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氫氣和鋰發(fā)生反應生成LiH,制備LiH固體需要制備氫氣,LiH在干燥的空氣中能穩(wěn)定存在,遇水或酸能夠引起燃燒,所以制備得到的氫氣必須干燥純凈,利用A裝置制備氫氣,用裝置B中的堿石灰除去氫氣中的氯化氫和水蒸氣,通入裝置D中加熱和鋰反應生成氫化鋰,最后連接裝置C,防止空氣中的水蒸氣和二氧化碳進入裝置D和生成的氫化鋰發(fā)生反應;
制備氣體裝置,加入藥品前首先要進行的實驗操作是:檢驗裝置氣密性;
(2)石蠟是有機物,易溶解于有機溶劑甲苯;
(3)使用前應通入一段時間氫氣,排盡裝置內的空氣,防止加熱時氫氣不純發(fā)生爆炸危險;
(4)LiH與H2O發(fā)生水解反應,鋰離子結合氫氧根離子,氫負離子與氫離子結構生成氫氣,LiH與乙醇反應類似,羥基提供H原子與LiH反應生成氫氣,另外部分結合生成CH3CH2OLi;
(5)設LiH與Li的物質的量分別為xmol、ymol,根據方程式表示出生成氫氣的物質的量,再根據二者總質量、氫氣總體積列方程計算解答;
(6)裝置E用來收集H2,利用的是在燒瓶中收集氫氣,所以根據排水量氣法設計裝置,導氣管短進長出.
解答 解:(1)氫氣和鋰發(fā)生反應生成LiH,制備LiH固體需要制備氫氣,LiH在干燥的空氣中能穩(wěn)定存在,遇水或酸能夠引起燃燒,所以制備得到的氫氣必須干燥純凈,利用A裝置制備氫氣,用裝置B中的堿石灰除去氫氣中的氯化氫和水蒸氣,通入裝置D中加熱和鋰反應生成氫化鋰,最后連接裝置C,防止空氣中的水蒸氣和二氧化碳進入裝置D和生成的氫化鋰發(fā)生反應,裝置連接順序為:e接a,b接f,g接d(f和g調換也可以);
制備氣體裝置,加入藥品前首先要進行的實驗操作是:檢驗裝置氣密性;
裝置B中堿石灰是氧化鈣和氫氧化鈉的混合物,氧化鈣與水可反應,氫氧化鈉可作干燥劑,且與鹽酸能反應,所以該裝置的作用是吸收水蒸氣和部分氯化氫氣體,
故答案為:e接a,b接f,g接d(f和g調換也可以);檢驗裝置氣密性;除去H2中的H2O和HCl;
(2)取出一定量金屬鋰(固體石蠟密封),然后在甲苯中浸洗數次,利用石蠟是有機物易溶解于有機溶劑甲苯中,操作的目的是除去鋰表面的石蠟,
故答案為:除去鋰表面的石蠟;
(3)使用前應通入一段時間氫氣,排盡裝置內的空氣,防止加熱時氫氣不純發(fā)生爆炸危險,在加熱D處的石英管之前,必須進行的實驗操作是:收集c處排出的氣體并檢驗H2純度,
故答案為:收集c處排出的氣體并檢驗H2純度;
(4)LiH與H2O發(fā)生水解反應,鋰離子結合氫氧根離子,氫負離子與氫離子結構生成氫氣,LiH與乙醇反應類似,羥基提供H原子與LiH反應生成氫氣,另外部分結合生成CH3CH2OLi,反應方程式為:LiH+CH3CH2OH=CH3CH2OLi+H2↑,
故答案為:LiH+CH3CH2OH=CH3CH2OLi+H2↑;
(5)設LiH與Li的物質的量分別為xmol、ymol,則:
LiH+H2O=H2↑+LiOH
xmol xmol
2Li+2H2O=2LiOH+H2↑
ymol 0.5y mol
$\left\{\begin{array}{l}{8x+7y=0.174g}\\{x+0.5y=\frac{0.4704L}{22.4L/mol}}\end{array}\right.$解得x=0.02、y=0.002
故LiH與Li的物質的量之比為0.02mol:0.002mol=10:1,
故答案為:10:1;
(6)裝置E用來收集H2,利用的是在燒瓶中收集氫氣,所以根據排水量氣法設計裝置,導氣管短進長出,裝置圖為,
故答案為:.
點評 本題考查化學實驗制備方案,理解原理是解題關鍵,涉及對裝置及操作的分析評價、氣體收集、化學方程式的計算等,題目難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黏土 | B. | 純堿、石灰石、石英砂 | ||
C. | 黏土、石灰石 | D. | 二氧化硅、硅酸鈣、硅酸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 B. | m+n<p | ||
C. | 氣體A的轉化率升高 | D. | C氣體的體積分數增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沉淀物 | Fe(OH)3 | Fe(OH)2 | Co(OH)2 | Al(OH)3 | Mn(OH)2 |
完全沉淀的pH | 3.7 | 9.6 | 9.2 | 5.2 | 9.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該反應的Q>0 | |
B. | 若該反應在T1、T2時的平衡常數分別為K1、K2,則K1<K2 | |
C. | 在T2時,若反應體系處于狀態(tài)D,則此時V正>V逆 | |
D. | 若狀態(tài)B、C、D的壓強分別為PB、PC、PD,則 PC=PD>PB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