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某次實驗室制取乙酸丁酯所用原料為:7.4mL1﹣丁醇、6.0mL冰醋酸,1.0mL濃硫酸.若制得乙酸丁酯(式量116)的質(zhì)量為5.12g,則以下正確的是( )
1﹣丁醇 | 冰醋酸 | |
密度(g/cm3) | 0.81 | 1.05 |
摩爾質(zhì)量(g/mol) | 74 | 60 |
A.產(chǎn)率:約54.49%
B.產(chǎn)率:約42.04%
C.轉(zhuǎn)化率:冰醋酸小于1﹣丁醇
D.轉(zhuǎn)化率:冰醋酸大于1﹣丁醇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氯雷他定是緩解過敏癥狀的藥物,其分子結(jié)構(gòu)簡式如圖,說法正確的是( )
A.該分子中存在肽鍵
B.最多可以有12個碳原子共平面
C.1 mol氯雷他定最多可與8 mol氫氣發(fā)生加成反應
D.能與NaOH溶液反應,但不能與NaHCO3溶液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2015年諾貝爾獎獲得者屠呦呦提取的抗瘧新藥青蒿素的結(jié)構(gòu)簡式,用鍵線式表示如圖.
(1)青蒿素的分子式為 .
(2)為了引入過氧基 ,需要在有機合成中引入羥基,引入羥基的反應類型有(選填編號)
①取代 ②加成 ③消去 ④酯化 ⑤還原
(3)步驟①③的作用是 .
(4)C8H10O3的結(jié)構(gòu)簡式: .
(5)C與這種天然香草醛互為同分異構(gòu)體,寫出符合下列條件的C的一種結(jié)構(gòu)簡式 .
①有苯環(huán);②能水解;③能發(fā)生銀鏡反應;④遇FeCl3溶液發(fā)生顯色反應.
(6)芐基乙醛 是合成青蒿素的中間原料之一,寫出由苯甲醛和氯乙烷為原料,制備芐基乙醛的合成路線流程圖(無機試劑任用) . 已知:羰基α﹣H可發(fā)生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電離方程式正確的是( )
A. MgSO4=Mg+2+SO4-2
B. Ba(OH)2=Ba2++OH2-
C. Al2(SO4)3=2Al3++3SO42-
D. KClO3=K++Cl-+3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詩詞中所描述的現(xiàn)象,不屬于分散系的是( )
A.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中的“大漠孤煙”
B. “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中的“巫山云”
C. “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中的“百丈冰”
D.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中的“杏花村白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室由鐵屑制取莫爾鹽的主要步驟是:由鐵屑與稀硫酸水浴加熱制取FeSO4;FeSO4與(NH4)2SO4以等物質(zhì)的量混合后加熱,濃縮結(jié)晶得莫爾鹽。
(1)加熱鐵屑與稀硫酸時常常需要補充蒸餾水,原因。
(2)實驗中為減少硫酸亞鐵的損失,過濾分離硫酸亞鐵溶液時應注意的問題是。
(3)為防止Fe2+被氧化,實驗中可采取的措施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實驗能達到目的的是( )
A.用分液漏斗、燒杯、蒸餾水分離Br2和CCl4的混合物
B.將NH4Cl溶液蒸干制備NH4Cl固體
C.用萃取分液的方法除去酒精中的水
D.用可見光束照射以區(qū)別溶液和膠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強酸性溶液X含有Ba2+、Al3+、NH、Fe2+、Fe3+、CO、SO、SO、Cl-、NO中的一種或幾種,取該溶液進行實驗,實驗內(nèi)容如下:
根據(jù)以上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1)溶液X中除H+外還肯定含有的離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能存在的離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寫出有關(guān)離子方程式:步驟①中生成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驟②生成沉淀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設(shè)測定A、F、I均為0.01 mol,10 mL X溶液中n(H+)=0.04 mol,而沉淀C物質(zhì)的量為0.07 mol,能說明該溶液不能確定的陰離子存在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