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探究生長素和乙烯對某植物生長的影響,科學家在該植物某一生長周期內(nèi),發(fā)現(xiàn)莖中兩種激素的含量和莖段生長情況如圖所示.下列相關推測正確的是( 。
A、莖的伸長與生長素的促進作用有關,與乙烯無關
B、生長索濃度增高到一定值時,會促進乙烯的合成
C、莖段中乙烯含量增高,會增強生長素的促進作用
D、圖中a、b兩個時刻,該植物莖段的生長速度相同
考點:植物激素的作用
專題:
分析:據(jù)圖分析:當植物莖中生長素的含量達到M時,會促進乙烯的合成,當莖中乙烯的含量達到一定濃度時,反過來會抑制生長素的合成.
解答: 解:A、在植物的生長發(fā)育中各種激素是互相配合,協(xié)調(diào)一致共同起作用的,A錯誤;
B、據(jù)圖分析,生長素濃度增大到一定值,即M時,會促進植物莖中乙烯的合成,B正確;
C、據(jù)圖分析,當乙烯的濃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會抑制生長素的合成,C錯誤;
D、圖中a、b兩個時刻,該植物生長素的含量相同,但a點能促進植物生長,b點植物基本不生長,D錯誤.
故選:B.
點評:本題結合圖示主要考查植物激素間的相互關系,意在強化學生對相關植物激素的作用的理解與運用.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在某哺乳動物(體細胞染色體數(shù)=24)的睪丸中,細胞甲和細胞乙的染色體、染色單體、核DNA分子數(shù)依次是24、48、48和12、24、24.下列關于細胞甲和細胞乙的分裂方式的判斷,正確的是(  )
A、細胞甲和細胞乙一定都在進行有絲分裂
B、細胞甲可能在進行減數(shù)分裂,細胞乙一定在進行減數(shù)分裂
C、細胞甲不可能在進行減數(shù)分裂,細胞乙一定在進行減數(shù)分裂
D、細胞甲和細胞乙一定都在進行減數(shù)分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列生命科學研究中,中國科學家直接參與的有幾項?( 。
①細胞學說的提出     ②結晶牛胰島素合成     ③酵母丙氨酸轉移核糖核酸合成
④克隆羊多利培育     ⑤人類基因組計劃.
A、2項B、3項C、4項D、5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如圖甲、乙兩生態(tài)系統(tǒng)中能量流動情況和碳循環(huán)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甲、乙兩圖中的A分別代表的是
 
、
 
.B在甲、乙兩個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分別代表第
 
、
 
營養(yǎng)級.
(2)乙圖所示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群落由
 
共同構成,若該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生產(chǎn)者增重10000kg,則最高營養(yǎng)級最多可增重
 
kg.
(3)下表是對甲生態(tài)系統(tǒng)(一個成熟生態(tài)系統(tǒng),長期處于穩(wěn)定狀態(tài))中,A,B,C,D四種成分同能量流動情況的調(diào)查結果.分析表與甲圖,你認為分解者指的是甲圖中的
 
和表中的
 
.能量在初級消費者和次級消費者之間的傳遞效率約為
 

 單位:103kJ/(m3?a)
  生物同化作用固定的能量 生物體內(nèi)所貯存的能量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 
 ① 15.91 2.8113.10 
 ② 871.27 369.69 501.58
 ③ 141.20 62.0779.13 
 ④ 211.8519.26  192.59
(4)某實驗小組要從甲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篩選出而鹽細菌,接種前需要用
 
法對培養(yǎng)基進行滅菌,從功能上講,該培養(yǎng)基屬于
 
培養(yǎng)基,若采用稀釋涂布平板法分離該細菌,則獲得菌落數(shù)往往比活菌的實際數(shù)目
 
(填“多”或“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圖為某種罕見的遺傳病的家族系譜圖,這種病癥的遺傳方式最可能是(  )
A、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
B、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
C、伴X顯性遺傳病
D、伴X隱性遺傳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列關于植物細胞質壁分離實驗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在發(fā)生質壁分離的細胞中能觀察到紫色中央液泡逐漸縮小
B、用黑藻葉片進行實驗時,葉綠體的存在會干擾實驗現(xiàn)象的觀察
C、用紫色洋蔥鱗片葉不同部位的外表皮觀察到的質壁分離程度可能不同
D、紫色洋蔥鱗片葉外表皮細胞的液泡中有色素,有利于實驗現(xiàn)象的觀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列有關特異性免疫的敘述,錯誤的是( 。
A、乙肝疫苗需在一定時期內(nèi)間隔注射三次,使機體產(chǎn)生更多數(shù)量的抗體和淋巴細胞
B、接觸靶細胞并導致其裂解的免疫細胞是活化的致敏T淋巴細胞
C、B淋巴細胞受抗原刺激后,可增殖、分化為漿細胞和記憶B細胞
D、當抗原侵入宿主細胞時,細胞免疫才開始發(fā)揮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回答有關人體免疫問題.
埃博拉病毒是引起人類和靈長類動物發(fā)生埃博拉出血熱的烈性病毒;有關疫苗的研制正在積極的進行中.
(1)病毒的化學組成特點是
 

A.含有蛋白質、DNA和RNA
B.含有蛋白質、DNA或RNA
C.含有蛋白質、脂質和糖類
D.有核酸構成外殼
(2)如圖1埃博拉病毒電鏡照片,其形態(tài)如絲狀,遺傳物質為RNA.該病毒遺傳物質復制時在“中心法則”中的路徑可能是
 
(填圖2中的編號).
(3)研制疫苗是預防埃博拉病毒傳播的措施之一.制備埃博拉病毒疫苗時是利用病毒的結構或組成上的
 

假設某人感染了埃博拉病毒,體內(nèi)發(fā)生了某些免疫細胞的分化和免疫過程,如圖3.(數(shù)字表示過程,字母表示細胞或物質,其中X為抗原,Y為抗體).
(4)若X是埃博拉病毒,a細胞受到X刺激后將增殖分化出的
 
細胞,①過程的作用是
 

(5)圖中的b細胞可以吞噬多種病原體,這種免疫方式屬于
 
免疫.
(6)c細胞受到X刺激后發(fā)生的一系列免疫反應過程,屬于特異性免疫中的
 
免疫.在什么情況下會發(fā)生④過程?
 
,與②相比其有什么特點?
 

(7)圖中所表示能識別抗原的細胞或物質是?(多選)
 

A.a(chǎn)     B.b       C.c     D.d     E.e     F.Y.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有絲分裂的過程中,當細胞的染色體數(shù):染色單體數(shù):核DNA分子數(shù)=1:2:2時,該細胞還可能會發(fā)生( 。
A、細胞質進行不均等分裂
B、著絲點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離
C、著絲點排列在赤道板上
D、DNA聚合酶較為活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