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155808  155816  155822  155826  155832  155834  155838  155844  155846  155852  155858  155862  155864  155868  155874  155876  155882  155886  155888  155892  155894  155898  155900  155902  155903  155904  155906  155907  155908  155910  155912  155916  155918  155922  155924  155928  155934  155936  155942  155946  155948  155952  155958  155964  155966  155972  155976  155978  155984  155988  155994  156002  203614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某燒堿樣品含有少量不與酸作用的雜質,為了滴定其純度,進行以下滴定操作:
A.在250mL的容量瓶中配制250mL燒堿溶液
B.將250mL燒堿溶液置于錐形瓶中滴加幾滴酚酞做指示劑
C.在天平上準確稱取燒堿樣品Wg,在燒杯中用蒸餾水溶解
D.將物質的量濃度為C的標準鹽酸溶液裝入酸式滴定管,調整液面記下開始讀數(shù)為V1mL
E.在錐形瓶下墊一張白紙,滴定至紅色剛好消失為止,記下讀數(shù)V2mL.回答下列問題:
(1)正確操作步驟的順序是(填字母):C→A→B→D→E.(算一個空)
(2)滴定管讀數(shù)時應注意滴定管垂直,液面不再變化時才可讀數(shù),視線與溶液凹液面最低點相平,讀數(shù)準確到小數(shù)點后兩位.
( 3)操作E中的錐形瓶下墊一張白紙的作用是是為了使顏色變化更為明顯,易于判斷滴定終點.
(4)操作D中液面應調整到,尖嘴部分應.
(5)某學生實驗時把錐形瓶用燒堿溶液潤洗,使測定的濃度偏高(填“偏高”.“偏低”或“無影響”)
(6)該燒堿樣品純度的計算式為w(NaOH)=$\frac{0.4C({V}_{2}-{V}_{1})}{W}$×1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實驗室常利用甲醛法測定(NH42SO4樣品中氮的質量分數(shù),其反應原理為:4NH4++6HCHO=3H++6H2O+(CH26N4H+[滴定時,1mol (CH26N4H+與l mol H+相當],然后用NaOH標準溶液滴定反應生成的酸,
某興趣小組用甲醛法進行了如下實驗:
步驟Ⅰ稱取1.500g樣品,加水溶解,配成250mL溶液.
步驟Ⅱ用酸式滴定管量取25.00mL樣品溶液于250mL錐形瓶中,加入10mL 20%的中性甲醛溶液,搖勻、靜置5min后,加入1~2滴酚酞試液.用0.1010mol•L-1的NaOH標準溶液滴定至終點.按上述操作方法再重復2次.
(1)根據(jù)實驗步驟填空:
①步驟Ⅰ中用到的主要玻璃儀器有250mL容量瓶、膠頭滴管、燒杯、玻璃棒;
②步驟Ⅱ中酸式滴定管用蒸餾水洗滌后,直接加入樣品溶液進行量取,則測得樣品中氮質量分數(shù)偏低(填“偏高”、“偏低”或“無影響”,下同).錐形瓶用蒸餾水洗滌后,水未倒盡,則對滴定時用去NaOH標準溶液的體積無影響.滴定時對NaOH標準溶液體積,讀取初讀數(shù)時仰視,讀取終讀數(shù)時姿勢正確,則測得樣品中氮質量分數(shù)偏低.
③滴定時邊滴邊搖動錐形瓶,眼睛應觀察B
A.滴定管內液面的變化
B.錐形瓶內溶液顏色的變化
④滴定達到終點時,酚酞指示劑由無色變成淺紅色.
(2)滴定結果如表所示:
滴定次數(shù)待測溶液體積/ml[標準NaOH溶液體積讀數(shù)(ml)
滴定前/ml滴定后/ml
125.001.0221.03
225.002.0021.99
325.002.3022.30
則消耗NaOH標準溶液的體積平均為20.00mL,該樣品中氮的質量分數(shù)為18.8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本世紀是生命科學研究的昌盛時期,科學家研究發(fā)現(xiàn),進入生物體內的氧分子,可接受1個電子轉變?yōu)槌蹶庪x子自由基(O2-),進而引發(fā)產(chǎn)生一系列自由基.一切需氧生物在其機體內均有一套完整的活性氧系統(tǒng)(抗氧化酶和抗氧化劑),能將活性氧轉變?yōu)榛钚暂^低的物質,機體因此受到保護.
  人們利用羥胺(NH2OH)氧化的方法可以檢測其生物系統(tǒng)中O2-含量,原理是O2-與羥胺反應生成NO2-和一種過氧化物.NO2-在對氨基苯磺酸和α-萘胺作用下,生成粉紅的偶氮染體,染體在波長530nm處有顯著吸收,且其吸收值與c(NO2-)成正比,從而可計算出樣品中的O2-含量.某實驗室用以上方法處理后測得溶液中c(NO2-)=2.500×10-3 mol?L-1
(1)請根據(jù)測定原理寫出有關反應的離子方程式NH2OH+2O2-+H+=NO2-+H2O2+H2O;
(2)計算該樣品此時c(O2-)=5.000×10-3mol/L;
(3)如用羥胺氧化法測定O2-時,將其生成的過氧化物作為檢測物,若選用氧化還原法進行定量分析(用KMnO4標準溶液進行滴定)
①請寫出其測定原理的反應方程式2MnO4-+5H2O2+6H+=2Mn2++5O2↑+8H2O;
②測定所用的主要玻璃儀器為酸式滴定管、錐形瓶,滴定終點的現(xiàn)象為:錐形瓶中的溶液顯淺紫色,且半分鐘內不褪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某化學實驗小組想要了解市場上所售食用白醋(主要是醋酸的水溶液)的酸度,現(xiàn)從市場上買來一瓶某品牌食用白醋,用實驗室標準NaOH溶液對其進行滴定.下表是4種常見指示劑的變色范圍:
指示劑石蕊甲基橙甲基紅酚酞
變色范圍(pH)5.0~8.03.1~4.44.4~6.28.2~10.0
(1)該實驗應選用酚酞作指示劑,向錐形瓶中移取一定體積的白醋所用的儀器是酸式滴定管.
(2)如圖表示50mL,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若A與C刻度間相差1mL,
A處的刻度為25,滴定管中液面讀數(shù)應為25.40mL.,此時滴定管中液體的體積大于24.60mL.
(3)為了減小實驗誤差,該同學一共進行了三次實驗,假設每次所取白醋體積均為VmL,NaOH標準漓濃度為c mol•L-1,三次實驗結果記錄如下:
實驗次數(shù)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消耗NaOH溶液體積/mL26.0225.3225.28
從上表可以看出,第一次實驗中記錄消耗NaOH溶液的體積明顯多于后兩次,其原因可能是BC.
A.實驗結束時俯視刻度線讀取滴定終點時NaOH溶液的體積
B.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氣泡,滴定結束無氣泡
C.盛裝標準液的滴定管裝液前用蒸餾水潤洗過,未用標準液潤洗
D.第一次滴定用的錐形瓶用待裝液潤洗過,后兩次未潤洗
E.滴加NaOH溶液過快,未充分振蕩,剛看到溶液變色,立刻停止滴定
(4)根據(jù)所給數(shù)據(jù),寫出計算該白醋中總酸度的表達式(不必化簡):$\frac{\frac{25.28+25.32}{2}×c×0.1×60}{2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用標準鹽酸滴定未知濃度的NaOH溶液,下列各操作中,不會引起實驗誤差的是( 。
A.用蒸餾水冼凈滴定管后,裝入標準鹽酸進行滴定
B.用蒸餾水冼凈錐形瓶后,再用NaOH液潤洗,而后裝入一定體積的NaOH溶液
C.用堿式滴定管取10.00mLNaOH溶液放入用蒸餾水洗凈的錐形瓶中,再加入適量蒸餾水進行滴定
D.改用移液管取10.00mLNaOH溶液,放入錐形瓶后,把移液管尖嘴處液體吹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某學生欲用已知物質的量濃度的鹽酸來測定未知物質的量濃度的氫氧化鈉溶液時,選擇酚酞作指示劑.請?zhí)顚懴铝锌瞻祝?br />(1)用標準的鹽酸溶液滴定待測的氫氧化鈉溶液時,左手把握酸式滴定管的活塞,右手搖動錐形瓶,眼睛注視錐形瓶內溶液顏色的變化.直到溶液顏色由紅色突變?yōu)闊o色,且半分鐘內不褪色為止.
(2)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所測氫氧化鈉溶液的濃度數(shù)值偏低的是D.
A.酸式滴定管未用標準鹽酸溶液潤洗就直接注入標準鹽酸溶液
B.滴定前盛放氫氧化鈉溶液的錐形瓶用蒸餾水洗凈后沒有干燥
C.酸式滴定管在滴定前有氣泡,滴定后氣泡消失
D.讀取鹽酸體積時,開始仰視讀數(shù),滴定結束時俯視讀數(shù)
(3)若滴定開始和結束時,酸式滴定管中的液面如圖1和圖2所示,請將數(shù)據(jù)填入表格的空白處.
滴定次數(shù)待測氫氧化鈉溶液的體積/mL0.1000mol/L 鹽酸的體積/mL
滴定前刻度滴定后刻度溶液體積/mL
第一次25.000.0026.1026.10
第二次25.001.5628.0826.52
第三次25.000.2226.3426.12
(4)請根據(jù)上表中數(shù)據(jù)列式計算該氫氧化鈉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c(NaOH)=0.1044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2017學年重慶市高一上10月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工業(yè)上常用FeCl3溶液制印刷電路板并再生,主要過程如下:

腐蝕Cu:2FeCl3+Cu=CuCl2+2FeC12;

然后回收Cu:Fe+CuCl2=Cu+FeCl2;

再生FeC13:2FeC12+C12=2FeC13。

將某電路板上的Cu腐蝕完全,恰好消耗0.5L2mol/LFeCl3。全過程忽略體積的變化。

回答下列問題:

(1)畫出Cl原子結構示意圖:________________;

(2)將Cu腐蝕一半時,溶液中的金屬陽離子有:_______________;此時c(Cl-)為:____________mol/L;

(3)腐蝕的Cu的總物質的量為:______________mol;

(4)再生FeC13時,溶液由___________色最終變?yōu)開__________色;消耗的Cl2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至少為:________________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2017學年重慶市高一上10月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過碳酸鈉(2Na2CO3·3H2O2)廣泛用于洗滌、紡織、醫(yī)療、造紙等。某興趣小組展開了深入的學習:

【資料卡片】:

I、制備研究:工業(yè)上采用“醇析法”將其轉化成固態(tài)的過碳酸鈉晶體(化學式為2Na2CO3·3H2O2), “醇析法”的生產(chǎn)工藝流程如下:

請回答問題:

(1)Na2CO3俗名:_______________;其水溶液能使酚酞變_______________;

(2)H2O2受熱容易分解,寫出該分解反應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3)生產(chǎn)過程中,反應及干燥均需在低溫度下進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生產(chǎn)過程中,加入較多無水乙醇后,過碳酸鈉晶體大量析出,此無水乙醇的作用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

(5)操作A的名稱是______________,若在實驗室完成此操作,需要的玻璃儀器是燒杯、玻璃棒和_____________;

(6)母液可以循環(huán)使用,但須進行“一系列操作”分離,這些操作包括:加入少量___________,不再有氣泡產(chǎn)生后,過濾,將所得濾液再進行______________(填操作名稱),即可得Na2CO3溶液和95%的乙醇。為獲取無水乙醇,還需進行的操作是:向95%的乙醇中加入足量CaO后,選__________(填序號)裝置進行實驗。

II、純度測定:興趣小組同學設計了如圖1所示實驗裝置(部分儀器略去),測定過碳酸鈉樣品中2Na2CO3·3H2O2的質量分數(shù)。步驟如下:

① 連接儀器并檢查好氣密性

② 將過碳酸鈉樣品(2.20g)和少許MnO2均勻混合后置于裝置A中,在量筒中加滿水;

③ 連接儀器,打開滴液漏斗活塞,緩緩滴入水;

④ 待裝置A中_____________時,停止滴加水,并關閉活塞;

⑤ 冷卻至室溫后,平視讀數(shù);

⑥ 根據(jù)數(shù)據(jù)進行計算。

請回答下列問題:

(7)完善實驗步驟的相關內容:④ __________;

(8)第⑤中,已“冷卻至室溫”的判斷依據(jù)是:_____________;

(9)量筒中,加裝的長導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10)實驗中,______________,則開始收集氣體;

A.剛開始出現(xiàn)氣泡時

B.當氣泡均勻連續(xù)出現(xiàn)時

C.若用帶火星木條放在導管口部,復燃時

(11)量筒的局部示意見圖2,平視讀數(shù)時應沿____________視線(選填“a”或“b”) 進行。圖中________視線(選填“a”或“b”)對應的讀數(shù)較大。

(12)若量筒中收集到氣體的體積是224mL (己轉化為標準狀況下的數(shù)據(jù)),計算過碳酸鈉樣品中2Na2CO3·3H2O2的質量分數(shù):_____________;[Mr(O2)=32、Mr(2Na2CO3·3H2O2)=314]

(13)經(jīng)過討論,小組同學一致認為測定結果偏大,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任寫一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7屆福建省高三上第二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金屬鈉的敘述錯誤的是( )

A.鈉的還原性很強,只能以化合態(tài)存在于自然界

B.鈉質地柔軟,可用小刀切割,保存在煤油中

C.鈉失火后可用大量水或泡沫滅火器撲滅

D.鈉的焰色反應為黃色,可用在霧天做指示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7屆福建省高三上第二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已知A是一種金屬單質,B顯淡黃色,其轉化關系如圖所示,則C的以下性質錯誤的是( )

A.溶液呈堿性

B.與澄清石灰水反應產(chǎn)生白色沉淀

C.與足量鹽酸反應放出氣體

D.受熱易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