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分別取等質(zhì)量80℃的甲、乙兩種化合物的飽和溶液,降溫至20℃后,所析出的甲的質(zhì)量比乙的大(甲和乙均無結(jié)晶水).下列關(guān)于甲、乙溶解度的敘述中肯定正確的是
A.20℃時,乙的溶解度比甲的大B.80℃時,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
C.溫度對乙的溶解度影響較大D.溫度對甲的溶解度影響較大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離子方程式中正確的是( )
A.碳酸鈣和鹽酸反應:CO32﹣+2H+═CO2↑+H2O
B.過量的氯化鐵和鋅反應,鋅溶解:2Fe3++Zn═2Fe2++Zn2+
C.醋酸和苯酚鈉溶液的反應: O﹣+CH3COOH→ OH↓+CH3COO﹣
D.碳酸氫鈉溶液與氯化鋁溶液反應:Al3++3HCO3﹣═Al(HCO3)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jù)要求完成下列化學方程式或離子方程式
(1)金屬鋁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
(2)工業(yè)用焦炭與二氧化硅制粗硅
(3)金屬鋁與氧化鐵的鋁熱反應
(4)Na2O2與水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5)氯化亞鐵溶液與氯氣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按要求填空:
(1)0.2molO3和0.3molO2的質(zhì)量(選填“相等”、“不相等”或“無法判斷”),分子數(shù)之比為 , 所含原子數(shù)之比為 , 在相同條件下的體積之比為。
(2)73gHCl氣體中含有個分子,標準狀況下占有的體積為L。
(3)相同物質(zhì)的量濃度的KCl、MgCl2、AlCl3三種溶液,分別與AgNO3溶液反應,當生成的AgCl的沉淀的質(zhì)量之比為3:2:1時,三種溶液的體積比為。
(4)標準狀況下VL氯化氫氣體溶解在1L水中,所得溶液的密度為ρgmL,溶液中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ω,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cmolL-1 , 則ω=(任寫一種表達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我國化學家近年來合成的兩種聚乙炔衍生物分子的結(jié)構(gòu)式.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A和B均能在一定條件下水解,且水解均生成兩種產(chǎn)物
B.A水解生成的高分子化合物中所有碳原子一定共面
C.A和B的鏈節(jié)中均含有2個以上手性碳原子
D.1molA和B各與熱堿液反應,均最多消耗2n mol 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25℃ 時,用濃度為0.1000mol/L的NaOH溶液滴定20.00mL濃度均為0.1000mol/L的三種酸HX、HY、HZ,滴定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在相同溫度下,同濃度的三種酸溶液的導電能力順序:HZ<HY<HX
B.根據(jù)滴定曲線,可得Ka(HY)≈10﹣5
C.將上述HX、HY溶液等體積混合后,用NaOH溶液滴定至HX恰好完全反應時:c(X﹣)>c(Y﹣)>c(OH﹣)>c(H+)
D.HY與HZ混合,達到平衡時:c(H+)═ +c(Z﹣)+c(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guān)有機物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凡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屬于有機物
B.易溶于汽油、酒精、苯等有機溶劑中的物質(zhì)一定是有機物
C.所有的有機物都很容易燃燒
D.有機物所發(fā)生的反應,一般比較復雜,速度緩慢,并且還常伴有副反應發(fā)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海洋中有豐富的食品、礦產(chǎn)、能源、藥物和水產(chǎn)資源,下圖為海水利用的部分過程.
下列有關(guān)說法正確的是( )
A.制取NaHCO3的反應是利用其溶解度小于NaCl
B.用澄清的石灰水可鑒別NaHCO3和Na2CO3
C.在工段③、④、⑤中,溴元素均被氧化
D.工業(yè)上通過電解飽和MgCl2溶液制取金屬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有關(guān)營養(yǎng)物質(zhì)的說法正確的是
A. 構(gòu)成糖類的元素除C、H、O外還有少量的N
B. 雙糖和多糖最終水解都成為葡萄糖
C. 油脂在堿性條件下的水解稱為皂化反應
D. 蛋白質(zhì)是人類必須的營養(yǎng)物質(zhì),經(jīng)加熱后發(fā)生變化,冷卻后可以復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