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常溫下,l mol C6H12中含碳碳鍵的數(shù)目一定小于6NA

B.18g果糖分子中含羥基數(shù)目為0.6NA

C.4.0gH218OD216O組成的混合物中所含中子數(shù)為2NA

D.50g質量分數(shù)為46%的乙醇溶液與足量的鈉反應,放出H2的分子數(shù)目為0.25NA

【答案】C

【解析】

A. C6H12可能為己烯或環(huán)己烷,1mol己烯含有4molCC鍵和1molC=C鍵,共5mol碳碳鍵,但環(huán)己烷含6molCC鍵,則l mol C6H12中含碳碳鍵的數(shù)目不一定小于6NA,A項錯誤;

B. 果糖的摩爾質量為180g/mol,則18g果糖為0.1mol,一分子果糖含有5個羥基,則18g果糖含有羥基數(shù)目為0.5 NA,B項錯誤;

C. H218O的摩爾質量為20g/mol,分子中含中子數(shù)=188=10,D216O的摩爾質量為20g/mol,分子中含中子數(shù)=1×2+168=10,則4.0gH218OD216O組成的混合物的物質的量為,則所含中子數(shù)為0.2mol×10 NA=2 NAC項正確;

D. 50g質量分數(shù)為46%的乙醇溶液中,乙醇的物質的量為,乙醇與鈉反應生成氫氣滿足以下關系式:2C2H5OH~H2,則由乙醇與鈉反應生成氫氣物質的量為0.25mol,而水也能與鈉反應生成氫氣,則50g質量分數(shù)為46%的乙醇溶液與足量的鈉反應,放出H2的分子數(shù)目大于0.25NA,D項錯誤;

答案選C。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為了避免NO、NO2、N2O4對大氣的污染,常采用NaOH溶液進行吸收處理(反應方程式:2NO2+2NaOH===NaNO3+NaNO2+H2O;NO2+NO+2NaOH===2NaNO2+H2O)。現(xiàn)有由a mol NO、b mol NO2、c mol N2O4組成的混合氣體恰好被V L NaOH溶液吸收(無氣體剩余),則此NaOH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  )

A. mol·L1 B. mol·L1

C. mol·L1 D. 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碘是人體必需的生命元素,對人類的生長發(fā)育起著重要作用。碘主要存在于海草(如海帶)、海水和鹽礦中。某小組同學設計如下實驗流程模擬從海草中提取碘。

(1)灼燒海草時,除需要三腳架外,還需要用到的下列儀器有_____(填標號字母)。

A.燒杯 B.坩堝 C.表面皿 D.泥三角 E.酒精燈 F.干燥管

(2)“氧化是關鍵步驟。小組同學設計實驗探究 KI 溶液的氧化反應,實驗記錄如表所示:

序號

實驗

操作

現(xiàn)象

先加 0.5 mL 0.5 mol/L

NaClO 溶液,后滴幾滴淀粉溶液

溶液先變?yōu)闇\黃色后溶液變藍

先加 0.5 mL 0.5 mol/L KI

溶液后滴幾滴淀粉溶液

先溶液保持無色后溶液也不變藍,且 pH=10

①實驗Ⅰ中溶液變?yōu)闇\黃色所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

②對比實驗 I II,探究實驗 II 反應后溶液不變藍的原因,小組同學提出兩種假設:

假設 1NaClO 溶液顯堿性,I2 在堿性溶液發(fā)生歧化反應 3I2 +6OH= IO3+ 5I+ 3H2O。

假設 2NaClO 溶液有強氧化性,可氧化 I2。

(a)NaClO 溶液顯堿性的原因: __________(用離子方程式表示)。

(b)設計實驗 III,證實假設 2 成立,所用裝置如圖所示,甲溶液是___________ ,實驗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

③小組同學又設計了如下實驗:

序號

實驗

操作

現(xiàn)象

敞口試管

2 小時后滴加淀粉溶液才出現(xiàn)藍色

敞口試管

水浴 70

20 min 溶液保持無色,冷卻至室溫后滴加淀粉溶液出現(xiàn)藍色

密閉試管

水浴 70

溶液迅速出現(xiàn)黃色,且黃色逐漸加,冷卻至室溫后滴加淀粉溶液出現(xiàn)藍色

(a)分析實驗Ⅳ、Ⅴ和Ⅵ,得出影響氧氣氧化 KI 溶液的反應速率的因素有 ____、_____ 。

(b)試解釋與實驗Ⅵ相比,實驗Ⅴ速率較慢的原因 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化學小組用50ml 0.50mol/L NaOH溶液和30ml 0.50mol/L硫酸溶液進行中和熱的測定實驗。

(1)實驗中大約要使用230mL NaOH溶液,配制溶液時至少需要稱量NaOH固體__ g。

(2)做中和熱的測定實驗時:桌上備有大、小兩個燒杯、泡沫塑料、硬紙板、膠頭滴管、環(huán)形玻璃攪拌棒.實驗尚缺少的玻璃儀器(用品)是______、______。

(3)他們記錄的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

請?zhí)顚懕碇械目瞻祝?/span>

實驗次數(shù)

起始溫度t1

終止溫度t2/

溫度差平均值(t2t1/

H2SO4

NaOH

1

25.0℃

25.0℃

29.1

Δt=________

2

25.0℃

25.0℃

29.8

3

25.0℃

25.0℃

28.9

4

25.0℃

25.0℃

29.0

已知:溶液的比熱容c4.18 J·℃-1·g-1,溶液的密度均為1 g·cm-3。寫出稀硫酸和稀氫氧化鈉溶液反應表示中和熱的熱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用該實驗的數(shù)據(jù),取小數(shù)點后一位)。

(4)若用氨水代替NaOH做實驗,測定結果ΔH___(偏大偏大、無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蓮花清瘟對新型冠狀病癥狀的改善有一定作用,其成分中含有金銀花。中藥金銀花抗菌殺毒有效成分是綠原酸。以下是科研小組設計的綠原酸的合成路線:

回答下列問題:

(1)有機物A的名稱是__________。

(2)反應①的反應類型是__________。

(3)若碳原子上連有4個不同的原子或基團時,該碳原子稱為手性碳。寫出有機物B的結構簡式,用星號(*)標出B中的手性碳__________。

(4)反應D→E中第(1)步的反應方程式是__________。

(5)有機物F中官能團的名稱是__________

(6)反應②的目的是__________。

(7)有機物C的同分異構體有多種,滿足以下條件的還有______種。(不考慮立體異構)

a. 具有六元碳環(huán)結構;

b. 含有3個氯原子,且同一碳原子上只能連接一個氯原子;

c. 能與NaHCO3溶液反應產(chǎn)生無色無味氣泡。

(8)參照上述合成方法,設計由丙酸為原料制備高吸水性樹脂聚丙烯酸鈉的合成路線如圖。

寫出M結構簡式__________;反應條件1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甲為鋅銅原電池裝置,乙為電解熔融氯化鈉裝置。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圖甲 圖乙

A.乙裝置中B是氯氣出口,A是鈉出口

B.乙裝置中鐵極的電極反應式為:2Na2e=2Na

C.甲裝置中鋅為負極發(fā)生還原反應,銅為正極,發(fā)生氧化反應

D.甲裝置鹽橋可以使反應過程中溶液保持電中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鐵單質及化合物與我們的生產(chǎn)、生活緊密相關。

(1)Fe3+的基態(tài)核外價電子排布式為_____,應用原子結構比較 Fe 與同周期的 Mn 第三電離能(I3)的大�。�I3(Mn)______I3(Fe)(填>、<、=)。理由是______

(2)Fe、Fe2+Fe3+可以與 CO、SCN-CN-、H2NCONH2(尿素)等多種配體形成很多的配合物。

①配合物 Fe(CO)5 的熔點-20℃,沸點 103℃,可用于制備純鐵。Fe(CO)5 的結構如圖所示。下列關于 Fe(CO)5 說法不正確的是____。

A.Fe(CO)5 是分子晶體

B.Fe(CO)5 Fe 原子的配體與C22-互為等電子體

C.Fe(CO)5 σ 鍵與 π 鍵之比為 1:1

D.Fe(CO)5=Fe+5CO 反應中沒有新化學鍵生成

CN-的電子式為_____。

H2NCONH2(尿素) N、C 原子的雜化方式分別為___________,組成尿素的 4 種元素的第一電離能由大到小的順序為_____,1 mol H2NCONH2(尿素) 分子中含有 σ 鍵的數(shù)目為_____

(3)NaCl MgO 都屬于離子化合物,NaCl 的熔點為 801.3 ℃,MgO 的熔點高達 2800℃。造成兩種晶體熔點差距的主要原因是_____。

(4)以晶胞參數(shù)為單位長度建立的坐標系可以表示晶胞中各原子的位置,稱作原子分數(shù)坐標。CsSiB3O7 屬正交晶系(長方體形)。晶胞參數(shù)為 a pm、b pm、c pm。如圖為沿 y 軸投影的晶胞中所有 Cs 原子的分布圖和原子分數(shù)坐標。據(jù)此推斷該晶胞中Cs 原子的數(shù)目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室用酸性蝕刻廢液(含等)和堿性蝕刻廢液[NH4+、CuNH342+ 、NH3·H2O]制備CuI(白色固體)的實驗流程如下:

1)步驟Ⅰ中發(fā)生了多個反應,其中與鹽酸反應生成CuOHCl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

2)步驟Ⅳ需控制pH1~2,80 ℃下進行,合適的加熱方式是____

3)步驟Ⅴ的具體步驟是蒸發(fā)濃縮、______、____。

4)步驟Ⅵ在下列裝置(夾持及加熱裝置已省略)中進行。

①裝置a中盛裝濃硫酸的儀器的名稱是___,圓底燒瓶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

②裝置c中反應完成的現(xiàn)象是_____。

③用裝置d中的溶液洗滌制得的CuI的目的是____,然后再用無水乙醇洗滌的目的是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
闂傚倸鍊搁崐鐑芥嚄閼哥數浠氬┑掳鍊楁慨瀵告崲濮椻偓閻涱喛绠涘☉娆愭闂佽法鍣﹂幏锟�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归柟闂寸绾捐鈹戦悩鍙夋悙缂佺媭鍨堕弻銊╂偆閸屾稑顏�