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為人體內(nèi)某蛋白質(zhì)合成過程.請據(jù)圖回答:
(1)圖中物質(zhì)G是
 
,合成該物質(zhì)所需原料是
 

(2)圖中所示在細胞核內(nèi)發(fā)生的過程稱為
 
,在細胞質(zhì)中發(fā)生的過程稱為
 

(3)圖中物質(zhì)B是
 
,物質(zhì)E是
 
考點:遺傳信息的轉錄和翻譯
專題:
分析:分析題圖:圖示為人體內(nèi)某蛋白質(zhì)合成過程,其中A為DNA分子;B為mRNA分子,作為翻譯的模板;C為核孔;D為核糖體,是翻譯的場所;E為tRNA,能識別和轉運氨基酸;F為氨基酸,是翻譯的原料;G為肽鏈;H為反密碼子.
解答: 解:(1)圖中物質(zhì)G是翻譯形成的肽鏈,合成該物質(zhì)所需原料是氨基酸.
(2)圖中所示為轉錄和翻譯過程,其中轉錄主要發(fā)生在細胞核內(nèi),翻譯發(fā)生在細胞質(zhì)中的核糖體上.
(3)圖中物質(zhì)B是轉錄形成的mRNA;物質(zhì)E是tRNA,能識別密碼子并轉運相應的氨基酸.
故答案為:
(1)肽鏈    氨基酸
(2)轉錄    翻譯
(3)mRNA    tRNA
點評:本題結合人體內(nèi)某蛋白質(zhì)合成過程圖解,考查遺傳信息的轉錄和翻譯,要求考生識記遺傳信息轉錄和翻譯的過程、場所、條件及產(chǎn)物等基礎知識,能準確判斷圖中各結構或物質(zhì)的名稱,再結合所學的知識答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研究被石油污染過的土壤中細菌數(shù)量,并從中篩選出能分解石油的細菌.為了分離和純化高效分解石油的細菌,科研人員利用被石油污染過的土壤進行如圖A所示的實驗.

(1)配置好的培養(yǎng)基通?梢允褂
 
法滅菌.與步驟②中培養(yǎng)基成分相比,步驟③中培養(yǎng)基成分的最大區(qū)別是
 

(2)接種細菌常用的方法有
 
.若經(jīng)過④過程后獲得的結果為圖B所示,則所操作方法如圖C中的
 
所示.
(3)步驟⑤后取樣測定石油含量的目的是
 
.對步驟⑤中某瓶中細菌計數(shù)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方法是
 
,其菌落數(shù)可代表活菌數(shù);另一種方法是
 
,該方法需要借助一塊特殊的載玻片,其名稱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細胞中不能合成ATP的部位是(  )
A、線粒體的內(nèi)膜
B、葉綠體中進行光反應的膜結構
C、高爾基體的膜
D、藍藻中進行光反應的膜結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列關于基因工程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基因載體能在宿主細胞中復制
B、常用CaCl2處理大腸桿菌使其處于感受態(tài)
C、常用農(nóng)桿菌轉化法轉化動物細胞
D、DNA分子雜交技術用于檢測目的基因是否導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根據(jù)人類遺傳病系譜圖中各世代個體的表現(xiàn)型進行判斷,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①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
B、②最可能是X染色體隱性遺傳
C、③最可能是X染色體顯性遺傳
D、④可能是X染色體顯性遺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列關于染色體、DNA、基因、脫氧核苷酸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在DNA分子結構中,與與脫氧核糖直接相連的一般是一個磷酸基和一個堿基
B、基因一般是具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一個DNA分子上可含有成百上千個基因
C、一個基因含有許多個脫氧核苷酸,基因的特異性是由脫氧核苷酸的種類、數(shù)目和排列順序決定的
D、染色體是DNA的主要載體,一條染色體上含有1個或2個DNA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現(xiàn)有一瓶葡萄糖溶液,內(nèi)含有適量酵母菌,經(jīng)測定瓶中放出CO2體積與吸收O2的體積比為5:3,假設酵母菌的數(shù)量與所消耗的葡萄糖的摩爾數(shù)成正比,則( 。
A、有
2
3
的酵母菌在進行無氧呼吸
B、有
1
4
的酵母菌在進行有氧呼吸
C、有
1
2
的酵母菌在進行有氧呼吸
D、有
1
3
的酵母菌在進行無氧呼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實驗裝置如圖所示,一段時間后,含液體3的半透膜袋萎縮,而含液體1的半透膜袋堅挺硬實.請推斷實驗開始時3種液體1、2、3的濃度分別是(選項中的“高”表示高濃度蔗糖溶液;“低”表示低濃度蔗糖溶液)(  )
A、高、低、水
B、水、高、低
C、低、水、高
D、水、低、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研究者為了研究神經(jīng)元之間興奮的傳遞過程,選用槍烏賊的神經(jīng)組織進行實驗,處理及結果見下表.
實驗
組號
處理微電極刺激突觸前神經(jīng)元測得動作電位(mV)室溫,0.5ms后測得突觸后神經(jīng)元動作電位(mV)
未加河豚毒素(對照)7575
浸潤在河豚毒素中5min后6565
10min后5025
15min后400
(1)室溫下,微電極刺激突觸前神經(jīng)元測得動作電位0.5ms后,才能測到突觸后神經(jīng)元的動作電位,這被稱為“興奮的延遲”,延遲的原因之一是突觸前膜以
 
的方式釋放
 
,該物質(zhì)被突觸后膜上的
 
識別.
(2)已知河豚毒素對于突觸后膜識別信息分子的敏感性無影響,從Ⅱ、Ⅲ、Ⅳ組推斷,突觸后神經(jīng)元動作電位的降低應該是
 
直接引起的,由此可知河豚毒素對神經(jīng)興奮的傳遞起
 
作用.
(3)若利用河豚毒素的生理作用開發(fā)藥物,可作
 
(選填選項前的符號).
A.降糖藥       B.麻醉藥          C.鎮(zhèn)痛劑       D.抗肌肉痙攣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