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可逆反應①X(g)2Y(g) 2Z(g)、②2M(g) N(g)P(g)分別在密閉容器的兩個反應室中進行,反應室之間有無摩擦、可滑動的密封隔板。反應開始和達到平衡狀態(tài)時有關物理量的變化如圖所示:

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反應①的正反應是吸熱反應

B.達到平衡(Ⅰ)時體系的壓強與反應開始時體系的壓強之比為14:15

C.達到平衡(Ⅰ)時,X的轉(zhuǎn)化率為5/11

D.在平衡(Ⅰ)和平衡(Ⅱ)中,M的體積分數(shù)相等

【答案】C

【解析】

A、根據(jù)圖,降溫時,左側(cè)的體積減小,氣體總物質(zhì)的量減小,依據(jù)反應①的化學反應方程式,降溫,平衡向右進行,即反應①正反應方向為放熱反應,故A錯誤;

B、隔板可以移動,左右壓強相等,求左側(cè)達到平衡時壓強與反應開始時的壓強之比,應計算右側(cè)壓強之比,反應②反應前后氣體物質(zhì)的量不變,依據(jù)PV=nRT,壓強之比等于體積的反比,即達到平衡(I)的壓強與反應開始時體系的壓強之比等于22.2=1011,故B錯誤;

C、平衡(I)左右兩側(cè)壓強相同,即體積之比等于其物質(zhì)的量之比,得出左側(cè)氣體物質(zhì)的量為mol,左側(cè)氣體物質(zhì)的量減少(3-mol=mol,左側(cè)氣體減少的物質(zhì)的量等于消耗X的物質(zhì)的量,即X的轉(zhuǎn)化率等于,故C正確;

D、由平衡(I)到平衡(II),化學反應②發(fā)生移動,由于反應②的平衡移動方向無法確定,因此M的體積分數(shù)大小變化也無法確定,故D錯誤;

答案選C。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一個固定容積的密閉容器中,可逆反應m A(g)n B(g)p C(g)q D(g),當 m、 n、 p、q 為任意整數(shù)時,下列說法一定能說明反應已達到平衡的是( )

體系的壓強不再改變體系的密度不再改變各組分的濃度不再改變各組分的質(zhì)量分數(shù)不再改變反應速率 v(A)∶v(B)∶v(C)∶v(D)=m∶n∶p∶q ⑥單位時間內(nèi) m mol A 發(fā)生斷鍵反應,同時 p mol C 也發(fā)生斷鍵反應

A. ③④⑤⑥ B. ③④⑥ C. ①③④ D. ②③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呼吸面具和潛水艇中可用過氧化鈉作為供氧劑。請選用適當?shù)幕瘜W試劑和實驗用品、用下圖中的實驗裝置進行實驗,證明過氧化鈉可作供氧劑。

(1)A是制取CO2的裝置。寫出A中發(fā)生反應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

(2)填寫表中空格:

儀器

加入試劑

加入該試劑的目的

B

飽和NaHCO3溶液

_________

C

_________

_________

D

_________

_________

(3)寫出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

(4)某課外小組為了驗證Na2CO3NaHCO3的穩(wěn)定性,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你認為在試管B中應放的物質(zhì)是_______,C、D兩個燒杯中的溶液分別是______、_______Na2CO3粉末中混有少量NaHCO3,除去雜質(zhì)的方法(寫方程式)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等物質(zhì)的量的X(g)Y(g)在密閉容器中進行可逆反應:X(g)+Y(g) 2Z(g)+W(s) ΔH<0,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ā  。�

A. 平衡常數(shù)K值越大,X的轉(zhuǎn)化率越大

B. 達到平衡時,反應速率v(X)=2v(Z)

C. 達到平衡后降低溫度,正向反應速率減小的倍數(shù)大于逆向反應速率減小的倍數(shù)

D. 達到平衡后,升高溫度或增大壓強都有利于該反應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室溫下,向10 mL 0.10molL1-1YOH溶液中逐漸滴加0.20molL-1HX 溶液,混合溶液的pH 變化如圖所示(溫度和體積變化忽硌不計)。下列結論錯誤的是

A.HX為一元弱酸,YOH 為一元強堿

B.M點對應溶液中水的電離程度大于N 點溶液中水的電離程度

C.N點對應溶液中粒子濃度:c(HX)> c(X - ) > c(Y+ ) > c(H+ ) > c(OH-)

D.室溫時,pH = a YX溶液中水電離出的c(OH-)=l.0×10-(14-a)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化學課外活動小組為了驗證元素非金屬性遞變規(guī)律,設計了如下圖所示的兩套實驗方案進行實驗探究:

方案一方案二

1)根據(jù)方案一裝置回答以下問題:

Ⅰ.寫出裝置①發(fā)生的化學反應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Ⅱ.若將反應后②中的溶液倒入CCl4中,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與下圖吻合的是________。(填代號)

Ⅲ.裝置③中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據(jù)方案二裝置回答以下問題:

Ⅰ.方案二驗證元素非金屬性遞變的理論依據(j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B裝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X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能說明碳元素和硅元素非金屬性強弱的實驗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方案一、二中多次用到廣口瓶,在化學實驗中廣口瓶可以配合玻璃管和其他簡單儀器組成各種功能的裝置,被稱為氣體實驗的萬能瓶。分析下圖中廣口瓶組合裝置的用途;

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按要求回答問題:

(1)半夾心結構催化劑M能催化乙烯、丙烯、苯乙烯的聚合,其結構如下圖所示。

組成M的元素中,電負性最大的是__________(填名稱)。

(2)鈦元素基態(tài)原子未成對電子數(shù)為________個,能量最高的電子占據(jù)的能級符號為________

(3)①已知Al 的第一電離能為578 kJ·mol-1、第二電離能為1 817 kJ·mol-1、第三電離能為2 745 kJ·mol-1、第四電離能為11 575 kJ·mol-1。請解釋其第二電離能增幅較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l單質(zhì)為面心立方晶體,其晶胞參數(shù)a=0.405 nm,晶胞中鋁原子的配位數(shù)為________。

②第二電離能I(Cu)________(填“>”或“<”)I (Zn)。

(4)在硅酸鹽中,SiO44—四面體[如下圖(a)]通過共用頂角氧離子可形成島狀、鏈狀、層狀、骨架網(wǎng)狀四大類結構型式。

圖(b)為一種無限長單鏈結構的多硅酸根(其中硅原子數(shù)為n):其中Si原子的雜化形式為_________,Si與O的原子數(shù)之比為__________,化學式為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
闂傚倸鍊搁崐鐑芥嚄閼哥數浠氬┑掳鍊楁慨瀵告崲濮椻偓閻涱喛绠涘☉娆愭闂佽法鍣﹂幏锟�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归柟闂寸绾捐鈹戦悩鍙夋悙缂佺媭鍨堕弻銊╂偆閸屾稑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