,0表示無毒)
請分析回答:
統(tǒng)計F2代1~4組實驗結果的植株比例約為;基因型有種。如果根據葉片提取物中有無氰化物來對F2植株的表現型分類,比例約為;如果根據提取物中加入含氰糖苷或提取物中加入氰酸酶后有無氰化物來對F2植株的表現型分類,比例約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觀察下列蛋白質合成示意圖,回答問題:(注:甲為甲硫氨酸,丙為丙氨酸)
(1)圖中①是 , ②是 , ③是。
(2)丙氨酸的密碼子是 , 在DNA分子中不轉錄此密碼的鏈上相應的三個堿基的順序是。
(3)下列物質不是經該過程合成的是( )
A.唾液淀粉酶
B.性激素
C.胰島素
D.抗體
(4)若圖中④最終形成后含174個組成單位,則③中至少含個堿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甲圖表示干細胞的發(fā)育途徑,乙圖表示人體某細胞所經歷的生長發(fā)育各個階段示意圖,其中①~⑦為不同的細胞,a~c表示細胞所進行的生理過程。下列相關敘述中,錯誤的是( )
A. 甲圖和乙圖中都含有細胞整個生命歷程中的所有變化: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
B. 如果甲圖中的Ⅳ細胞是乙圖中的⑦細胞,則分泌物最可能是神經遞質
C. 如果甲圖中的Ⅱ細胞是造血干細胞,則其在增殖分化成B細胞和T細胞的過程中要選擇表達不同的基因
D. 如果甲圖和乙圖表示的是發(fā)生在同一個人體內的過程,則甲圖中的Ⅳ細胞和乙圖中的⑤⑥⑦細胞相比,基因數目在分化過程中要減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圖中甲、乙、丙分別表示真核細胞內三種物質的合成過程,回答有關問題。
(1)圖示甲、乙、丙過程分別表示、轉錄和翻譯的過程。其中甲、乙過程可以發(fā)生在細胞核中,也可以發(fā)生在和中。
(2)生物學中,經常使用3H-TdR(3H標記的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研究甲過程的物質合成情況,原因是。
(3)轉錄時,與DNA中起點結合的酶是。一個細胞周期中,乙過程在每個起點可起始多次,甲過程在每個起點一般起始次。
(4)丙(翻譯)過程在核糖體中進行,通過上的反密碼子與mRNA上的堿基識別,將氨基酸轉移到肽鏈上。AUG是甲硫氨酸的密碼子,又是肽鏈合成的起始密碼子,某種分泌蛋白的第一個氨基酸并不是甲硫氨酸,這是新生肽鏈經和加工修飾的結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在DNA復制開始時,將大腸桿菌放在含低劑量3H標記的脫氧胸苷(3H-dT)的培養(yǎng)基中,3H-dT可摻入正在復制的DNA分子中,使其帶有放射性標記。幾分鐘后,將大腸桿菌轉移到含高劑量3H-dT的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一段時間。收集、裂解細胞,抽取其中的DNA進行放射性自顯影檢測,結果如圖所示。據圖可以作出的推測是( )
A.復制起始區(qū)在高放射性區(qū)域
B.DNA復制為半保留復制
C.DNA復制從起始點向兩個方向延伸
D.DNA復制方向為a→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下圖DNA分子片段的說法錯誤的是( )
A.DNA分子的復制方式是半保留復制
B.該片段的基本組成單位是脫氧核苷酸
C.該DNA分子的特異性表現在 的比例上
D.把此DNA分子放在含15N的培養(yǎng)液中復制2代,子代中的DNA分子中都含15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四分體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染色體的交叉互換現象發(fā)生在四分體時期
B.四分體出現在減數第一次分裂過程中
C.一個四分體內有四個染色體
D.每一個四分體都包含一對同源染色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