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ing math: 100%
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8.下列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常溫時,某溶液中由水電離出來的c(H+)和c(OH-)的乘積為l×10-24,該溶液中一定可以大量存在K+、Na+、AlO-2、SO2-4
B.1 mol Na2O和Na2O2混合物中含有的陰、陽離子總數是3NA
C.鎳鎘可充電電池在現代生活中有廣泛應用,它的充放電反應按下式進行:Cd(OH)2+2Ni(OH)2?Cd(OH)2+2Ni(OH)2+2H2O,充電時陽極反應為:Ni(OH)2+OH-+e-═NiO(OH)+H2O
D.某一反應體系中的物質有:HCl、SnCl2、H2SnCl6、As、H3AsO3、H2O.已知As是產物之一,則該反應配平后H2O的化學計量數為6

分析 A.常溫時,某溶液中由水電離出來的c(H+)和c(OH-)的乘積為1×10-24,該溶液為強酸性或強堿性溶液,能和氫離子或氫氧根離子反應的離子不能大量共存;
B.過氧化鈉中陰離子為過氧根離子,1mol Na2O和Na2O2的混合物中含有的陰、陽離子的物質的量為3mol;
C.充電時陽極失電子發(fā)生氧化反應;
D.根據As、Sn元素化合價及電子轉移守恒可知,H3AsO3是氧化劑,被還原為As,SnCl2是還原劑被氧化為H2SnCl,再根據質量守恒、電子守恒書寫方程式.

解答 解:A.常溫時,某溶液中由水電離出來的c(H+)和c(OH-)的乘積為1×10-24,該溶液為強酸性或強堿性溶液,強酸性條件下,偏鋁酸根離子不能大量共存,故A錯誤;
B.1mol Na2O和Na2O2的混合物中含有2mol鈉離子和1mol陰離子,總共含有3mol陰陽離子,含有的陰、陽離子總數是3NA,故B正確;
C.根據反應原理可知,鎳鎘堿性充電電池充電時陽極失去電子發(fā)生氧化反應,其電極反應為:Ni(OH)2-e-+OH-═NiOOH+H2O,故C正確;
D.As是反應物之一,根據As、Sn元素化合價及電子轉移守恒可知,H3AsO3是氧化劑,被還原為As,SnCl2是還原劑被氧化為H2SnCl,所以反應方程式為12HCl+3SnCl2+2H3AsO3═3H2SnCl6+2As+6H2O,所以配平后H2O的化學計量數為6,故D正確;
故選A.

點評 本題考查了離子共存,電極反應式的書寫已經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的配平等,易錯選項是A,會根據c(H+)和c(OH-)的乘積確定溶液中的溶質性質,為易錯點.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工業(yè)上用鋁土礦(主要成分為Al203,含Fe2O3等雜質)為原料冶煉鋁的工藝流程如圖:對上述流程中的判斷正確的是(  )
A.試劑X為稀硫酸
B.反應Ⅱ中生成Al(OH)3的反應為:CO2+AlO2-+2H20=Al(OH)3↓+HCO3
C.結合質子( H+)的能力由強到弱的順序是Al02->CO32->OH-
D.Al2O3熔點很高,工業(yè)上還可采用電解熔融AICl3冶煉A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探險隊員”鹽酸,不小心走進了化學迷宮,迷宮有許多“吃人的野獸”(即能與鹽酸反應的物質),鹽酸必須避開它們,否則就無法通過.

(1)請你幫助它走出迷宮(用圖中物質前的序號連接起來表示所走的路線)③→⑥→⑩→⑦→⑪→⑫.
(2)在能“吃掉”鹽酸的化學反應中,屬于酸和堿中和反應的有2個,屬于氧化還原反應的有1個,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并標明電子轉移的方向和數目.其中氧化劑是HCl,還原劑是Zn.
(3)如果將鹽酸換成氯化鋇,它能沿著鹽酸走出的路線“走出”這個迷宮嗎?
填“能”或“不能”不能,若不能請寫出離子方程式說明其原因:Ba2++SO42-=Ba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為了防治環(huán)境污染并對尾氣進行綜合利用,某硫酸廠用氨水吸收尾氣中的SO2,再向吸收液中加入濃硫酸,以回收高濃度的SO2并得到副產品化肥(NH42SO4和NH4HSO4.為測定上述(NH42SO4和NH4HSO4固體混合物的組成,現稱取該樣品四份,分別加入相同濃度的NaOH溶液各40.00mL,加熱至120℃左右,使氨氣全部逸出[已知:(NH42SO4和NH4HSO4的分解溫度均高于200℃],測得有關實驗數據如下(標準狀況):
實驗序號樣品的質量/gNaOH溶液的體積/mL氨氣的體積/L
7.440.001.68
14.840.003.36
22.240.001.12
37.040.000
(1)測定過程中有關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H++OH-=H2O、NH4++OH-_NH3↑+H2O.
(2)3.7g該樣品進行同樣實驗時,生成的氨氣在標準狀況下體積為0.84L.
(3)試求算該混合物中(NH42SO4和NH4HSO4的物質的量之比.
(4)欲計算該NaOH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應選擇第Ⅲ組數據,并由此計算NaOH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寫出計算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工業(yè)上合成氨的反應是:N2(g)+3H2(g)?2NH3(g)△H=-92.20kJ•mol-1
(1)在絕熱固定容積的密閉容器發(fā)生反應:N2(g)+3H2(g)?2NH3(g),能說明上述反應向正反應方向移動的是②④
①單位時間內生成2n mol NH3的同時生成3n mol H2
②單位時間內生成6n mol N-H的同時生成2n mol H-H
③用N2、H2、NH3的物質的量濃度變化表示的反應速率之比為1:3:2
④混合氣體的平均摩爾質量增大
⑤容器內氣體密度不變
(2)已知合成氨反應在某溫度下2L的密閉容器中進行,測得如下數據:
時間(h)
物質的量(mol)
01234
N21.50n11.20n31.00
H24.504.203.60n43.00
NH300.201.001.00
根據表中數據計算:
①反應進行到2小時時放出的熱量為27.78KJ
②0~l小時內N2的平均反應速率0.05mol•L-1•h-1;
③此條件下該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K=0.15(保留兩位小數)
④反應達到平衡后,若往平衡體系中再加入N2、H2和NH3各1.00mol,化學平衡將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填“正反應”、“逆反應”或“不移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A、B、C、D、E、F六種元素為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A為原子半徑最小的元素,A和B可形成4原子10電子的分子X;C的最外層電子數是內層的3倍; D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是最內層電子數的一半;E是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F元素的最高正價與最低負價代數和為6.
請回答下列問題:
(1)B、C、D、E、F五種元素原子半徑由大到小的順序是Na>Al>Cl>N>O.
(2)A和C按原子個數比1:l形成4原子分子Y.Y的結構式是H-O-O-H.
(3)分子X的電子式是;D可以在液態(tài)X中發(fā)生類似于與A2C的反應,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Na+2NH3=2NaNH2+H2↑.
(4)實驗證明,熔融的EF3不導電,其原因是AlCl3在熔融的狀態(tài)下不發(fā)生電離,沒有產生自由移動的離子.
(5)E的單質可溶于A、C、D形成的化合物Z的水溶液中.拉曼光譜證實此反應生成的陰離子主要以E(CA)4的形式存在,寫出E溶于Z溶液的離子方程式:2Al+2OH-+6H2O=2Al(OH)4-+3H2↑.
(6)工業(yè)品Z的溶液中含有某些含氧酸根雜質,可用離子交換膜法電解提純.電解槽內裝有陽離子交換膜(只允許陽離子通過),其工作原理如圖所示.

①該電解槽的陽極反應式是4OH--4e-=2H2O+O2↑.
②通電開始后,陰極附近溶液pH增大(“增大”、“減小”或”不變”).
③除去雜質后的Z溶液從液體出口B(填寫“A”或“B”)導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四種主族元素的性質或結構信息如下:
元素編號相關信息
X 地殼中含量最大的金屬元素;元素最高價為+3價.
Y 原子最外層電子數是電子層數的2倍,最外層電子數是X最外層電子數的2倍.
Z 同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徑最小,常溫下單質呈液態(tài).
M 能從海水中提取的金屬元素,單質可在氮氣或二氧化碳中燃燒.
(1)M的原子結構示意圖是;上述元素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堿性最強的是(寫分子式)Mg(OH)2(元素用元素符號表示,下同�。�
(2)Y單質溶于熱濃的硫酸產生的氣體的化學式為SO2
(3)能體現Z單質比Y單質活潑性強的一個化學方程式:S2-+Br2=S+2Br-
(4)常溫下,不能與X的單質持續(xù)發(fā)生反應的是(填選項序號)bce.
a.CuSO4溶液   b.Fe2O3   c.濃硫酸    d.NaOH溶液    e.Na2CO3固體
(5)鐵元素與Z元素形成化合物FeZ3,FeZ3溶液按如圖所示進行試驗.裝置通電后,連接電源正極(填“正極”或“負極”)碳棒邊的煤油顏色將變深,另一碳棒附近溶液將出現的現象是溶液逐漸變成淺綠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7.三氯化硼的熔點為-107.3℃,沸點為12.5℃,易水解生成硼酸和氯化氫,可用于制造高純硼、有機合成催化劑等.實驗室制取三氯化硼的原理為:B2O3+3C+3Cl2_2BCl3+3CO
(1)甲組同學擬用下列裝置制取純凈干燥的氯氣(不用收集).

①裝置B中盛放的試劑是飽和食鹽水,裝置C的作用是干燥氯氣.
②裝置A中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MnO4-+16H++10Cl-=2Mn2++5Cl2↑+8H2O.
(2)乙組同學選用甲組實驗中的裝置A、B、C和下列裝置(裝置可重復使用)制取BCl3并驗證反應中有CO生成.

①乙組同學的實驗裝置中,依次連接的合理順序為A→B→C→G→E→H→J→H→F→D→I.
②實驗開始時,先通入干燥N2的目的是排除裝置中的空氣.
③能證明反應中有CO生成的現象是裝置F中黑色粉末變?yōu)榧t色,裝置D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下列物質均為Wg,將它們在氧氣中完全燃燒的產物全部通入到過量的過氧化鈉固體中,則過氧化鈉固體增重為Wg的是( �。�
①CO     ②H2     ③CH4    ④HCHO     ⑤CH3COOH     ⑥HCOOH.
A.①②⑥B.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②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