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題目】某研究性學習小組的同學研究了玉米的一系列問題,并繪制出相應的曲線圖,請據圖回答:

(1)圖1表示玉米種子在暗處萌發(fā)過程中初期淀粉和葡萄糖含量的變化情況,在此環(huán)境中經過約20天左右幼苗死亡并被細菌感染而腐爛。

①圖1中表示葡萄糖變化情況的曲線是_______________,種子萌發(fā)過程中有機物總量的變化趨勢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增加”或“減少”),在此環(huán)境下種子萌發(fā)過程中會發(fā)生的生理活動有_______(從下列選項中選擇)。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有絲分裂 D.氨基酸脫水縮合

②幼苗死亡后,仍能測到少量CO2釋放出來,這是由于_____________。

(2)如圖2中甲、乙分別表示在適宜的溫度條件下,環(huán)境中某些因素與植物光合作用的關系。

①如圖2中甲所示:即使CO2濃度超過B點,光合作用強度不再增強,此時若能為暗反應提供更多的__________________,光合作用強度還會繼續(xù)增強;如果將玉米移到缺鎂的完全培養(yǎng)液中,其他條件不變,則圖中的A點將向______移。

②如圖2中乙所示:B點處限制植物光合作用強度的外界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點時,玉米葉肉細胞中產生ATP的結構有______________

【答案】 減少 BCD 細菌的分解作用(細菌的呼吸作用或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或微生物的呼吸作用) ATP和【H】(或NADPH) CO2濃度 細胞質基質、線粒體

【解析】(1)在萌發(fā)初期種子不能進行光合作用但會進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機物,有機物是減少的。呼吸的底物主要是葡萄糖,此時淀粉會轉化為葡萄糖,所以甲代表葡萄糖,乙代表的是淀粉。種子萌發(fā)時會進行呼吸作用,要依靠細胞的有絲分裂來進行萌發(fā),需要的蛋白質是氨基酸脫水縮合形成的,因為沒有葉綠體不能進行光合作用,所以是BCD。

幼苗死亡后還能檢測到少量二氧化碳釋放出來,主要是因為死亡后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而產生的。

(2)分析圖2中的甲是二氧化碳濃度對光合作用速率的影響,在B點時光合作用速率不會隨著二氧化碳濃度的增加而增加,此時主要是光反應的限制,如果此時能提供ATP和NADPH,光合作用速率還會繼續(xù)增加。鎂是葉綠素的組成元素之一,沒有鎂元素無法合成葉綠素,沒有葉綠素就沒法進行光合作用,而圖中的A點代表的是進行光合作用的點,此時光合作用強度降低所以A點會向右移動。

在圖乙中,B點隨著光照強度的增加光合作用強度不再增加,說明此時限制因素不是光照,而主要的外界因素應是二氧化碳濃度。C點時,光合作用強度為0,說明只進行呼吸作用,此時產生ATP的場所有細胞質基質和線粒體,即進行有氧呼吸的部位。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興奮往中樞神經系統傳導的過程中,有時存在一個突觸引起的興奮被后一個突觸抑制的現象。下圖是突觸2抑制突觸1興奮傳導的過程示意圖。圖中乙酰膽堿和甘氨酸(Gly)為神經遞質,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 乙酰膽堿和Gly都儲存在突觸小泡內,受到刺激后以胞吐的方式釋放

B. 圖中a段表示靜息電位,M點時膜外是負電位

C. Gly作用于突觸2的突觸后膜使離子通道開啟,Na+離子內流,導致A處的興奮不能傳至B處

D. 突觸間隙的Gly可以通過主動運輸方式進入細胞再被細胞利用,結構①可能表示載體蛋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綠色植物代謝的部分過程示意圖。請據圖回答:

(1)A進入植物體的方式是______,B進入植物細胞的方式是________。

(2)圖中①表示的生理過程是____________。

②表示的生理過程是_______________。

(3)E應該是____。在④⑤⑥過程中,能量放出最多的方式是____。

(4)在微生物體內E可以轉化為a-酮戊二酸,該酸在酶的催化下可以轉化為谷氨酸,當谷氨酸增多并與酶結合時,可導致谷氨酸合成_____。(填“增多”“不變”或“減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一個不經常鍛煉身體的同學在校運動會上,參加完5000米比賽后,第二天雙腿肌肉酸痛,這是因為其腿部的肌肉細胞(
A.只進行了有氧呼吸
B.進行了無氧呼吸
C.產生了乙醇
D.產生了酒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哪項不是孟德爾獲得成功的原因

A對實驗結果精確地進行統計分析

B選用閉花受粉的豌豆作實驗材料

C先研究一對相對性狀,后研究兩對相對性狀

D先研究遺傳因子的行為,后研究同源染色體的行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自然界中的生物,既有二倍體又有單倍體和多倍體等,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單倍體生物體細胞中一定只有一個染色體組

B二倍體玉米的卵細胞發(fā)育成的個體是二倍體

C六倍體小麥花粉離體培養(yǎng)成的個體是單倍體

D三倍體無籽西瓜是單倍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在下列物質中,不屬于人體內環(huán)境的組成成分的是(
A.抗體
B.DNA
C.葡萄糖
D.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實現生態(tài)農業(yè),讓秸稈回歸農田的關鍵是獲得能夠高效分解秸稈的微生物。請回答下列問題:

(1)秸稈的主要成分易被________酶分解;從功能上看,篩選能產生該酶的微生物所用的培養(yǎng)基從功能上屬于________培養(yǎng)基。

(2)甲、乙兩組同學設計了兩種培養(yǎng)基(成分見下表):

注:“+”表示有;“-”表示無;CR為剛果紅。

A培養(yǎng)基能否用于分離要篩選的分解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入剛果紅(CR)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乙兩組同學分別采用稀釋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劃線法接種。甲組同學將1 mL水樣稀釋100倍后,在3個平板上分別接入0.1 mL稀釋液,經適當培養(yǎng)后,3個平板上的菌落數分別是39、38和37,據此可得出每升水樣中的活菌數為________個;示意圖a和b中,________是甲組同學接種培養(yǎng)后得到的結果;乙組同學劃線時,總是從上一次劃線的末端開始劃線,這樣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4)甲、乙兩組同學在微生物接種培養(yǎng)過程中,均留下一個未接種的平板同時培養(yǎng),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一個由n條多肽鏈組成的蛋白質分子共有m個氨基酸,該蛋白質分子完全水解共需多少個水分子( )

A. nB. mC. mn)個 D. mn)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