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題目】在水稻葉肉細胞中,下列代謝產物:丙酮酸、二氧化碳、糖類產生的位置分別是(  )

A. 細胞質基質、葉綠體基質、線粒體基質

B. 線粒體基質、細胞質基質、葉綠體基質

C. 葉綠體基質、細胞質基質、線粒體基質

D. 細胞質基質、線粒體基質、葉綠體基質

【答案】D

【解析】

1、呼吸作用是指生物體內的有機物在細胞內經過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終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產物,并且釋放出能量的總過程。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階段的場所依次是細胞質基質、線粒體基質和線粒體內膜。有氧呼吸第一階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釋放少量能量;第二階段是丙酮酸和水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H],釋放少量能量;第三階段是氧氣和[H]反應生成水,釋放大量能量。
2、光合作用是指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變成儲存著能量的有機物,并釋放出氧氣的過程。光合作用的光反應階段(場所是葉綠體的類囊體膜上):水的光解產生[H]與氧氣,以及ATP的形成。光合作用的暗反應階段(場所是葉綠體的基質中):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應提供的ATP和[H]的作用下被還原生成葡萄糖等有機物。

細胞質基質可以進行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的第一階段,反應式:C6H12O6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故生成丙酮酸的場所是細胞質基質;線粒體基質進行有氧呼吸的第二階段:丙酮酸進入線粒體的基質中,兩分子丙酮酸和6個水分子中的氫全部脫下,共脫下20個[H],丙酮酸被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故二氧化碳的生成場所是線粒體基質;葉綠體基質進行光合作用的暗反應階段,物質變化為:CO2+C52C3,C3C6H12O6+C5,產生糖類等有機物,故糖類的生成場所是葉綠體基質,綜上分析,D正確,ABC錯誤。
故選D。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莊家一枝花,全靠肥當家”,肥料的作用主要是給植株的生長提供 ( )

A. 有機物 B. 無機鹽 C. 水分 D. 蛋白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白綿羊與白綿羊雜交,后代出現了白綿羊和黑綿羊,產生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是( )

A. 姐妹染色單體分離

B. 等位基因分離

C. 基因重組

D. 性狀分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物質進出細胞方式的概念圖,對圖示分析正確的是(  )

A. 據圖可確定①為不耗能需載體蛋白的協助擴散

B. ③和④兩種方式的共同特點是順濃度梯度運輸物質

C. 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可通過②兩種方式被吸收

D. 甘油分子進入細胞的方式為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植物體內兩種酶競爭一種底物,酶A將底物(白色)轉變?yōu)樽仙a物,酶B將底物轉變?yōu)榧t色產物。酶A比酶B對底物有更強的親和性,即酶A缺失時酶B才起作用。控制酶A的基因(A)與控制酶B的基因(B)分別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

(1)純合紫色與純合紅色植株雜交,F1(AaBb)自交得F2,請寫出遺傳圖解。

2F2中紫色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__種,其中雜合子所占的比例為_________。

(3)若F2中的紅色植株隨機交配,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為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研究小組做實驗探究某單細胞綠藻在正常溫度環(huán)境和低溫脅迫時脫落酸(ABA)對其生長的影響,結果如下圖所示,其中不能得出的結論是( )

A. 低溫脅迫環(huán)境下ABA可以誘導IAA的合成促進生長

B. ABA可以抵抗低溫脅迫對藻類的傷害

C. 正常溫度環(huán)境下ABA對藻類的生長起抑制作用

D. 自然生長的藻類遭遇低溫時ABA的合成量可能會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神經傳導的敘述錯誤的是(  )

A. 在突觸前膜發(fā)生的信號變化是電信號→化學信號

B. 突觸后膜發(fā)生的信號變化是化學信號→電信號

C. 神經遞質只能由突觸前膜釋放,通過突觸間隙,作用于突觸后膜

D. 突觸后膜上的受體與相應神經遞質結合后,就一定會引起突觸后神經元興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35%~40%的甲醛水溶液(福爾馬林)可作為防腐劑,其防腐的原理是使蛋白質變性。自然界中有能分解甲醛的細菌和真菌。下圖為分離和純化分解甲醛細菌的實驗過程。

(1)②過程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過程培養(yǎng)出的是_______________。培養(yǎng)基滅菌的常用方法是利用高溫可以使微生物的_________________等物質發(fā)生變性。

(2)通過④培養(yǎng)能獲得__________。若下圖甲表示在平板培養(yǎng)基上的第一次和第二次劃線,請在圖乙中畫出第三次劃線,劃線后在恒溫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時,培養(yǎng)皿須倒置,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3)經過⑤過程后,取樣測定甲醛濃度,選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分離、培養(yǎng)菌株。 為研究甲醛初始濃度對菌株降解甲醛能力的影響,做了有關實驗并得到如下圖結果

(4)由上圖可知,當甲醛的初始濃度小于1 200 mg/L時,菌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當甲醛的初始濃度增高至1 600 mg/L時,48小時后菌株對甲醛的降解能力很弱,甚至失去降解能力,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野生型果蠅表現為灰體、直剛毛、長翅,從該野生型群體中分別得到了甲、乙兩種單基因隱性突變的純合體果蠅,同時還得到殘翅種類的果蠅丙(突變性狀顯、隱性未知),其特點如表所示,果蠅有4對染色體(Ⅰ~Ⅳ號,其中Ⅰ號為性染色體)。

表現型

表現型特征

基因型

基因所在染色體

黑檀體

體呈烏木色、黑亮

ee

黑體

體呈深黑色

bb

殘翅

翅退化,部分殘留

(V或v)

某小組用果蠅進行雜交實驗,探究性狀的遺傳規(guī)律.回答下列問題:

1)小組同學通過果蠅雜交實驗要探究殘翅性狀的顯隱性,通過雜交實驗得到F1均為野生型,F1果蠅細胞中部分染色體和基因關系如圖所示,該雜交實驗選用的果蠅是________,根據F1性狀表現,殘翅性狀為_______性,在圖中相應染色體上標出該對基因(長翅和殘翅V—v)。

2)用甲果蠅與乙果蠅雜交,F1的基因型為________、表現型為__________,F1雌雄交配得到的F2中果蠅體色性狀_____(填“會”或“不會”)發(fā)生分離。

(3)該小組又從乙果蠅種群中得到一只表現型為焦剛毛、黑體的雄蠅,與一只直剛毛灰體雌蠅雜交后,子一代雌雄交配得到的子二代的表現型及其比例為直剛毛灰體♀:直剛毛黑體♀:直剛毛灰體♂:直剛毛黑體♂:焦剛毛灰體♂:焦剛毛黑體♂=6:2:3:1:3:1,則雌雄親本的基因型分別為_______(控制剛毛性狀的基因用A/a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