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糖尿病的形成有多種原因,下圖所示①、②、③是免疫失調(diào)引起的糖尿病,Y2直接作用于胰島B細胞,導致胰島素分泌減少,血糖濃度升高;Y3與相應受體結合,使胰島素不能發(fā)揮作用,從而使血糖濃度升高.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①所示某類細胞產(chǎn)生的抗體Y1與胰島B細胞上的受體結合,導致胰島B細胞對葡萄糖的敏感度降低,血糖濃度升高.
(2)圖中的某類細胞直接來源于B細胞或記憶細胞的增殖分化,不同的某類細胞可以產(chǎn)生不同抗體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選擇性表達.
(3)圖中的胰島素作用于靶細胞,促使靶細胞攝取、利用、儲存葡萄糖,從而使血糖降低.
(4)圖中所示糖尿病屬于哪一類免疫失調(diào)疾?自身免疫病,可以通過注射胰島素進行治療的是①、② (填數(shù)字).

分析 1、據(jù)圖分析,圖中抗體Y1能與胰島B細胞上的受體結合,導致葡萄糖與受體的結合受到影響,使胰島B細胞分泌胰島素減少,從而使血糖升高.
2、圖中抗體Y2能直接作用于胰島B細胞,影響胰島B細胞的分泌,導致胰島素減少,從而血糖升高.
3、圖中Y3能與胰島素受體結合,影響胰島素與受體的結合,從而胰島素不能發(fā)揮作用,血糖升高.

解答 解:(1)圖中①所示漿細胞產(chǎn)生的抗體(Y1)與胰島B細胞上的受體結合,導致胰島B細胞對葡萄糖濃度上升的敏感度降低,胰島素的分泌量減少,血糖濃度升高.
(2)圖中某類細胞能分泌抗體,屬于漿細胞,由B細胞或記憶細胞增殖分化產(chǎn)生;不同效應B細胞產(chǎn)生不同抗體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選擇性表達,但基因相同.
(3)胰島素是惟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其作用分為兩個方面:促進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轉化成非糖類物質(zhì);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類物質(zhì)轉化.
(4)從免疫學的角度分析,這三種糖尿病都屬于自身免疫病,但①②是由于胰島素分泌減少造成的,故注射胰島素有效,但③是因Y3與胰島素受體結合,使胰島素不能結合導致的,故注射胰島素無效.
故答案為:
(1)胰島B細胞    
(2)B細胞或記憶細胞        基因的選擇性表達
(3)攝取、利用、儲存葡萄糖  
(4)自身免疫病    ①、②

點評 本題以三種自身免疫病引起的糖尿病為背景,考查學生從材料中獲取信息的能力和對知識的理解遷移能力,難度中等.另外注意圖中的三種糖尿病,只有Y1和Y2引起的糖尿病可以通過注射胰島素治療.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于種群和群落的說法,錯誤的是( 。
A.種內(nèi)互助有利于種群的發(fā)展,種內(nèi)斗爭不利于種群的發(fā)展
B.1:1的性別比例不是所有種群的最佳性別比例
C.森林群落中植物垂直分布的決定因素主要是陽光
D.群落的物種組成是區(qū)別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圖為某種單基因遺傳病的系譜圖,并且此種遺傳病在人群中的患病概率是$\frac{1}{10000}$,Ⅱ-4與該家庭無親緣關系.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此種遺傳病可能是伴X顯性遺傳病
B.如果Ⅰ-1和Ⅰ-2均攜帶致病基因,Ⅱ-2是攜帶者的概率為$\frac{1}{2}$
C.如果Ⅰ-1和Ⅰ-2的后代患病概率為$\frac{1}{4}$,則此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
D.若Ⅱ-2攜帶致病基因,則Ⅱ-3與Ⅱ-4的后代S患病的概率為$\frac{1}{30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分子從常態(tài)轉變?yōu)槿菀装l(fā)生化學反應的活躍狀態(tài)所需要的能量稱為活化能.可以通過加熱使分子得到能量從而轉變成活躍狀態(tài)發(fā)生化學反應;也可以加催化劑,降低活化能,發(fā)生化學反應.表是H2O2在不同條件下的分解實驗,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處理
試管編號
2mLH2O23.5%FeCl320%肝臟研磨液溫度實驗現(xiàn)象
12滴//室溫無氣泡產(chǎn)生
22滴//90℃少量氣泡
32滴2滴室溫較多氣泡
42滴/2滴室溫大量氣泡
本實驗可得出的結論有:
(1)化學催化劑和酶都能通過降低活化能而具有加速化學反應的功能.酶具有催化功能,本實驗反應出該功能具有高效性的特點.
(2)改變溫度,對第4號試管影響最大.該實驗還表明,正是由于酶的催化作有,細胞代謝才能在溫和條件下快速進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下列與微生物有關的敘述,錯誤的是(  )
A.藍藻和硝化細菌無線粒體,但能進行有氧呼吸
B.破傷風芽孢桿菌適宜生活在無氧的環(huán)境中
C.大腸桿菌的遺傳信息儲存在擬核和質(zhì)粒中
D.S型菌和R型菌的差異是基因選擇表達的結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下列有關遺傳與變異的表述正確的是( 。
A.先天性心臟病都是遺傳病
B.由環(huán)境引起的變異都是不能遺傳的
C.基因重組發(fā)生在受精作用的過程中
D.人類的大多數(shù)疾病與基因有關,也與生活方式和環(huán)境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下列關于細胞分裂的敘述正確的是(  )
A.S期,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進入細胞核內(nèi)用于DNA的合成
B.G1期,氨基酸進入細胞核內(nèi)用于蛋白質(zhì)的合成
C.有絲分裂前期主要特點是出現(xiàn)四分體
D.后期Ⅱ,非同源染色體發(fā)生自由組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番茄是二倍體植物(2N=24),番茄的紅果(R)對黃果(r)為顯性,高莖(H)對矮莖 (h)為顯性.回答下列問題:

(1)圖甲表示用基因型為RrHh的番茄植株的花粉進行育種實驗的過程.植株X為單倍體,其基因型種類及比例為RH:Rh:rH:rh=1:1:1:1.
(2)圖乙表示用紅果高莖番茄植株A連續(xù)測交兩代的結果.A的基因型是RrHH.
(3)番茄的正常葉(T)對馬鈴薯葉(t)為顯性.科學家發(fā)現(xiàn)一株正常葉但6號染色體為三體(6 號染色體有3條)的植株B (純合子,植株能正常發(fā)育并繁殖后代).
①植株B所發(fā)生的變異屬于染色體變異,用B作母本,馬鈴薯葉二倍體作父本進行雜交,理論上說F1中三體植株(C)和二倍體植株的比為1:1.
②為探究T、t基因是否位于6號染色體上,某課外活動小組同學設計了兩組實驗,請根據(jù)假設預測各組的實驗結果:
第一組:假設T、t基因不在6號染色體上,則用植株C自交,子代正常葉植株和馬鈴薯葉植株的比例為3:1.
第二組:假設T、t基因位于6號染色體上,則用植株C與馬鈴薯葉二倍體植株雜交,子代的基因型有4種,其中正常葉植株所占比例為$\frac{5}{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下列有關可遺傳變異的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基因突變導致的酶分子中氨基酸替換可能提高酶分子的催化活性
B.單倍體可能含有多個染色體組但一定不含有等位基因
C.可以通過光學顯微鏡觀察同源染色體交叉互換造成的染色體的變化
D.三倍體產(chǎn)生都是由于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分離異常引起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