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某研究小組為探究飽和NaHCO3溶液中是否還能溶解少量NaHCO3固體,設計并完成了下列實驗.
實驗
編號
實驗操作現(xiàn)象或結論
測飽和NaHCO3溶液的pHpH為8.3
向2mL Na2CO3溶液中加入Mg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向2mL飽和NaHCO3溶液中加入MgCl2溶液無明顯現(xiàn)象
向20mL 飽和NaHCO3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aHCO3固體,靜置24小時溶液中微小的氣體緩慢地從底部固體逸出,最終固體全部溶解
已知常溫下:Ksp(CaCO3)=4.96×10-9,Ksp(MgCO3)=6.82×10-6
碳酸的電離常數(shù):H2CO3?HCO3-+H+  K1=4.3×10-7
HCO3-?CO32-+H+ K2=5.6×10-12
Mg(OH)2沉淀范圍:pH  9.4~12.4
(1)用化學用語解釋飽和NaHCO3溶液pH為8.3的原因:HCO3-+H2O?H2CO3+OH-
(2)實驗③中若用CaCl2溶液代替MgCl2溶液完成實驗,會觀察到白色沉淀.現(xiàn)象不同的原因是溶液中存在平衡HCO3-?CO32-+H+,Ksp(CaCO3)<Ksp(MgCO3),說明Ca2+結合CO32-能力比Mg2+強,所以可以得到CaCO3沉淀.
(3)為探究NaHCO3固體溶解的原理,取實驗④反應后的溶液,檢驗其產物.
Ⅰ.收集反應產生的氣體,發(fā)現(xiàn)氣體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
Ⅱ.測得反應后燒杯中溶液的pH為8.7.
Ⅲ.向反應后的溶液中滴加Mg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①步驟Ⅲ中白色沉淀是MgCO3
②結合化學用語解釋飽和NaHCO3溶液中固體溶解的原因體系中存在平衡:2HCO3-(aq)?CO32-(aq)+CO2↑+H2O(l).由于CO2不斷逸出,平衡正向移動,固體溶解.
③固體全部溶解后溶液pH升高的原因是反應生成了CO32-,由碳酸電離的常數(shù)可推出Na2CO3堿性大于NaHCO3,所以溶液pH升高.
(4)實驗③的目的是驗證檢驗飽和NaHCO3溶液中CO32-很少,不能與MgCl2溶液產生沉淀.
(5)根據(jù)上述實驗得出的結論是飽和NaHCO3溶液中可以溶解少量的NaHCO3固體.

分析 (1)為強堿弱酸鹽,水解呈堿性;
(2)已知Ksp(CaCO3)=4.96×10-9,Ksp(MgCO3)=6.82×10-6,易生成碳酸鈣沉淀;
(3)①向反應后的溶液中滴加Mg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生成沉淀為碳酸鎂;
②飽和NaHCO3溶液中固體溶解,溶液中存在2HCO3-(aq)?CO32- (aq)+CO2↑+H2O (l),由于CO2不斷逸出,可使平衡正向移動;
③生成CO32-,溶液堿性增強;
(4)實驗③加入氯化鎂,沒有沉淀生成,可說明碳酸根離子濃度減;
(5)由實驗④可知飽和NaHCO3溶液還能溶解少量NaHCO3固體.

解答 解:(1)碳酸氫鈉為強堿弱酸鹽,水解呈堿性,離子方程式為HCO3-+H2O?H2CO3+OH-,故答案為:HCO3-+H2O?H2CO3+OH-
(2)溶液中存在平衡HCO3-?CO32-+H+,已知Ksp(CaCO3)=4.96×10-9,Ksp(MgCO3)=6.82×10-6,Ksp(CaCO3)<Ksp(MgCO3),說明Ca2+結合CO32-能力比Mg2+強,所以可以得到CaCO3沉淀,
故答案為:溶液中存在平衡HCO3-?CO32-+H+,Ksp(CaCO3)<Ksp(MgCO3),說明Ca2+結合CO32-能力比Mg2+強,所以可以得到CaCO3沉淀;
(3)①向反應后的溶液中滴加Mg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生成沉淀為碳酸鎂,故答案為:MgCO3;
②飽和NaHCO3溶液中固體溶解,溶液中存在2HCO3-(aq)?CO32- (aq)+CO2↑+H2O (l),由于CO2不斷逸出,可使平衡正向移動,
故答案為:體系中存在平衡:2HCO3-(aq)?CO32- (aq)+CO2↑+H2O (l).由于CO2不斷逸出,平衡正向移動,固體溶解;
③生成CO32-,水解程度大于碳酸氫根離子,溶液堿性增強,所以溶液pH升高,
故答案為:反應生成了CO32-,由碳酸電離的常數(shù)可推出Na2CO3堿性大于NaHCO3,所以溶液pH升高;
(4)實驗③加入氯化鎂,沒有沉淀生成,可說明碳酸根離子濃度減小,不能與MgCl2溶液產生沉淀,
故答案為:驗證檢驗飽和NaHCO3溶液中CO32-很少,不能與MgCl2溶液產生沉淀;
(5)由實驗④可知飽和NaHCO3溶液還能溶解少量NaHCO3固體,故答案為:飽和NaHCO3溶液中可以溶解少量的NaHCO3固體.

點評 本題考查物質的含量的測定,為高頻考點,側重考查學生的分析能力和實驗能力,注意把握物質的性質以及實驗的原理,難度中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如圖為實驗室制取蒸餾水的裝置示意圖,根據(jù)圖示回答下列問題.

(1)指出圖中明顯的錯誤溫度計插入蒸餾燒瓶中部的位置;冷凝管中水進入的方向;
(2)A儀器的名稱是蒸餾燒瓶;B儀器的名稱是冷凝管;
(3)分液的第一步操作是打開分液漏斗上端塞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將某溶液逐滴加入Fe(OH)3膠體內,開始產生沉淀,繼續(xù)滴加時沉淀又溶解,該溶液是(  )
A.2mol/L NaOH溶液B.2mol/LH2SO4溶液C.2mol/LMgSO4溶液D.FeCl3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下列有關有機物說法不正確的是( 。
A.CH3CH(OH)CH2COOH系統(tǒng)命名法命名3-羥基丁酸
B.四苯基乙烯()中所有碳原子一定處于同一平面
C.lmol 分別與足量的Na、NaOH溶液、NaHCO3溶液反應,消耗這三種物質的物質的量分別是3mol、4mol、1mol
D.在一定條件下,苯與液溴、濃硝酸生成溴苯、硝基苯的反應都屬于取代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們對SO2的有關反應進行實驗探究:
【實驗I】如圖1,探究SO2催化氧化的反應:

(1)裝置 A模擬工業(yè)生產中SO2催化氧化的反應,其化學方程式是2SO2+O2$\frac{\underline{\;催化劑\;}}{△}$2SO3
(2)為檢驗反應后的氣體成分,將上圖裝置依次連接的合理順序為A、(按氣流方向,用字母表示)DFBCE.
(3)能證明氣體中有SO2的實驗現(xiàn)象是B中品紅溶液褪色,有SO3的實驗現(xiàn)象是F中有白色沉淀.
【實驗II】如圖2,探究SO2與Fe(NO33,溶液的反應:
(4)X中滴加濃硫酸之前應進行的操作是打開彈簧夾,通入一段時間N2,再關閉彈簧夾,目的是排盡裝置內的空氣,排除O2的干擾.
(5)裝置Y中產生了白色沉淀,其成分是BaSO4;該研究小組對產生白色沉淀的原因進行了假設:
假設1:在酸性條件下SO2與NO3-反應;
假設2:SO2與Fe3+反應;
假設3:SO2與Fe3+、NO3-都反應.
(6)某同學設計實驗驗證假設1,請幫他完成表中內容.
實驗步驟現(xiàn)象和結論
①測定Y中混合溶液的pH;
②配制與步驟①有相同pH的稀硝酸與BaCl2的混合液,并通入適量N2;
③將SO2通入步驟②中溶液.
若出現(xiàn)白色沉淀則假設1成立,若不出現(xiàn)白色沉淀則假設1不成立.
經(jīng)驗證假設1成立,則驗證過程中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4SO2+NO3-+5H2O+4Ba2+═4BaSO4↓+NH4++6H+(提示:此條件下未見氣體產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綠礬(FeSO4•7H2O)可作還原劑、著色劑、制藥等,在不同溫度下易分解得到各種鐵的氧化物和硫的氧化物.已知SO3是一種無色晶體,熔點16.8℃,沸點44.8℃,氧化性及脫水性較濃硫酸強,能漂白某些有機染料,如品紅等.回答下列問題:

(1)甲組同學按照圖1所示的裝置,通過實驗檢驗綠礬的分解產物.裝置B中可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品紅溶液褪色,甲組由此得出綠礬的分解產物中含有SO2.裝置C的作用是吸收尾氣,防止SO2(SO3)等氣體擴散到空氣中污染環(huán)境.
(2)乙組同學認為甲組同學的實驗結論不嚴謹,認為需要補做實驗.對甲組同學做完實驗的B裝置的試管加熱,發(fā)現(xiàn)褪色的品紅溶液未恢復紅色,則可證明綠礬分解的產物中BC(填字母).
A.不含SO2       B.可能含SO2     C.一定含有SO3
(3)丙組同學查閱資料發(fā)現(xiàn)綠礬受熱分解還可能有O2放出,為此,丙組同學選用甲組同學的部分裝置和圖2部分裝置設計出了一套檢驗綠礬分解所得氣態(tài)產物的裝置:
①丙組同學的實驗裝置中,依次連接的合理順序為AFGBDH.
②能證明綠礬分解產物中有O2的檢驗方法是把H中的導管移出水面,撤走酒精燈,用姆指堵住試管口,取出試管,立即把帶火星的木條伸入試管口內,木條復燃,證明試管中收集的氣體是氧氣.
(4)為證明綠礬分解產物中含有三價鐵的操作及現(xiàn)象取少量分解產物于試管中,加入足量稀鹽酸溶解,再滴加幾滴KSCN溶液,溶液變紅色,說明有三價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9.實驗是學習與研究化學的重要方法.
Ⅰ.為探究濃硫酸與銅反應,甲組同學按如圖裝置(固定裝置已略去)進行實驗:
(1)F裝置中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SO2+2OH-=SO32-+H2O;
(2)實驗過程中,能證明濃硫酸中硫元素的氧化性強于氫元素的現(xiàn)象是D裝置中黑色固體顏色無變化,E中品紅溶液褪色.
(3)實驗結束后,A裝置試管液體并不顯藍色,要證明所得產物中是否含有銅離子的操作方法是將A裝置中試管內冷卻的混合物沿杯壁(或玻璃棒)緩緩倒入盛有水的燒杯中,并不斷攪拌,看溶液是否變藍,溶液變藍證明產物含銅離子.
Ⅱ.查閱資料:Cu2O溶于稀硫酸生成Cu和CuSO4,CuO在高溫下可分解成Cu2O與O2.乙組同學選用甲組實驗中部分裝置(裝置中試劑可更換)和裝有堿石灰的干燥管G,完成制取氨氣并還原氧化銅實驗.
(4)乙組同學所選裝置的連接順序為A→G→D→F(填裝置字母).
(5)乙組同學實驗得到紅色固體X.對于紅色固體X組成,討論后有如下假設:
①紅色固體X是單質Cu;
②紅色固體X是Cu2O;
③紅色固體X是Cu2O與單質Cu組成的混合物.
乙組同學取少量研碎后紅色固體X投入于稀硫酸中充分振蕩,現(xiàn)象為:固體部分溶解,溶液變成藍色.實驗證明上述假設①不成立.
(6)乙組同學欲高溫燃燒法測定Cu2O的質量分數(shù).稱得坩堝的質量為50.0g,取紅色固體置于坩堝中稱得總質量為70.0g,在空氣中高溫灼燒至質量恒定后冷卻稱得最后坩堝與固體總質量為71.6g.
①紅色固體中Cu2O的質量分數(shù)為36.0%.
②用一個化學方程式表示氨氣還原氧化銅:10NH3+18CuO$\frac{\underline{\;\;△\;\;}}{\;}$5N2+3Cu2O+12Cu+15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一碳化學”是以只含有一個碳原子的化合物(如CO2、CO等)為原料合成一系列化工原料和燃料,可以有效地解決能源短缺問題.
(1)二甲醚是無色氣體,可做新型能源,工業(yè)上可用CO2和H2反應合成.
①已知H2和CH2OCH3的燃燒熱分別為285.8kJ/mol和1455.0kJ/mol,且H2O(l)=H2O(g)△H=+44.0kJ/mol,寫出CO2和H2反應生成二甲醚和水蒸氣的熱化學方程式6H2(g)+2CO2(g)=CH3OCH3(l)+3H2O(g)△H=-127.8kJ/mol.
②在恒溫恒容密閉容器中發(fā)生上述合成二甲醚反應,下列敘述能判斷該反應已達到平衡的依據(jù)有ad.
a.氣體的平均分子質量不變   b.氣體密度不變
c.反應前n(CO2)=1 mol、n(H2)=3 mol,容器內$\frac{n(CO_{2})}{n(H_{2})}$的比值不變
d.v(CO2)=2v(CH3OCH3
(2)CO2合成甲醇是碳減排的新方向,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CO2(g)+3H2(g)?CH3OH(g)+H2O(g)△H=-49kJ/mol,
①在T1℃下,向3L容器中充入2 molCO2和6 molH2,測得平衡時容器內壓強是起始壓強的$\frac{3}{4}$,則CO2的轉化率為50%;若在上述平衡體系中再充入1 molCO2和1 mol H2O(g),則此時v=v逆(填“>”,“=”或“<”);已知在T2℃下,上述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為1,則T1>T2(填“>”,“=”或“<”).
②若既能提高CO2的轉化率,又能加快反應速率的措施有c.
a.升高溫度
b.增大CO2濃度
c.增大壓強
d.分離出甲醇
(3)草酸(乙二酸)在工業(yè)上是重要的還原劑和沉淀劑,可由CO生產.
①草酸電解還原法可制備乙醛酸(OHC-COOH),用惰性電極電解飽和草酸溶液的陰極電極反應式為HOOC-COOH+2e-+2H+=OHC-COOH+H2O.
②已知某溫度下CaC2O4的Ksp=2.5×10-9,將0.02 mol•L-1澄清石灰水和0.01 mol•L-1H2C2O4溶液等體積混合,所得溶液中C2O42-的物質的量濃度為2.5×10-7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
(1)化學反應N2+3H2=2NH3的能量變化如圖所示,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是:N2(g)+3H2(g)=2NH3(l);△H=-2(b+c-a)kJ•mol-1
(2)在298K時,1mol C2H6在氧氣中完全燃燒生成CO2和液態(tài)水,放出熱量1558.3kJ.寫出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2 C2H6(g)+7 O2(g)→4 CO2(g)+6 H2O(l)△H=-3116.6 kJ/mol.
(3)SiH4是一種無色氣體,遇到空氣能發(fā)生爆炸性自燃,生成SiO2固體和H2O(l).已知室溫下2g SiH4自燃放出熱量89.2kJ,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SiH4(g)+2O2(g)═SiO2(s)+2H2O(l)△H=-1427.2 kJ/mol.
(4)已知反應:N2(g)+O2 (g)=2NO(g)△H1
2H2(g)+O2(g)=2H2O(g)△H2
N2(g)+3H2(g)=2NH3(g)△H3
利用上述三個反應,計算4NH3(g)+5O2(g)=4NO(g)+6H2O(g)△H4 的反應焓變
為2△H1+3△H2-2△H3(用含△H1、△H2、△H3的式子表示).
(5)用H2O2和H2SO4的混合溶液可溶出印刷電路板金屬粉末中的銅.已知:
①Cu(s)+2H+(aq)=Cu2+(aq)+H2(g)△H1=+64.39kJ•mol-1
②2H2O2(l)=2H2O(l)+O2(g)△H2=-196.46kJ•mol-1
③H2(g)+$\frac{1}{2}$O2(g)=H2O(l)△H3=-285.84kJ•mol-1
在H2SO4溶液中,Cu與H2O2反應生成Cu2+和H2O的熱化學方程式為Cu(s)+H2O2(l)+2H+(aq)=Cu2+(aq)+2H2O(l)△H=-319.68KJ/mol.
(6)已知:反應H2(g)+Cl2(g)=2HCl(g)△H=-184kJ/mol
4HCl(g)+O2(g)    $?_{400℃}^{CuO/CuCl_{2}}$     2Cl2(g)+2H2O(g)△H=-115.6kJ/mol

請回答:
H2與O2反應生成氣態(tài)水的熱化學方程式2H2(g)+O2(g)=2H2O(g)△H=-483.6 kJ/mol斷開1mol H-O 鍵所需能量約為463.4kJ.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