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通過受精作用可以使

A.同源染色體分離 B.染色單體發(fā)生交叉互換

C.精子染色體加倍 D.受精卵染色體數(shù)與體細胞相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下面是幾組同學所做的部分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組別實驗目的實驗材料所用試劑
植物組織中還原性糖的鑒定西瓜汁斐林試劑
植物細胞中脂肪的鑒定花生子葉酒精、蘇丹Ⅲ染液
生物組織中蛋白質的鑒定血漿雙縮脲試劑
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淀粉、淀粉酶斐林試劑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酵母菌、葡萄糖溶液澄清石灰水、重鉻酸鉀
(1)上述各組實驗中,所選材料不合理的一組是①.所用試劑不合理的一組是④(以上均填表中序號),原因是斐林試劑鑒定還原糖需要水浴加熱,會破壞該實驗設定的溫度條件,影響實驗結果的鑒定,正確的試劑應選用碘液.
(2)實驗②中,酒精的作用是洗浮色,與其他實驗相比,需用顯微鏡(儀器)進行觀察.
(3)雞血中蛋白質含量豐富,若用雞全血做蛋白質的鑒定實驗,需增加的實驗步驟是將雞全血靜置,待血細胞沉淀后,取上清液進行實驗.
(4)實驗⑤按照如圖裝置進行操作,如果兩組裝置中的澄清石灰水都變渾濁,能否說明酵母菌既能進行有氧呼吸,又能進行無氧呼吸?否,對實驗現(xiàn)象準確的描述應該是兩組裝置中的澄清石灰水都變渾濁,但甲組裝置中渾濁程度更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甘肅省天水市高三上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4秋•德州期末)某小組在探究培養(yǎng)液中酵母菌種群數(shù)量的動態(tài)變化時,同樣實驗條件下分別在4個錐形 瓶中進行如圖所示的培養(yǎng),均獲得了“S”型增長曲線.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達到K值的時間不同

B.可采用抽樣檢測的方法對酵母菌進行計數(shù)

C.Ⅳ內的種群數(shù)量先于Ⅱ內的開始下降

D.4個錐形瓶中酵母菌種群的K值各不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北京市西城區(qū)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野生香蕉是二倍體,通常有大量的硬籽,無法食用。在大約1萬年前的東南亞,人們發(fā)現(xiàn)一種很少見的香蕉品種,這種香蕉無籽、可食,是世界上第一種可食用的香蕉,后來人們發(fā)現(xiàn)這種無籽香蕉是三倍體。

(1)三倍體香蕉的變異屬于_______,之所以無籽是因為此香蕉在減數(shù)分裂時________________,不能產生正常配子。

(2)由一種變異的致命真菌引起的香蕉葉斑病正在全球蔓延。在世界許多香蕉農場,每年多次、大量噴灑殺菌劑來抑制真菌的散播。但此做法未能起到較好的效果。在此,殺菌劑的使用對真菌起到了________________作用。

(3)生物學家到目前仍然沒有找到攜帶該真菌抗性基因的二倍體野生香蕉,說明基因突變具有____________的特點。如果找到具有抗真菌基因的二倍體野生香蕉,可以嘗試用____________育種方式,以獲得____________倍體香蕉作________(父本、母本),然后與二倍體野生香蕉雜交,從其后代的三倍體無籽香蕉中選育出抗病的品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北京市西城區(qū)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人類遺傳病21-三體綜合征患兒的發(fā)病率與母親年齡的關系如下圖所示,據(jù)圖分析降低該遺傳病發(fā)病率的主要措施是

A.已婚女性適齡生育

B.做產前的基因診斷

C.孕期要做血液檢查

D.要定期做B超檢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北京市西城區(qū)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馬達加斯加群島與非洲大陸只相隔狹窄的海峽,但是兩地生物種類有較大差異,造成這種現(xiàn)象最可能的原因是

A.島上的生物沒有進化 B.變異的方向不同

C.自然選擇的方向不同 D.它們的祖先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北京市西城區(qū)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多基因遺傳病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由多對基因控制 B.常表現(xiàn)出家族聚集現(xiàn)象

C.群體中發(fā)病率極低 D.易受環(huán)境因素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細胞分化的實質是( 。
A.基因組的改變B.基因的選擇性表達
C.染色體結構的改變D.細胞亞顯微結構的改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7~9月為“紅富士”蘋果果實的成熟期.研究人員在此期間,每隔10天,采摘果樹外圍的果實測定其中內源激素的含量,結果見下圖.請分析回答:

(1)經測定,在9月7日~9月17日期間,果實中花青素和可溶性糖的含量不斷增多,顏色和口味(成熟度)也發(fā)生了變化,其原因可能是果實內脫落酸和生長素的含量增加,促進了生成乙烯,進而促進果實的成熟.
(2)果實中的生長素主要來源于發(fā)育中的種子,經觀察,在7月29日~9月27日期間,果實體積增大減緩,是由于果實內細胞分裂素含量下降所致.
(3)研究發(fā)現(xiàn),生長素是以酸化細胞的方式促進細胞生長的,請完成以下驗證實驗.
材料用具:
燕麥胚芽鞘若干,中性緩沖溶液(溶液甲),弱酸性緩沖溶液(溶液乙),適宜濃度的生長素中性緩沖溶液(溶液丙),蒸餾水,錐形瓶等其它相關器材.
方法步驟:
①選取生長狀況一致的燕麥胚芽鞘若干,切去尖端;測量并記錄長度,用蒸餾水浸洗胚芽鞘切段,吸干表面水分.
②取錐形瓶3個,編號為A、B、C;把浸洗過的燕麥胚芽鞘切段均分成3等份,分別放入3個錐形瓶中.
③在A瓶中加入溶液甲2ml;B瓶中加入溶液乙2mL,C瓶中加入溶液丙2mL,分別加蓋,并放在相同且適宜條件下培養(yǎng).
④一段時間后測量并記錄三組胚芽鞘切段的長度,并求其平均值.
結果預測:
A組胚芽鞘切段的長度變化不明顯;
B組胚芽鞘切段伸長明顯;
C組胚芽鞘切段伸長量與B組大致相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